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九十八章 诸恶皆非恶,公义非人心

第八百九十八章 诸恶皆非恶,公义非人心(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但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  

“安史之乱是大唐赢了,还是河北赢了?其实大唐没赢,最终不过是大唐和河北和解了而已。”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是唐玄宗的昏聩,也不是安禄山、史思明的野心,安禄山死后,这仗还在打。  

安史之乱的爆发根本原因,还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河北人,到底在抗争什么?  

邺城之战,郭子仪挖开漳河,水淹邺城,到这一步,邺城之战的最后结果,还是史思明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如果大唐太远,那大明朝,太宗文皇帝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衙?的确是为了天子守国门,守住胡虏不得南下,但也有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原因,为了防止别人走他来时的路。  

林辅成面圣时间很久,他和皇帝聊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才离开了莫愁湖行宫,毫无疑问,敢于说真话的林辅成,从未失去过圣眷。  

“缇帅,看顾好林辅成,别让他被人给刺死了。”朱翊钧叮嘱了下赵梦佑,这家伙说实话,得罪了太多人,他现在还活着,是朱翊钧这个皇帝力保的结果。  

就一个万家皆戾,得罪的不仅仅是皇帝,还有势要豪右。  

万家皆戾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万历维新没有普惠到千家万户,自从浙江还田、江西、湖广、江左、江右施行营庄法之后,这种戾气,正在逐渐减缓。  

朝廷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在田制上,深入的改变生产关系了。  

“臣遵旨。”赵梦佑俯首领命,不是缇骑护着,林辅成这个书生,早就死了一万次了。  

朱翊钧抽了个时间,又到了朝阳门,监斩了一百多号装疯卖傻之徒,剩下的案犯,终于不敢继续装疯,开始老实交代问题。  

很快,缇骑再次出动,这次从江左江右各府,抓捕了上千人的经纪买办,他们是这些势要豪右的走狗。  

皇帝还要杀人。  

“浙东运河已经竣工了,陛下,浙江方面出现了一些分歧,浙抚侯于赵准备马上放水通航,而部分浙江官员,则以检查为由,等两个月时间,等到八月份,陛下抵达之后,再开闸放水。”冯保将侯于赵的奏疏放在了桌上。  

浙东运河,就是杭州到宁波的运河,这条运河修了四年,投入三百五十万银,死了两千五百个倭奴,提前完成了修建。  

浙东运河有超过两万五千名倭奴力役,这批倭奴,在结束了浙东运河的工期后,会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对整个京杭运河进行修缮,对淮河部分河道进行疏浚。  

任何水利工程,都是需要长期修缮,才能发挥其作用。  

朱翊钧摇头说道:“献祥瑞?不必,让侯于赵放水通航就是,趁着朕还没到,先试航,有问题,在朕抵达之前,还有时间去修修补补。”  

“陛下圣明。”冯保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别到时候献祥瑞不成,被陛下扔到运河里祭祀河神。  

冯保面色犹豫的说道:“浙江还田,已经基本完成,万历十八年年底之前,可以彻底完成,陛下,浙江地面,对侯于赵的意见很大。”  

自从侯于赵到浙江后,弹劾他的奏疏就没断过,因为侯于赵推行还田令,是不尊号令就当敌人对待,动辄带着浙江九营,攻破家门,手段异常狠辣,比申时行要狠太多了,完全是对待敌人的做法。  

浙江豪奢户惯蓄家奴,少则几十,多则千余众。  

侯于赵针对这一特点,会对所有田亩百顷以上的大户人家进行三次审查,第一次审查是稽税缇骑全面稽税;第二次审查是万历九年废除贱奴籍后的身籍审查;第三次审查是还田审查;  

稽税、身籍、田契三管齐下,再加上浙江九营的暴力,还田令推动速度堪称恐怖。  

“侯于赵,活阎王。”朱翊钧揉了揉额头,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凌云翼也就是爱杀人,侯于赵则是有自己一套做事逻辑,成功把自己变成了活阎王。  

侯于赵在浙江把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当塞外贼寇在处置,关键是,完全讲得通,一个大明,皆为王臣,对于不尊王命者,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一律以叛逆处置。  

“既然还田基本做完,就暂停当初的科举禁令,这份恩情,算在侯于赵身上吧。”朱翊钧给了侯于赵很大的支持。  

还田做得好,朱翊钧自然给他足够支持。  

当然,朱翊钧说的是暂停,而非撤销,如果后面浙江还反反复复,这份禁令还会继续执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