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征途 > 第三百九十四章:大义

第三百九十四章:大义(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听了从良的话,冯从义自失地一笑,却没有答话。  

营内突然响起了声嘶力竭的叫骂声,那是关震云,从良脸色一变,眼中杀气闪现。  

“震云跟我走!”冯从义突然道。  

“这?”从良脸有难色。关鹏举说起来,也可以说是死在自己手中,放关震云走,从良却是是有些不放心。  

“关大将军已军,关震云只是勇将,却无谋略,你还怕他么?更何况,他是死是活,只怕难说!”冯从义冷笑道。  

“好吧,看着冯将军面子上,我让他跟您一起走,不过冯将军可得管好了他,如果他不识时务,那可就怪不得我了。”从良看着骂声传来的地方。  

“你放心吧!”  

片刻之后,关震云被反缚着双手,在几个士兵的挟持之下一路行来,看到从良与权昌斌,顿时红了眼睛,挣扎着要扑上来,同名押解他的士兵一齐使劲,将他强行摁倒在地上。  

从良冷冷地看着他。  

关震云被死死地按着头,却倔强地想要抬起头来,脸涨得通红,一根马缰勒在嘴里,使他只能发出意义不明的呜咽声。  

冯从义走了过去,蹲在了他的面前,“震云!”他怜惜地喊了一声。  

关震云看到冯从义,稍稍安静了一些。  

抚着关震云的头,冯从义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士兵,士兵们将关震云嘴里的马缰松开,但却仍是死死地按着他。  

“你是愿意跟着我去杀蒙狗而死,还是情愿在这里被他们杀了?”他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从良与权昌斌。  

关震云身体微微一震,看着冯从义,神情开始慢慢地恢复平静。  

“他们肯?”他反问道。  

“我这张老脸总还是有些情面的!”冯从义面无表情。“你是活不成了,但现在你可以选择,跟着我去杀蒙狗,或者被他们一刀砍了。”  

关震云看了一眼远处的从良两人,再看看冯从义,突地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得很,我跟着你!”  

拍拍他的肩膀,冯从义站了起来,“放开他!”他对按着关震云的士兵道。  

士兵们犹豫不决地看着从良,从良微微点头,士兵们松开双手,后退几步,手却按在刀柄之上,全神戒备着。关震云是有名的猛将,冯从义虽然老了,但能在边关镇守这么多年,自然不是弱者。  

“你们要的东西我都给你们!”从良翻身上马,看着冯从义,“冯老将军,就此别过,希望你们别走错了路。”  

冯从义哈哈大笑,看着从良,略略有些惋惜地道:“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祸国殃民,史书之上,千载骂名,将将你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权昌斌不屑地看着冯从义,“史书永远由胜利者来书写。”  

“或许你们将成为胜利者,春秋曲笔,纵能一时蒙蔽世人,但大浪淘沙,终有一日,会夜尽天明,水落石出。”冯从义冷笑着道。“却看世上枭雄,百年之后,有多少人能青史留名而不是遗臭万年?”  

从良脸色微微一变,深深地看了一眼冯从义,一夹马腹,纵马而去。  

两个时辰之后,在数千精锐的注视之下,冯从义翻身上马,在他的身边,是关震云,在他们两人的身后,是一百余名两人的亲兵。  

“我们走!”全身披挂的冯从义高举大刀,纵声疾呼,打马扬鞭,一片烟尘之中,毫不犹豫地返身向着泰州方向疾驰而去。  

在他身后,关震云以及一百多名亲兵齐声呐喊,紧摧马匹,跟着冯从义,卷起一地烟尘,义无反顾地奔去。  

“方将军,明知是死路,他们怎么毫不犹豫?”在烟尘的背后,一名骑兵轻轻地问着身边的一名将领。  

“大义!”姓方的将军低声道,脸上的表情很奇怪,情绪亦有些低落。“他们是求仁得仁,我们…”他紧紧地闭上了嘴巴。骑在马上,向着烟尘消失的方向,啪地行了一个军礼。一言不发,掉转马头,向着巩州方向而去。  

蒙元大军在阿斯兰的统领之下,已经占据了泰州城,随着泰州卫军的离去,整个泰州已经完全没有了抵抗,大量的官员已经随着大军离去,剩下的,则老老实实地呆在家中,听天由命,而老百姓除了关门闭户,一家人瑟瑟发抖地躲在并不安全的房屋里面,又能做些什么呢?  

然而让泰州人奇怪的是,进城的蒙人,显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穷凶极恶,可以听到街道之上整齐的脚步声,急骤的马蹄声,或者他们听不懂的蒙语的大声吆喝之声,但却没有看到想象之中的蒙人破门而入,烧杀抢掠的景象。  

有人大着胆子打开了门,倚在门边,看着大量的蒙人已经涌入城内,这些蒙人的军队看着他们,亦只是看了一眼,便又走向远处。有文职官员正在街上张贴着告示,看着装打扮,却是一副大越人的模样。  

街上响起了铜锣,有人在大声吆喝着:“父老乡亲们,大元皇帝陛下有旨意,大军进城,秋毫无犯,大家不用躲着了,都出来吧,这是大元朝廷的安民告示,大家都来瞧来瞧,看一看啊!”  

慢慢的,有人走出了家门,涌到了贴着告示的墙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  

城楼之上,兀达满意地看着平静的泰州,这才是他需要的,一个平稳接收过来的泰州,如果打成了一片废墟,于大元可没有任何好处。  

“陛下,我们定鼎燕京之后,您一力主导培养的大批由大越人充任的官员,现在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