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123章 肉瞤(shn )症

第1123章 肉瞤(shn )症(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这里说完,看向方言,此刻方言像是已经想通了,他对着还在抵抗肌肉跳动的患者问道:  

“平时腰怕风吗?”  

患者这会儿跳动已经趋于停止,听到方言的问题,她回过神来,摸着还有点跳动的肌肉,对着方言点头:  

“怕!夏天都得盖着后腰睡觉,风扇一吹就犯冷。”  

“而且跳得厉害时,心里发慌,后背的冰凉劲儿就更重,像有股寒气顺着骨头缝往里钻。”  

方言听到后点了点头,然后摸着下巴露出思索状,嘴里念叨到:  

“四肢肘膝以下欠温,腰脊寒如覆冰,肌肉无定处跳动,腹内蠕动,心悸,舌淡红、苔白滑,脉沉缓。”  

接着他抬起头,缓缓的说道:  

“如果我没判断错的话,这应该是中医里的肉瞤症!”  

金无病听到这话,表现出一脸懵逼,问道:  

“什么肉???”  

何东也看向自己老爹何经纬。  

何经纬眉头紧锁,应该是他也没听过。  

这些下何东看方言的眼神都有些变化了,之前是嫉妒,现在是感觉有点可怕了。  

同样都是这个年龄,他都是怎么练的啊?  

而在场其他人大概也没听过,每个人脸色各异,不过没人插话,这时候方言终于解释道:  

“‘肉瞤症’是中医术语,最早应该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目乃瞤瘛”的记载,这里的“瞤”描述的就是肌肉或眼胞跳动,伴有抽掣的症状。”  

中医们听到这里才恍然。  

好家伙原来这个字在这里躲着呢,关键是谁能记到这么清楚啊?  

然后他们又听到方言继续说道:  

“另外《伤寒论》中也有关于肉瞤症的论述。比如在第82条里记载了:“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金匮要略》则将其称为“身瞤”记载为“四肢聂聂动”。”  

众人无语,方言真是好记性。  

方言则是继续说道:  

“它和风,湿,虚,寒有关系,如果人因血虚失养,筋脉得不到充分濡养,可致虚风内动,引发肌肉跳动,常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若为湿邪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也可能出现肉瞤,多伴有身体沉重、舌苔厚腻等表现;此外,劳累过度、情绪紧张等因素导致气机紊乱,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肉瞤。”  

说罢他指了指患者:  

“她这个后背像背着冰块一样冷,这病拖了十年,治不好的原因,是因为这病其实是‘湿气’引起的。”  

“湿气导致的疾病,种类很多。因为水液的生成源于脾,然后分布到五脏,运行在五条经脉中,对内滋养脏腑,对外濡养全身筋骨肌肉。一旦三焦的运化功能失常,脾不能控制水液的生成与输送,肾不能主持水液的排泄与蒸腾,就都会引发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  

在场的大部分中医听到这里,基本上是明白了。  

患者却听着有点懵。  

她想了下说道:  

“您刚才说和风有关系,可之前治疗的时候,就是按照体内有风…”  

方言摇摇头:  

“你这不是单纯的‘风证’,也不是神经官能症能概括的。”  

“肌肉跳动、腹内蠕动,看似是动,根源却是‘寒湿’与‘虚’,脾肾阳虚,火力不足,没法蒸腾水湿,也没法推动气血温养四肢百骸。”  

他指着医案继续说:  

“脾主肌肉,肾主骨生髓,阳虚则肌肉失养,就像冬天的草木没了阳气滋养,容易枯槁颤动,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阳虚则三焦失运,水湿清浊不分,有的变成寒饮留在肌肉,就跳个不停。有的停在心里,就发慌悸动,有的沉在后背,就寒如负冰,你之前按‘风证’治,用了发散的药,反而耗伤阳气,自然没用。”  

患者听到这里,对着方言问道:  

“那能有办法治疗吗?”  

方言点头:  

“当然了,既然辨证清楚了,那肯定就是有办法治疗的。”  

方言想了下说道:  

“想要治疗的话,壮阳利水,温补脾肾,等到阳气恢复后,你脾的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运转,肾的利水功就能变得旺盛,到时候身体三焦的气化蒸腾作用恢复,水道也变得通畅,那会儿病情就会开始逐渐减轻了。”  

患者听到这里,感觉自己身上跳动也停止了,她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似的,对着方言诚恳的说道:  

“那请方大夫赶紧开药吧!”  

方言点了点头,拿起医案还有处方单,开始写了起来。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