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长生志异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袁公问道陶真人,蒸佛城中皆蠢僧

第三百九十九章 袁公问道陶真人,蒸佛城中皆蠢僧(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先入为主,根深蒂固。  

对于眼前这卖相极佳的佛子菩萨,高不宜心底,自觉已很是了解。  

另一边,趁着还有些时辰。  

陶潜与云容,一步一步,闲逛广平城。  

假作是心有虚荣,慕名声,攒功德的一对佛门眷侣,不断显圣,施法救难。  

“经此一役,广平城周遭稍微成了点气候的妖魔邪修都被我杀绝。”  

“加上李奉仙、曲中元、高不宜暂时都将离去,生机已显。”  

“我且先挑出个有领袖才能的人来,暗施秘法,指引其带领城民投奔邻省祖龙社。”  

陶潜这安排,自也是毫无毛病,很是严谨。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公突兀开口。  

陶潜这“二师”仍旧记挂着先前陶潜神游悟道之事,加之眼前这一幕,袁公不由生出些不太妙的预兆来。  

思虑半响后,此刻问道:  

“小子,如今事端暂歇,总该能告诉为师你所求究竟为何种道途了吧。”  

袁公这传音中,难掩担忧。  

陶潜虽有些奇怪,但还是直言相告道:  

“无他,我既自度,亦该度人。”  

“我从凡俗来,见诸苦难,此界数十近百亿的人族,按说该是人道世界才对。”  

“可这般多的人,非但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更连丝毫反抗之力都无,命如草芥,不该如此。”  

“这道理,不对。”  

最后一句,陶潜吐的极为坚定,无有任何商量余地。  

似也是因此有了谈性,陶潜想了想,又道:  

“嬴青帝之事,荒诞不经,造化弄人。”  

“但他所撰写的那些书,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如那《仙凡经》,既然这漫天神佛、妖魔鬼怪,都源自人族,那人族合该有些自保之力才是。”  

“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乃至理也。”  

陶潜既是在回答,也是反问。  

同时,也让袁公清晰听出这弟子的本心想法。  

叹了叹,心中暗道:  

“怪不得宗主命我宅于山中苦修剑术,轻易不得下山,红尘世界果真有毒,诚不欺我也。”  

“这好徒儿之前明明想着是回蓬莱海修炼,如今却又走上这一条路。”  

“古往今来,此道途中埋着的天骄尸骸,没有百万,也达十万巨了。”  

“看来,我这傻徒儿也要埋骨其中了。”  

袁公满心忧叹,觉得陶大真人没救了。  

不过毕竟是自己最满意,最骄傲旳弟子,又念及陶潜同时也是多宝爱徒,更是被灵宝天尊另眼相看的真传,说不得另有机缘生路?  

袁公想了想,忽而毫不客气道:  

“小子!”  

“你可晓得仙凡之辨早已持续多年,从古至今,有无数先贤大圣前仆后继,但即便是铸造出祖神禁法的祖龙,从结果而言,也算不得成功。”  

“我秘魔宗,有一位近古老祖唤作天杀魔君,他亦出身人族,且视人族为万灵之长,认为其余种族都该为人族所用,不该乱世,不该食人。”  

“他有此念却依旧被称为魔,缘由在于他的杀性,他认为人族沦落至此的症结,在于妖、魔、鬼、仙等等超凡生灵…于是他修天杀法,欲起杀戮结界,彻底绝了超凡之机,断了源海之流,只余人族统治此界。”  

“结果他自是失败了,我秘魔宗有那崩解灾祸,其实也有一份原因是这老祖埋下的祸根。”  

“你天赋惊人,也有些智慧,可距离那些先贤尚有遥远距离。”  

“你又能做什么?”  

“只怕你连其中症结为何都不知晓吧。”  

陶潜遭喷,面上却无丝毫羞恼。  

心绪,更是意外的非常平和。  

只在下一刻,于城中寻到一个出自平民窟,却意外有着不俗魅力的临时领袖后,眸中闪过一道喜色。  

施法给其种下带着城民去投祖龙社的念头后,陶潜这才回了袁公道:  

“袁师,弟子暂也不知晓该如何做才能度得天下人,只打算在这红尘中先打滚一番,一边自我证悟,一边消灾度人,待我修为高些,见得多一些,总会慢慢有些收获的。”  

“不过此界人族沦落的症结为何?弟子确有些猜测。”  

“仙魔佛妖、异类诡物、超凡源力…这些,都不是真正原因。”  

“真正的关窍,应是那铁律。”  

“铁律?凡修行之事必有代价?这算什么症结?”  

陶潜吐出的答案,很是出乎袁公意料。  

他不由也来了兴趣,反问道。  

而下一刻,陶潜眸中忽而露出一抹异色,他此刻看着的,并不是眼前的广平城,更不是眼前的世界。  

他的目光似乎是在盯着此界之外,盯着域外,盯着那无边无际,笼罩一切的大渊源海。  

无比笃定,传音回道:  

“修行有代价,这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那代价,太重了,重到每一位人族修炼到最后,都将丢失人性,而后反噬人族。”  

“弱者,一踏足修行路就不再是人,只变作妖魔一类。”  

“强者,则修为越高越不是人,危害却更大。”  

“修行不该如此,但在此界却必定是如此。”  

袁公预想过陶潜会给出的多种答案,但这一种的确稀罕。  

初始听到,袁公立刻就欲开口反驳。  

可很快,他好似遭了醍醐灌顶般,雕像震颤几下后陷入沉寂,只有些呢喃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