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从笑傲开始周游诸天 > 第三十四章 龙泉铸剑

第三十四章 龙泉铸剑(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自从那日江潮被打下船之后,一路顺遂,再没起波澜。  

迟老二开始还怕天河帮有人在饭菜饮水上做手脚,他小心翼翼地看了几天没发现异常,这才放下心来。  

这天船只穿过鄱阳湖在鄱阳镇靠岸。  

三人下了船都觉得脚步虚浮,身体困乏,曲非烟路上更不知吐过几次。  

于是在镇上找了客栈休息一天,才继续赶往龙泉镇。  

关于龙泉铸剑的传说,有史可查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铸剑大师欧冶子曾在这里打出三把传世的宝剑。  

一进龙泉,杨青便发现这里几乎到处是铸剑作坊。  

曲非烟与迟老二也是头次见整条街都被打铁的占满,忍不住四处观看。  

走了一圈,杨青选定一家规模稍大的店铺走了进去。  

“敢问公子买剑还是铸剑?”  

掌柜见客人上门,立刻上来问询。  

杨青先看了看店内四周悬挂摆放的各式刀剑,这才笑着道:“我想找位铸剑师,材料我自己带来了。”  

说着他从迟老二手里拿过木匣打开放在桌上。  

“这…这是寒铁啊。”  

掌柜先是惊讶,随即苦笑摇头道:“这我却是无能为力了。”  

杨青虽然失望,但还是耐着性子道:“还请掌柜赐教。”  

掌柜道:“不是我推脱,我是怕浪费这块好材料,否则也不会上门的生意不做。”  

“掌柜,这龙泉县有人能铸寒铁剑吗?”  

曲非烟在旁问道。  

“这…”掌柜想了片刻,道:“往西十里郊外,有座铸剑庐,那儿有个叫李墨荷的铸剑师,你们可以去问问他。如果他也办不到,那么你们恐怕就要去别处了。”  

三人谢过店家,出了门往西去了。  

这一走直到出了县城也没找到李墨荷,沿路几番打听,却始终无人听说过这人。  

杨青无奈,只能继续向西。  

可到了郊外仍没找到,眼看再向前就是荒山野岭了。他不知是自己找错了方向,还是那掌柜给的信息有误。  

正要反身回去,耳中隐隐听见捶打铁器的声音。  

“等等。”  

杨青叫住曲非烟和迟老二,“在那边。”  

说完他顺着声音走去。  

跨过两条河沟,又分开几丛杂草,这才在一片乱石滩上见到一所茅草屋。  

草屋门前挂着块牌子,铸剑庐。  

旁边则是一个极为简陋的遮阳棚,棚下则是火炉,铁毡,铁锤。  

此时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炉前不断敲打,似是在做农具。  

“这是李墨荷?”曲非烟当即表示不信。  

“青哥儿,那掌柜不会骗俺们吧?”迟老二附和。  

反观那年轻人却十分专注的锻打手中农具,三人快走到面前也毫无反应。  

杨青也有些拿不准,于是走上前问道:“敢问阁下可是铸剑师李墨荷?”  

听到有人说话,这年轻人似是才发现有人来了。  

他冲着杨青笑道:“我就是,你们是来铸剑?”  

“不铸剑还找你打犁头吗?”曲非烟走了半晌,忍不住气恼。  

李墨荷听了却不生气,反而笑着问道:“这地方不好找吧。”  

杨青道:“是啊,若非城中一位掌柜指引,我根本找不到这里。而且除了那位掌柜,城中似乎也没人知道这里还有個剑庐。”  

李墨荷解释说:“你们说的那位掌柜应该是我远房叔父,至于城中人不知道我也情有可原,因为我来此不久,也从未在龙泉铸过一把剑。”  

“哦?”杨青疑惑道:“这是为什么。”  

李墨荷道:“你先将手伸出来我看看。”  

杨青依言伸手。  

“嗯,果然是剑客的手。”李墨荷道:“我铸剑有三个规矩,第一个就是铸剑人必须有双配的上名剑的手。”  

“那第二个呢?”  

“第二,铸剑的材料不能使凡铁。至于第三条,我要百两黄金。”  

曲非烟怀疑道:“伱该不会是个江湖骗子吧。”  

李墨荷摇摇头道:“姑娘若是不信,大可以一直守着。而且我还有个规矩,可以等剑铸好之后再付钱。”  

杨青知道如果再去别处寻找铸剑师,不但费时费力,还会耽搁自己练功,于是问道:“需要多久?”  

李墨荷伸手向旁边的桌子一引,示意先看材料。  

迟老二上前将木匣打开放下。  

“千年寒铁?好材料,长则一载,短则半年,当可铸一柄神兵。”李墨荷伸手在寒铁表面轻轻拂过,口中喃喃说道。  

迟老二看看四周,瓮声道:“就在这儿?能出神兵?”  

李墨荷失笑:“在这里当然不行,龙泉县东方水月庵后山上,有处名叫铸剑谷的所在,我会在那里铸剑。”  

“好,那就交给你了。”杨青点点头,“你这里有没有成品,我想买一把送给朋友。”  

李墨荷摇头道:“你这块寒铁分量应该还有富余,我可以用剩下的材料加些铁精为你新铸一把,虽然不比全是寒铁,但也算是难得的精品。”  

“加钱么?”  

“你是我在龙泉开的第一张,算是送的吧。”  

杨青松了口气,算上游成送的黄金,他身上满打满算也就百多两。  

他解下腰间翠竹剑鞘递给李墨荷,道:“剑柄就按着这剑鞘配吧。”  

原先的那把剑在荆门丢失,剑鞘他却一直留着。  

“金镶玉竹啊,这可是稀罕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