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长生志异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真云雨,姑苏城外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真云雨,姑苏城外(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却说甄家出游的一众小姐姑娘们,半途撞上机缘,迎了南海来的两位佛子菩萨上船。  

宝船沿着大江,径往姑苏城去。  

楼船顶层一间暖室花房,布置得极好,金盘宝镜,软塌珠帐,本是甄慈恩修行冥思时用,如今自是让给了陶潜与云容。  

好不容易得遇两位高人,原本这一众姑娘们,都想着亲近亲近,讨教讨教。  

最好能讨得这对佛门眷侣的欢喜,赐些宝物,教些神通。  

谁料一见面,那无垢大师就给了好处。  

只是要消化那好处,需在自己房间内待着…  

当然,若愿意顶着“丑陋身子”到处闲逛也可,只是又有那个姑娘愿意呢。  

一时间,倒让陶潜这搭便船的,得了清净。  

当然,陶真人高兴的也早了些。  

刚入得暖室,云容扮作的女菩萨便不耐这外相,辉芒一闪,重又变作一只梅花狸奴。  

冷香袭来,窝入陶潜怀中并娇声道:  

“好弟弟,你倒是很懂女儿家的心思。”  

“听闻你灵宝山门内,多得是神仙妃子、美艳女仙,可曾认些个姑姑姐姐什么的?”  

这两句响起,陶潜还没回应。  

倒是他怀中的袁公雕像,又复震颤,显是袁师在狂笑。  

笑不到片刻,陶潜心念一动,便将自家二师尊收进人种袋内,正好让袁师也调教调教山九、小小岁、廉精儿这三个小的。  

而云容也没深究,她晓得陶潜大半经历。  

明白他在蓬莱海待的时日不长,加之清白身子还在,应是没有这些。  

之所以一开口就是“姑姑姐姐”,则是她天赋血脉如此,无需窥探,一言便可吐露旁人所好。  

她这好弟弟啊,似就不喜小的,偏爱些年岁大的。3  

云容寻了個舒服姿势,蹭了蹭,舔了舔,又闲谈道:  

“这甄家,那群家仆护法罪孽颇深,这些骄纵的女娃娃受了魔佛好处,虽未亲身作孽,但心性生变,皆沾染了不少业力。”  

“你那惩戒,也算她们的一桩机缘。”  

“所谓涅槃!”  

“既是身子,也是心魂。”  

“这数日内除了身上污浊异化外,只怕还要在梦中经历些孽债苦难,要受红尘百毒。”  

“若能及时醒悟,尚有得救。”  

“若不能,只怕无有一个能有好下场。”  

云容说完,陶潜立刻露出笑意。  

搂紧娘子那温软且毛茸茸的狸奴身子,赞道:“好姐姐,果然知我。”  

说罢,陶潜又抱着云容上了那软塌,盘坐而定后好似想起什么,  

抬手轻抚姐姐,又径直问道:  

“姐姐知我大半生平,陶潜却不晓得姐姐在玉环山的生活,现下得闲,不若讲于我听。”  

“好呀。”  

云容回了一句,又换个姿势,而后柔声开讲。  

先说玉环山,虽无法亲至,只能听云容言语,见她幻化出的画面,但陶潜又涨了一回见识。  

说一句人间仙境、风流圣地完全不为过。  

纵是蓬莱海那一座座仙岛,论及这些,也根本比不过。  

又说云容平素生活,莫瞧她妖娆妩媚,艳绝天下,实则也不曾经世,只在山上与一众花妖精灵、风娘雪姑厮混。  

只是命中注定的情缘到来,这才听从其师尊之名,下山入世,寻有缘人。  

再说到她那师尊,不经意间,却听她吐露出一桩秘辛来。  

“我那师尊,道号为太真姥姥,是天底下数得着的女仙。”  

“姥姥所修大册本命经,乃是她自悟得来。”  

“姥姥曾言:我们玉环山一脉超然物外,不管是道佛世家,还是旁门左道,或是凡俗王朝,都管不了我们。”  

“我那时懵懂,便问:如若有大宗来攻打玉环山,连姥姥也挡不住,该当如何?”  

“姥姥嗤笑,回道:玉环一脉虽不扩张,却也是有根脚靠山的,不管来者是哪个大宗,若真要为难,少不得一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我再缠问那位靠山究竟是谁时,姥姥不再明言,只说是仅次于太上道祖、灵宝天尊这几位。”7  

听到这些,陶潜不由生出好奇念头来。  

忽然很想将人种袋的袁师再取出,求问一二。  

也就在这时,怀中云容忽而跳出,跃至陶潜肩上,凑至其耳边,香舌轻舔,柔声发出邀约。  

只那一字一句内,却蕴着担忧。  

“好弟弟,云容虽是初入世,且只在魔都待了一段时日,但这世道之怪诡,已识得诸多。”  

“姥姥也曾说过,此世之污浊,非人力可更改之。”  

“自黑暗蒙昧之时起诞了多少天骄人杰,最终都抵不过身死道消,或是异化暴毙等等下场。”  

“你天赋虽强,可如何能对抗整个世道?”  

“不若与姐姐回玉环山吧,山中清净,不似蓬莱海有万仙朝拜,又不染尘埃,红尘孽债百毒皆落不进来。”  

“你我可逍遥度日,多生崽儿,莫说是百年寿,就是千年寿,万年寿,想来也不是问题。”  

陶潜先一步就猜出云容要说什么,仍是安静听她说完。1  

而后,又认真思虑半响。  

其实陶潜也愿寻一处安宁之地,修仙炼道,逍遥个数千年。  

可惜,在他明悟本性后便晓得不行。  

前世今生,诸多经历,如今又修了《度人经》,真让他躲起来避世修行,少不得是一个异化堕落的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