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七百四十九章 赵煦妖言祸国者,皆曰可杀

第七百四十九章 赵煦妖言祸国者,皆曰可杀(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  

庆寿宫很快就从梁从政处,得知高遵宪求见赵煦的事情。  

太皇太后在听完梁从政的报告后,她抚摸着怀中抱着的那只最爱的狸奴,问道:“官家可召见了高殿直?”  

梁从政摇头:“臣听说,大家命郭舍人,呵斥了高殿直一番!”  

“大家言:殿直勿要叫国家为难,更不可伤太皇太后慈德!”  

太皇太后笑了起来:“官家和老身,真是一条心的祖孙!”  

在太皇太后看来,赵煦能够呵斥高遵宪,这就说明这个孙子与她是一条心的。  

因为,在另一方面,其他高家人。  

特别是高遵惠,官家一直在提拔、重用。  

于是,她吩咐道:“梁押班啊,且去将太后与官家,请来庆寿宫吧!”  

“如今章相公丧父,需回乡守制!”  

“但,广西、交州以及朝堂,却不可能等章相公三年!”  

“却是得及早的定下,接替章相公镇守广西的人选。”  

“同时,这都堂上的宰执阙员之事,也该有方略了!”  

韩绛致仕后,都堂本就阙员。  

随之,张璪请郡,傅尧俞通过廷推递补进入两府。  

于是,中司开始阙员。  

现在,安焘也请郡,西府也开始阙员。  

而都堂上,却一直在为了这些阙员而吵个不停。  

本来,太皇太后觉得,可能右相的位子,官家是给章惇留的。  

对章惇,她也没有意见——她信得过的那些命妇,都说章惇在广西是体恤百姓,兴教立学,轻徭薄赋,甚得百姓称赞。  

但现在,章惇既然要回乡守制,朝廷显然不可能让吕公著一个人独相三年之久。  

所以,宫中确实是需要拿出个主意了。  

尽快定下左相、西府执政以及中司的人选。  

赵煦在得了太皇太后旨意后,首先到了保慈宫,与向太后汇合。  

母子见了面,向太后没有急着和赵煦一起去庆寿宫,而是拉着他的手,坐下来后说道:“六哥,这开封府已有月余未曾下雨…”  

“宰执髃臣们,奉旨入寺观祈雨也有三次了,却也一直未曾祈来甘霖…”  

赵煦听着,不动声色的问道:“母后在宫中听说了什么?”  

向太后道:“吾听人言…”  

“或是朝廷不敬佛,以至神佛有愠之故…”  

赵煦听着,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向左右,问道:“是谁与母后进此谗言的?”  

左右顿时瑟瑟发抖,纷纷跪下来请罪。  

向太后拉住赵煦的手,道:“却与他人无干,是吾自己私下所想。”  

赵煦哪里会信?  

向太后虔诚的佛教徒不错。  

但她这些日子,一直忙于朝政,连去寺庙进香礼佛,都是差人代替前往。  

哪里还有空去想这种事情?  

只是,向太后既不肯说,赵煦也不好逼问,只好道:“母后,儿臣听说,佛本无相,以众生为相,佛本无心,以众生心为心…”  

“佛既如此,又岂会随意降祸人间?”  

“何况,朝廷去岁,收在京寺庙质库,非为私欲,乃为赈济灾民,一解黎庶之苦!”  

“正如三藏译经大师金总持所言:昔佛祖慈悲,割肉饲鹰,今在京诸寺,舍财赈灾,此正沙门慈悲之真意,僧人修持之正道!”  

“故此,儿臣以为,即使佛祖知晓了朝廷所为,也只会欢喜不已,哪里会怪罪?”  

向太后听到金总持这极具禅理的背书,顿时转忧为喜,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三藏大师所言甚是!”  

“佛祖慈悲,定会如此…只是…吾还是有些担忧!”  

要知道,算上今年,这已是连续第三年出现旱灾了。  

她是真的有些害怕了。  

害怕,那神佛真的发怒,不仅仅降祸人间,还降病厄在这个孩子身上。  

若是那样,如之奈何?  

赵煦只能安慰道:“母后且宽心便是了!”  

“以儿臣所料,甘霖十日之内必降开封府!”他十分笃定的说道——这一点,赵煦无比确信。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元祐二年的旱灾,并没有持续太久。  

同时在心中,赵煦已经起了杀意了。  

以妖言祸国,恫吓太后!  

无论是谁,都曰可杀!  

“可别让朕抓到汝!”他在心中恶狠狠的说道:“叫朕抓到了汝…汝便该尝尝,何为人间极刑!”  

他知道的,向太后天天在宫中,连出去烧香都是派人代替。  

所以,能把外面的那些谣言带进宫里的,只能是那些长舌妇。  

而且,这个长舌妇肯定和某个大和尚脱不开干系。  

如果你对有什么建议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