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长生志异 > 第四百三十六章 陶潜得五宝,魔道有天骄

第四百三十六章 陶潜得五宝,魔道有天骄(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玉海县,二十余万被梦虫吵醒的百姓,俱瞪圆眼眸瞧着那万丈佛光照耀下,被生生砸烂的骸泥岭。  

一处炼狱魔地,就此毁在那三头百臂的真佛手中。  

杀绝岭上数百禽魔后,陶潜散去法相,坐定虚空,随手洒落心灯佛火,将剩余废墟烧了个干净。  

数十息内,此处地界满是令人闻之欲吐的肉汤香气。  

虽臭不可闻,但百姓们见此一幕却都是欢喜鼓舞,更不顾是深夜时分,点起灯火,燃放爆竹,将原本冷冷清清,怪异无比的一座县城,变作是举行庆典的繁城。  

城中有一僧官,唤“智信禅师”,早得了信,晓得今夜骸泥岭上有一处好戏,他也被分了些任务。  

虽奇怪为何本地伽蓝护法神为了演戏竟甘愿被那佛子轰杀,但上头的佛旨谕令违抗不得。  

先开始鼓动百姓,一脸喜气洋洋,催了法力喊道:  

“阿弥陀佛!”  

“我佛慈悲,听得信众心愿,这才遣了无垢佛子前来降妖除魔。”  

“贫僧智信提议:不若定了今日,作我们玉海县的庆典节日,名字的话,就唤作无垢真佛节吧。”  

“好!”  

“大师此提议好。”  

“无垢佛子慈悲为怀,生有三头百臂,降妖除魔只等闲,当得一声真佛。”  

这头布置极为简单,智信轻松做到。  

与此同时,他也将骸泥岭被覆灭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魔佛寺其余布置也纷纷起效,短短半个时辰,整个钱塘省都知晓了一個消息:  

令钱塘百姓日子愈发不好过的五处怪相孽地!  

两日内,被从南海来的无垢佛子施雷霆手段,尽数剿灭。  

一时之间,无垢佛子之名,不止是震撼整个钱塘,更开始往周边省份蔓延。  

且在未来数个时辰内,让省内千万凡民百姓也知晓了此事,此功绩。  

也不晓得多宝究竟是如何忽悠那三尊罗汉的,让三罗汉确信:南海清净一脉必要入魔佛寺,将无垢佛子完全当做是自己人,且还是一位能压制自在寺排在前三的佛子神秀大师天骄佛子。  

须知自在寺乃老对手,好不容易出一个能力克对方的“魔佛子”,三罗汉怎会放弃这般好的时机。  

是以面向百姓时,宣传无垢佛子乃慈悲为怀的真佛也。  

面向修行界中时,则几乎是明言南海清净禅师一脉即将加入魔佛寺。  

这等消息也被众修认为,魔佛寺春风得意,既截胡了转轮寺,也打了大自在寺的脸。  

次日,也是陶潜携着甄家兄妹和一众痴缠女修离了姑苏城的第三日。  

通天浮屠横渡天穹,直往省城去。  

尚在半途,正盘坐一间佛塔禅室内,与自家娘子眉来眼去你侬我侬的陶潜,好似感受到什么,面上忽而露出一抹惊喜之色。  

只见得虚空之中,毫无预兆的,一股肉眼瞧不见的,很是澎湃的人道气运汹涌而来,撞入浮屠。  

刹那,人人有份。  

九成九归了陶潜,一小份归了云容,更小一份归了甄不痴,便是甄慈恩以及那一群女修也都分润到了一些。  

人道气运实则乃是凡民百姓之心意愿力,虽无法直接助力修行,但其中自有玄妙。  

如甄不痴!  

此子根脚特殊,这一世又修的“情僧”一道,还摊上空蝉这个老贼秃作师尊。  

按说是逃不开被空蝉当做挡劫之物来用的命运,他自己浑浑噩噩,痴迷风月情债,完全意识不到。  

可这一遭,当那份人道气运入体。  

甄不痴整个人愣住,也不知心魂内生何种变故,竟好似再度饮了一杯太真仙酒般,重又坠入某种幻境中。  

而得气运最大的陶潜,才是真个得了大好处。  

他连灭五怪相孽地!  

由此,得了五件佛宝器胚。  

都是魔佛物,非要用祖神禹鼎、人道气运熬炼,方可逆魔转佛,炼出真宝来。  

这般做本要耗些时日,可适才那澎湃气运与万民愿力一催,竟是立刻成了。  

禅室隐秘,不虞被旁人瞧见。  

陶潜朗声一笑,径直取出禹鼎。  

下一刻,就见得鼎内那混沌清浊,地水火风内,五道宝光倏忽飞出。  

整间禅室顿时被佛光充斥,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梵音响彻,万佛赞颂…若真有旁人在这里,只怕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那五宝,分别为一朵金莲、一口混杂着金色细砂的雾泉、一面闪烁六种辉芒的清宁宝镜、一口充盈金膏的佛钵、一件祥光萦绕、内蕴玄真的佛衣。  

尽管这五宝,瞧来也不过是器胚模样,未曾真个炼成。  

但稍稍有些眼力的修士便能瞧出:得任一宝,皆有得道之机。  

禅室中这俏和尚,也不知是哪来的运道,竟都得了。  

陶大真人也不晓得客气,先行一抬手,径将那朵还未开放,只有花苞的金莲执来。  

心头生出感知,脑海淌过志述,直接便道:  

“因果报应,苦海无涯,唯涅槃可挣脱。”  

“此宝应为涅槃金莲。”  

话音落下,金莲顿生华光,似在回应。  

只是显然时机不到,依旧不开。  

陶潜也不在意,又往下面诸宝瞧去。  

随着感知、志述不断迸发,陶潜的声音一次次响起:  

“饮此泉者,无老病死苦,得无量寿身,此宝应为无量功德泉。”  

“六根清净,方可六尘不染,此宝应为六根清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