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大时代从1983开始 > 第四一二节 九厂的账本

第四一二节 九厂的账本(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怒了,真的要怒了。  

刚才质问邬青道的那位一扶桌子就要站起来。  

此时。  

坐在首席的大领导听着都快要笑了,轻轻一挥手:“这一段绕过,今天也不是九厂的总结汇报会,也不是查九厂的账。就是大概了解一下,如果九厂盈利还不错,那么九厂送来的年货,就酌情收下。”  

火大到烧脑门的那位,见大领导发话了,这不能再问。  

但,事关利税上交,就算今年不交钱,也要给个账。  

如果按微型小厂的标准来算。  

有人要哭死在厕所里。  

因为微型小厂是定额制,最高上限,十万夏国币。  

巴郎音这时走到领导身旁:“我能单独给您说两句话吗?”  

“可以。”  

两人走到门边,巴郎音低语:“倭岛那次大事件,整个倭岛股市暴跌的时候,九厂赌了身家,这笔收入不能报,更不能公开,我们那里有细账。”  

“有几笔不能公开的?”  

“四笔…恩,六笔。”  

“好的,可以理解。回头我去你办公室,不查账,聊几句。”  

“随时欢迎您来指示工作。”  

两人说完,巴郎音对邬青道说道:“一号账、四号、七号、十六号、二十二号、三十九号之外的,报一下吧。”  

邬青道一翻手上小本:“除去这六笔,九厂净亏损三点七个亿,美刀。”  

大领导刚坐下,拿起水杯准备喝口水,听到邬青道报账之后,差一点就给呛晕过去。  

巴郎单也很尴尬,马上改口:“把七号和十六号剔除吧。”  

邬青道翻了翻手中的小本:“九厂盈利大约八千万,美刀。”  

大领导也是笑了:“我能问一句,七号账是什么?”  

邬青道回答:“倭岛有一种新锅,之前售价约十二万倭币,现在售价约十四万倭币,因为卖的太好了九厂三组负责商务,正考虑是不是再涨价。这锅是幽廊市一个无名工厂生产的,我们内部就叫鼎锅厂。单只锅的成本大概价值两万倭币,其余的钱我们白昊厂长称为智慧结晶的价值。”  

五工部的副长听完后站了起来:“那个叫什么鼎釜的锅?”  

“对。”  

哈哈哈。  

五工部的王副长笑的起身绕着椅子走了几步,这才坐下坐下来。  

在一众充满疑惑的视线中。  

王副长解释道:  

“八工部派人和鲁州几个厂出差去倭岛谈几项业务,带回来好几个。这,这真是…”五工部的副长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听完这话,八工部的副长脸黑如锅底。  

首先,这事他不知道。  

其次,这事丢了丢大发了。  

邬青道却是一脸严肃:“这事是保密的,请您别传出去。”  

“一定不会,保证不会。”五工部副长好不容易才不笑了,一听邬青道的话,又笑上了。  

邬青道翻小本:“另一笔账也是保密的。我们九厂与许多厂子合作,将他们生产的轴承钢球、钢珠等产品运到倭岛,在倭岛二次包装之后,卖到了漂亮国、西方大洲。截止去年最后一天,接近九千九百吨。最贵的特种轴承钢珠每吨高达六千八百元美刀,最便宜的也在两千四百美刀左右。”  

这次,没有人笑了。  

全场静默。  

这里坐的不是市井小民,邬青道这翻话带来的深思每个人都懂。  

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帖上倭岛的品牌就能卖的这么贵,而且销量这么好。  

这是一个悲剧。  

可谁也没办法很快结束这个悲剧,这比悲剧本身更让人难受。  

会议室内安静一会之后,领导说道:“九厂,让奔小康已经走了出去,让新式显像管也受到了全球的认可,这就是一种进步。其余的也要看契机,当然也不能放弃努力,一切都会好的,夏国制造终有被全球认可的那一天。”  

“九厂有心,年货就收下吧。”  

总算有结论了。  

邬青道收拾汇报材料准备撤退,他要带老婆孩子去京兆,到九厂过年了。  

可有人不放过他。  

“邬青道,你们不能这样。夏国九厂竟然是超微型工厂,这事你们过份了,绝对不行。我要去申诉的。”  

邬青道脸上丝毫没有半点表情:“我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一切都是按相关规则,有据可查,有理可依。您的心情我理解,但不能因为心情而不守规则。”  

他奶奶的!  

气的这位脸都紫了,可他却说不过邬青道。  

倒是另一边,巴郎音主动给领导汇报一下:“三十九号账更复杂,牵扯到十亿美刀等值的现钞交换,还有一些这个三工部的产品出口…。”  

“喔,我知道这事,是不能报。”  

“谢谢领导体谅,我给你讲还有关于一船废铁的事…”  

巴郎音摆平了一切。  

查账。  

绝对不可能。  

九厂的账在财部备案,岂能是谁想查就能查的,今个若不是为了发点年货,让所有婆家都心安理得的收年货,那锅的事情断然不能让你们知道。  

没看一工部的姜副长从坐进来就一言不发,没看到八工部的副长脸如锅底。  

有人出差竟然用津贴买那锅回来?  

这事不是好笑,是有人欠收拾。折算下来,差不多一千二百,接近一千三百夏国币了,若是加上倭岛的消费税,关税什么的价格会更高。就为买一口蒸米饭的锅,花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