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三十一章 要圣眷,还是要名声?

第八百三十一章 要圣眷,还是要名声?(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元祐大典’这个大饼,在一开始,其实是赵煦画出来吸引支持的。  

噱头大于实际!  

甚至可以说,就是个态度而已!  

这个事情,其实过后不久,很多朝臣也都反应了过来。  

所以,热度很快就降了下去。  

甚至都没有人再提这个事情。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想要完成这样一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的皇皇巨著。  

以彼时大宋捉襟见肘的财政和高度市场化的藏书经济,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世面上,随便一本上些年头的古书,价格都在十几贯以上。  

若是孤本、珍品…  

那就只能看开价的人的心情以及购买者的财力。  

大相国寺每月初一十五的万姓交易大会上,孤本古籍和珍本的价格,就从未低于一百贯。  

更不要说编书本就是耗费巨大的工程。  

旁的不说,元祐字典书局成立两年多就花掉了十八万贯!  

就这还是张方平节省着花的缘故,不然,要换个类似蒲宗孟这样的大臣来主持书局。  

别说两年十八万贯了!  

一年都未必够!  

而元祐字典这样的文化工程的开销,少说也是元祐字典的十倍以上!  

彼时的大宋财政,拿得出这笔钱吗?  

拿不出!  

打死都拿不出!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从今年开始,大宋的财政收入明显增加。  

别看章衡天天哭穷,这也没钱,那也没钱。  

但事实就是,今年大宋的财政净收入,很有可能突破七千万贯!  

比之去年六千五百余万贯,再次增加了将近五百万!  

大宋财政将实现了连续三年的净增长!增速之快,更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虽然,依然需要将超过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拿来养军队和官员。  

还得拿出一大笔钱去填去年陕西各路因为战争、赏赐导致的亏空。  

但,按照这个增速,可能明年朝廷就有钱来搞元祐大典了。  

曾经遥不可及的大饼,眼看着就要变成现实。  

朝野内外,谁还坐得住?  

士大夫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  

而元祐字典这个饼,全部囊括!  

只要参与其中,哪怕有个名字,也足可让族谱单开一页!  

若能在其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那么…与历代名臣比肩,不在话下。  

倘若能成为书局的核心,那么太庙在召唤,甚至…还有机会在未来进文庙,与孔子、孟子等先圣并列,接受万世香火祭祀!  

从而实现,士大夫们的最终理想——真正的永垂不朽!  

这谁顶得住?  

反正,冯京是顶不住一点的!  

在心中深深吸了一口气,冯京迅速的复盘了一遍,这些日子他在家看过的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上刊载的文章。  

从六月丙戊开始,一个个标题,在他脑海中划过。  

忽地…  

冯京的脑中浮现了一篇刊载在汴京义报上的文章标题——胥吏害民何时休?  

作者署名是‘恩祖’。  

而傻子都知道,吕惠卿号恩祖。  

所以,这篇文章是吕惠卿的手笔。  

冯京之所以想到这篇文章,是因为他对这篇文章的印象很深刻。  

不是因为他说的有道理。  

而是太怪了!  

一直以来,吕惠卿此人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当简单直接——杀,杀就完事了。  

就像他在对西贼问题上的态度——杀光所有党项人,西贼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也如他当年在变法上的激进态度——只要把所有反对派,统统赶出朝堂,那么,变法就一定能够成功!  

而那篇文章,署名恩祖的吕惠卿,却不复曾经的激进。  

他甚至没有喊打喊杀。  

而是提出了一个关切的问题——自古以来,胥吏害民,弊病已久,历代皆无良策!  

原因是什么呢?  

这实在是值得所有人深思啊!  

且,他还认为,即使将开封府的公考制度,推行到整个开封府,也未必能够真的革除胥吏的弊病。  

至于推广到整个天下?  

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为,没有这么多的士子!  

于是,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汴京城的公考能够成功?  

几乎通篇都是在提问题,很少下结论。  

这很不吕惠卿!  

所以,当时冯京看完后就感觉奇怪:“这福建子怎么改性了?”  

是啊!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吕惠卿这个福建子,居然不喊打喊杀,反而开始探讨胥吏的弊病和思考解决之道了。  

太怪了!  

如今想来…  

文章大概肯定是吕惠卿写的!  

因为用词习惯和文风有着浓浓的吕惠卿风格。  

但,内容恐怕并非吕惠卿的思考。  

而是…  

冯京抬起头,看向自己身前,他咽了咽口水,感觉心脏在扑通扑通的剧烈跳动着。  

就像当年,他在礼部试后的放榜日,与诸多士子,一起挤在皇榜下,等着朝廷公布礼部试的名次一样。  

而冯京知道,时不我待,他必须争分夺秒。  

不然,一旦张安道那老匹夫反应过来,他就完蛋了!  

因为,没有人能在引经据典的为天子的政策论证合法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