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46章 反隐身能力

第1046章 反隐身能力(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原本,随着飞机平安降落,塔台中自然而然地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除了必须留在岗位上的部分指挥岗位以外,多数人已经准备下楼迎接试飞团队凯旋。  

但随着王晓模这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大厅里,几乎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世界最强,没有之一!  

总结出来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八个字,但却足够所有人回味许久…  

甚至是回味半生。  

最近几年,华夏确实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但毕竟起点实在太低,而且把技术落实到项目上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因此,尽管已经有部分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具体到产品上面,即便是涡扇10,或者歼10、歼11这些最顶尖的型号,也都只能算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就是跟别人处在伯仲之间。  

诚然,对于十年之前才定型量产歼7E的华夏来说,能跟别人共享“世界领先”这个头衔,也已经是巨大的飞跃。  

但终究还是不如今天这样简单直白。  

那句“跟别人比没意思,要超就超美国!”言犹在耳,如今已经在航空系统这边提前实现了。  

不仅如此,常浩南主持开发的数据链和空中指挥系统,也将空警2000这个型号原本的一点点缺憾彻底补齐…  

如果非要说哪里还有点可惜,那就只有因为时间表的限制,没能用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测试当中的光控相控阵体制…  

这个,就只有等下一代预警机再说了。  

而在王晓模对面,前来视察首飞情况的乔晨青也是被前者的坚决震住了一瞬间:  

“综合性能最强的预警机…”  

他口中轻声念叨了一遍,接着重新转过头,看向已经完成减速,正在跑道上缓缓驶向滑行道入口的200001号机。  

乔晨青这一代军人,可以说人均琢磨了大半辈子要如何以弱胜强。  

中间条件最艰苦的一些年,所考虑的甚至是如何用只有机炮的歼6去对抗三代机。  

曾几何时,就连“导弹化”都好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突然拿到一种比所有假想敌都更强的装备…  

一时间甚至让人感到有点无所适从。  

“我记得立项那时候,写着的有效探测距离是450k”  

以乔晨青的职位,不适合在这种时候表现得过于矫情。  

所以只好把话题转移到技术层面上来。  

“那个数字…其实不太重要。”  

王晓模一边往门外走一边解释道:  

“您知道,实际作战中,目标的相对高度、方位、RCS、运动趋势…这些都会影响雷达的探测效果,而我们的空警2000采用相控阵体制,加上C波段和L波段的双面阵,基本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应对所有不同种类的目标。”  

“就算是隐身飞机,因为重点的优化方向也是X波段,所以在面对L波段这种相对低频的雷达时,也会更容易被探测到。”  

这一点,可谓是敲在了乔晨青最关心的要害上。  

2003年这会,YF22的试飞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  

作为一种冷战末期开始研发的型号,ATF并未沾染太多90年代以来美国军工项目的拖沓陋习。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最多再有两三年,F22就将会正式量产了。  

而到那时候,刚刚获得第三代战斗机没几年的华夏空军,又要陷入与对手出现代差的情况。  

尽管F22的采购量一砍再砍,已经从最开始的预计四位数到如今的200左右。  

但隐形飞机,毕竟还是质的区别。  

前些年巴尔干打下来那架B2,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象征着隐形飞机的末日。  

但了解内情的人才会知道,那个战果背后有多少极端的巧合以及新技术。  

反而证明了隐身飞机的价值。  

所以,当听王晓模说到反隐身的时候,乔晨青几乎当即就走不动道了:  

“那就是说,即便美国人的F22正式服役,我们也有办法应对咯?”  

这个问题,就不太好回答了。  

以至于前者都迟疑了一下:  

“嗯…只靠单一手段的话,面对隐身飞机还是会有隐患,至少L波段的探测精度不够,而且由于天线物理尺寸的限制,也很难装在战斗机上面,最好还是能实现多平台、多探测源的复合侦察,正好也是数据链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  

这个时候,走在旁边但一直没说过话的常浩南也接着补充道:  

“而且退一步讲,就算我们能靠现有的技术发现隐身飞机,但隐身也只是第四代战斗机诸多优点当中的一个而已…您应该见识过,第三代战斗机在面对第二代战斗机时的全方位优势,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反隐身技术只能缩小优势,但要想真正对抗第四代战斗机,那只有让我们自己也装备四代机才行。”  

“我们也装备四代机啊…”  

乔晨青背过手去,双眼目光深邃地望向天边,仿佛正幻想着那里有一架涂着八一军徽的第四代战斗机在飞行。  

政工出身的他之所以能够代理空军司令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任刘尧顺的身体情况突然恶化。  

考虑到年龄因素,很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退居二线。  

因此,乔晨青心里觉得,自己大概率是无法在任上看见华夏四代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