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八十六章 天下万事万物,轮回不止

第九百八十六章 天下万事万物,轮回不止(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事很好,哪怕是朱翊钧老年昏聩了,但只要还能呈送御览,至少还有一个解决问题的盼头。  

张居正认为不合理,皇帝是个活生生的人。  

现在官厂少,只有三十一个,工盟大会决议呈送御览,陛下忙得过来,可五年后,官厂数量会增加到八十一个,等到十年后,数量增加到一百五十,甚至两百多的时候,六月和十二月,陛下会更加忙碌。  

一份决议,绝不是皇帝看过就能解决,还需要皇帝去了解其中所有的情况,这对皇帝而言,要对这么多官厂的详情了解透彻,而且还要在事后对处置结果进行问询。  

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极限也就是一天四百封的奏疏,额外的这份心力的支出,实在是得不偿失了。  

朱翊钧和张居正仔细聊了聊,最终确定,仍然全部呈送御览,但工部、内阁、司礼监也要发挥出主要作用,各自勾选认为疑难急务。  

工部、内阁、司礼监三衙门勾选急务为最急,有两个衙门勾选为加急,一个衙门勾选为急务。  

三种不同等级的急务的处置后续,都要报闻君上,但考成时限完全不同。  

如果有大事发生,工部、内阁、司礼监都不勾选,岂不是皇帝被彻底蒙蔽,皇帝的新衣,这种传统戏码,岂不是又要上演了?  

如果真有大事,而工部、内阁、司礼监都不勾选,那代表着大明朝廷整套运作机制已经完全失效了,彻底烂完了,也代表着大明国祚走到头了,皇帝可以去万岁山,挑一棵合乎心意的老歪脖子树。  

最好在最高处,这样可以临死前最后看一眼皇城全貌。  

“三勾陈事法,不错。”朱翊钧对这套机制非常肯定。  

张居正在吏治上,有着远超他人的天赋,他总是能通过各种制度设计,来增加大明整套系统的冗余。  

“臣有本奏疏。”申时行甩了甩袖子,要拿奏疏。  

张居正却摁住了申时行的手,对陛下说道:“陛下,申时行没有奏疏。”  

朱翊钧看着这一幕有些愕然,演都不演了是吧!  

张居正当着皇帝的面儿,堵塞言路。  

“臣以为,他现在提出这套办法为时过早了些,等他做了首辅再做不迟。”张居正解释了下为何他要拦着申时行上奏疏的原因,这里面的因果实在是太大了,申时行的小肩膀扛不住。  

他现在拿出来,只是给张居正辉煌的维新功劳锦上添花而已。  

“关于什么事儿?”朱翊钧有些好奇的问道。  

“按照洪武旧制,任何私家田产,不得过万亩,申时行打算再复祖宗成法,推行还田。”张居正简单明了的介绍了申时行要做的事儿。  

在当前田土政策上,更进一步,对超额的田产进行还田,虽然有些补偿,但和白没,没什么区别。  

按照祖宗成法,势要豪右们的田亩数已经到了诛九族的地步。  

以兖州孔府为例,兖州孔府的直系,占据田亩超过了三万顷,也就是足足三百万亩的可怕地步。  

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此掀起了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朱常洵被册封为了福王就封洛阳,最开始万历皇帝要给赐田四万顷,但最终也只给了两万顷,这两百万亩田,彻底激化了明末人地矛盾。  

而一个兖州孔府衍圣公门下,就有足足三万顷田亩。  

大明势要豪右八千余户,他们名下的田亩的田亩超过了四十万顷,占大明总田亩数的5之巨!  

换成朱元璋做皇帝,这八千户,统统都要诛九族,因为皇庄掌控的官田,也不过五万顷之数,势要豪右加起来,居然要比皇帝田土多了八倍有余。  

“申侍郎有点太激进了。”朱翊钧由衷的说道。  

“现在不是时候。”张居正对着申时行说道。  

“先生说过:天下困于兼并!这不是先生当年离开朝堂又回到朝堂理由吗?三十九年了,还要等,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申时行仍然十分执拗的拿出了奏疏,并且狠狠地扔出了一个回旋镖。  

张居正嘉靖三十三年离开朝堂,寄情于山水之间三年之久,后回到了京师,立志要解决大明土地兼并的问题。  

时隔三十九年,张居正依旧没有解决问题,除了五大市舶司所在府、浙江外,没有还田。  

三十九年,张居正也从当初的极端激进派,变成了现在的保守派。  

而少壮派的申时行,已然有些等不及了,他觉得张居正有点变了,变成了维新的阻力之一。  

张居正对回旋镖已经没什么感觉了,这些年中的太多了,只是他的面色有些苦涩,申时行这个他很看好的弟子,不太理解他的苦心。  

维新事,最怕的就是在维新过程中,变的越来越极端,在极端中毁灭自我。  

万士和这位大宗伯的理解,张居正十分有十二分认可,朝中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保守派,否则维新会失控,造成的灾厄,比不维新还要大。  

“申时行,你疯了吗!”朱翊钧一听申时行如此叫嚣,面色剧变,立刻厉声训斥!  

“臣罪该万死。”申时行吓了一大跳,赶忙跪在了地上请罪,皇帝的雷霆之怒,申时行还承受不住。  

“先生别理他,立了点功劳,他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朱翊钧对着张居正说道:“没有先生引路、回护、照拂,能有他的今天?”  

“其实他也就是有点心急而已,还田事做不完,先生百年,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