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八百三十章 冯京这圣眷,老夫必得之

第八百三十章 冯京这圣眷,老夫必得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如此,诸县、镇内外,皆用读书人,进正气、退邪散…自然无有旧日之弊!”  

冯京瞪大了眼睛,看向张方平,心中怒骂了一句:“张安道!”  

“汝竟敢将老夫要说的话说了!”  

“皓首匹夫!苍耳老贼!”  

然而,他再怎么骂,也改变不了,张方平将他的风头抢走的事实!  

微微抬头,冯京就看到了身前的少年天子,在听完了张方平的话后,眼带笑容,面若春风。  

冯京咬了咬嘴唇!  

心中千百个念头,此起彼伏!  

“官家的心思…吾知,张安道自然也知…”  

当今天子即位后,所做的诸多举措中,如今被公认最有成效的,莫过于借助当年僧录司诬告蔡京案,进而开始的公考招录。  

通过一个简单的考试辅以有司正贰官主持的面试程序,将那些滞留在京的士子,录入开封府系统,让他们充当基层官吏。  

一开始,士子们扭扭捏捏,觉得有辱斯文,不愿参加。  

舆论对此也有意见。  

但随着朝廷下诏,规定经过公考招录的吏员,其身份不属‘吏’依然是‘士’。  

理由是——士大夫以道德立身,用经术立命!  

而公考,是以考试的方式,招录士人,为国效命,他们和开封府之间签的是雇佣契约。  

所以,这是征辟!  

与沿边的经略幕府征辟的士人一样。  

你能说,诸路经略征辟的士人是胥吏吗?  

当然不是!  

他们依然是士大夫!  

依旧可以参加科举,科举取得功名后,其授官磨勘,不仅仅与其他进士没有区别!  

他们之前在幕府中的任职经历,按照规定,是可以被计入磨勘的。  

所以,开封府所招录的士人,也应该和幕府幕僚们一样。  

在这个政策推出来后,在京士子们纷纷放下了最后一点纠结,踊跃参加开封府的公考招录。  

又能赚钱,又能增加履历,增长见识。  

同时在开封府做吏员的经历,在将来中进士后,还可以被计入磨勘胥吏,等于提前磨勘。  

于是,元祐元年开始,开封府和在京诸司的胥吏们的嚣张气焰,一下子就萎靡了起来,再不复往日的跋扈。  

有司官员,更是开始频繁找这些人的毛病,挑他们的刺,想方设法的想要将这些占着茅坑的胥吏驱逐出官府,腾出位置来,招录士人。  

毕竟,士大夫们天生就有爱人的能力!  

有好处,当然要优先给自己人。  

于是,到得如今,汴京城中的吏治可谓是发生了巨大变化!  

种种弊政陋习,纷纷消失,风气也为之一变——倒不是招录进去的士子的道德水平,真就比胥吏们高多少。  

实在是士人要体面。  

许多事情,他们是拉不下那个脸去做的。  

而且,相比较过去的胥吏,招录进来的士人们,基本都做着科举的美梦。  

自然,没有人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  

何况,开封府给他们的俸禄,已经能养活他们。  

汴京城的变化,自然是瞒不过人的。  

不止是在京的大臣们,那些从地方入京的文武官员,也都为汴京城的吏治清明与有司办事的效率而惊叹。  

自然而然的,在朝野舆论中,对公考模式的赞誉与推崇也就越来越多。  

而当朝官家,从未掩饰过自己对这一他所发明和创造的‘公考’制度的赞许。  

这一次,鄢陵县的案子一出现在汴京新报上,很多人就都意识到了,这或许就是官家,想要借机将公考制度推行到整个开封府的契机!  

所以,张方平能想到这个一点也不叫冯京意外。  

“如今,老夫想要压张安道一头,就必须提出一个官家想做,但又不好亲自说出口的政策…”  

公考制度,官家是肯定要推的。  

冯京看着自己身前的少年官家的面容,大脑全力开动起来。  

他微微扭头,就看到了张方平那张老脸上露出来的叫他厌增的得意之色。  

“吾可不像汝!”冯京在心中说道。  

虽然,他和张方平的出身很相似——都是从寒门家庭中走出来的。  

他十七岁时便因为丧父而家道中落,还欠下了许多债务,一度拮据到连房租都付不起,还被人当成老赖告到官府,几乎陷入囹圄。  

张安平少年时,也是一般,据说连书和纸都买不起。  

用的是别人写过的纸,读的也都是借来的书。  

但,他和张方平又不同。  

张方平的寒苦日子没过几天,就已终结。  

因为他是应天府人!  

而应天府,是大宋重臣们出知之地。  

所以,他很快就被人看上了。  

先后两任知应天府宋绶、蔡奇,都很喜欢他,将之当成子侄一样看待。  

所以,自那以后,张方平的人生轨迹就完全变了。  

冯京则不一样!  

他在三元及第之前,在被富弼青眼相中之前,一直是个穷措大。  

他饿过肚子,被人追过债,甚至几次差点下狱。  

回忆着这些往事,冯京看向张方平的神色变了。  

斗志在他胸膛汹汹升腾而起。  

“张安道,汝可曾尝过,饥饿难耐,不得与人偷狗果腹的滋味吗?”  

“张安道,汝可知,连房租都拿不出,被人告到县衙,几乎下狱问罪的味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