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长生志异 >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木母地老本不同,伏孽真君显峥嵘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木母地老本不同,伏孽真君显峥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九蟾珠本就是左道至宝,便只一颗,亦有翻山纳海之力。  

集齐九颗,顷刻威能再上一个等阶,因与蟾神亲近,哪怕陶潜并未修行九蟾宗秘法,照样可将这一套至宝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  

那翻涌而出的九蟾小天地,将三十六只源海魔犬完全困住。  

而陶潜,径捏着那一枚对于魔犬有着极强克制力的瓦当,在犬群中穿梭来往。  

也不必施什么特殊神通,只不断的砸下即可,  

“一群凶顽惯了的恶犬,今日合该有此劫。”  

陶潜这话落定时,那一道道“卡察”声响也已结束。  

九蟾小天地再度打开,下一刻呈现在灵宝万仙以及域外诸多孽灵魔物邪神子嗣眸中的景象:源炁潮汐表面,三十六头魔犬正自漂浮,颅脑皆遭重创,或扁或爆,脑浆与鲜血混杂骨屑迸射四处。  

尽管因“神魔异种”之故,三十六犬都还活着。  

可谁都瞧得出来,都已陷入半死不活,任由宰割的状态。  

这结果,这景象,实在令人惊骇。  

虽说李玫在《纂异记》中,已将源海魔犬的凶残能力及霸道地位描述了一些,可仍不是全貌。  

事实上,源海魔犬一族的声名比书中所载,还要大许多。  

在长达数十万年、百万年乃至于上亿年的时光中,许多先天及后天神魔,以及大量邪神卷族,都维持着对“源海魔犬”的关注。  

大渊寻常认知:能逃脱魔犬追杀的生灵,已是超凡脱俗。  

能驱逐者,称得上强大。  

能镇压乃至于重创者,必是不可招惹的存在。  

太真姥姥先前所说极对,陶潜守关成功,必可大渊中,首次打出他陶大真君的名头。  

第一波那些孽灵魔怪以及后面的月神卷族,只开胃菜而已。  

源海魔犬,才是开端。  

当陶潜捏着仍旧不沾染丝毫尘埃血污的瓦当,立于宝舟之上,周遭是三十六可吞噬天地的魔犬残尸…这一幕显现,陶大真君,这个来自长生界的人族修士,首次被大量邪神卷族,以及一些神魔所标记。  

甚至于这一刻,一道道蕴着异化污染气息的未知目光也隔空锚定过来。  

每一道,都颇为猴急的想要对陶潜做点什么。  

于是这瞬息,他脑海中一道道志述立时迸发出来。  

多数还未起效,就被他的灵宝妙体豁免。  

少数,则惊动了他的真正依仗。  

如这一条:正被后天神魔“兔神”所标记,因其分身殒于你手,深恨之,深爱之,欲强掳你入广寒宫,喂食长生不死丹,再囚为奴仆,以供其凌辱…可豁免。  

而真正让陶潜在意的,则是这两道:  

志名:木母之眸。  

志类:神性。  

志述:正被先天神魔“木母”窥视标记,木母乃是源海中颇为神秘的先天神魔,不好厮杀,不喜争斗,只好繁衍生育之事,然其子嗣虽多,却鲜少可成活,是以部分成活且形成种族的子嗣,将获得木母偏爱,源海魔犬正是其中一族。  

注释一:木母曾于长生界中留下过道脉传承,“人王蚕丛氏”得之,曾祭祀多年以获庇护,得赠神通法力,后败落灭亡,只在界内留下多个遗迹秘境,多宝道人所炼宝物“不死铜树”,正出自于古人王所遗三星洞秘境之中。  

注释二:因其子嗣源海魔犬一族有三十六只个体遭你重创,血脉灵应,唤得一缕神魔意念前来寄生,一旦被其得逞,将面临两种下场:一为当场异化暴毙,被木母神性所污,血肉法力尽皆木化,变作一棵人形树木,种于潮汐之中;二为血脉精华遭其掠去,与之相合后,将诞生出未知子嗣种族。  

注释三:不可豁免被“木母”所知,可豁免异化代价,可豁免被掠去精华代价。  

志名:地老之触。  

志类:神性。  

志述:正被先天神魔“地老”窥视标记,此神亦是大渊中一尊先天神魔,乃是源海魔犬之父,然与木母相比,此神虽得了个先天神魔尊位,却无甚声名,神性强弱也未可知,只知其可在无声无息间穿梭诸天各界,某日在外游历时遭木母捕获,神性精华被掳,因此诞出源海魔犬一族。  

注释一:地老虽为神魔,却生性浑噩,无有多少智慧,以神性触你,乃是为了回应子嗣呼唤,其感知到蟾神气息后,已将神性触角缩回。  

注释二:受蟾神意志所侵扰,地老放弃报复,并愿赔偿一册本命经《太阴十地补生经》,正将此书隔空投来。  

注释三:该本命经为“地老”睡梦呢喃之语编写成册,修炼后可获得地老神性之力,可长生不死,且站在大地之上时拥有无上异力,代价是智慧渐失,浑浑噩噩,如一缚地尸。  

注释四:可豁免部分代价!  

随着随后一道志述流淌过去,陶潜眼前虚空忽而裂缝。  

内里迸出一团土黄源炁,炸裂后,竟真个显出一本灰扑扑的厚厚大册来。  

封面上,正有歪歪斜斜七个大字:太阴十地补生经。  

陶潜瞧着这大册,面上哭笑不得。  

“砸了三十六颗狗头,得罪了两尊先天神魔。”  

“一尊记了我名讳,只待我入了大渊源海就报复我。”  

“另一尊碍于蟾神淫威,非但不报复,还赠我一册本命经?”  

“嗯,若我真个修了,还算他报复成功。”  

动念中,陶潜先袖袍一挥将那《太阴十地补生经》收入囊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