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五十八章 仕途高歌的苏轼

第五百五十八章 仕途高歌的苏轼(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韩绛只能道:“邃明啊,这样吧。”  

“等到今年官家圣节,苏轼回京述职的时候…”  

“老夫请张安道、苏子容出面,在老夫府上摆上一桌,将苏子瞻请过来…”  

“届时,酒桌之上一笑泯恩仇!”  

正好,韩绛听说,苏颂最近和沈括走的很近,两个人甚至有几天都是‘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而张方平、苏颂都是苏颂的长辈。  

两个长辈出面说情,加上自己这个宰相出面,苏轼不看僧面看佛面,再怎么也得给苏颂、张方平和他韩绛一个面子。  

原谅?大概不可能。  

但不再纠缠过去,不再记恨曾经,还是有希望的。  

张璪听着,犹豫起来:“就怕苏子瞻嘴上谅解,在心中记恨!”  

他自问自己若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那肯定不管谁出面,这辈子绝对记这个死仇了!  

要知道,乌台诗案可是生生打断了苏轼的仕途,不止连累他最爱的弟弟苏辙被贬数年。  

更牵连了好几个好朋友,也跟着一起倒霉被贬。  

其中驸马都尉王诜,更是直接客死他乡,连尸骨都不得入葬祖坟。  

而他张璪,是乌台诗案所有参与方中,最对不起苏子瞻,同时也是伤害他最深的人——张璪不会忘记当年,苏子瞻在御史台看到他的时候的恐惧神色。  

所以,苏轼若是得意了,位高权重了。  

会不会清算他张璪?  

考虑苏轼比他小四五岁,很可能将来他死了,苏轼却正好手握大权。  

到时候,苏轼会不会学蔡确,清算他张璪的子孙呢?  

所以,张璪是绝不愿意看到苏轼回京,出任四入头之一的权知开封府的。  

韩绛听着,微笑着说道:“邃明不必担心,届时,还有一人也会在场的。”  

“谁?”张璪好奇起来。  

“沈存中!”韩绛轻声说道:“有他在场,邃明可放心。”  

沈括现在是官家身边最信任的近臣之一。  

其执掌的专一制造军器局,乃是先帝留给当今,要子孙相传,父子相继的产业。  

所以,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在朝中的地位,也越发的重要起来,如今已经被人视为新的执政拜任途径。  

有沈括在,苏轼若是嘴上原谅他张璪,但未来却借故打击报复张璪。  

沈括自然会有反应的。  

张璪闻言,终于大喜:“如此就有劳恩相了。”  

他一直想着和沈括搭上线,奈何沈存中回京后,生活极为规律,几乎就是三点一线——官衙、家还有入宫汇报。  

除此之外的一切事情,他都不感兴趣,也不敢有兴趣——沈括妻张氏的威名,现在已经传遍汴京。  

如今有了机会接触到这个未来朝中的一方势力代表,张璪自是欢喜不已。  

送走张璪。  

韩绛端着茶盏,喝着已经凉下来的茶汤,眼中目光灼灼,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随口吩咐道:“去将谕儿叫来。”  

不久,他最小的孙子韩谕就到了他近前,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低声问道:“大人唤孙儿?“  

“嗯!”韩绛起身,道:“准备一下,随老夫去右相家里拜谒。”  

韩谕惊讶了一声:“孙儿年幼,恐不知礼数…”  

“无妨!”韩绛笑起来:“汝不需要带嘴巴去,只要带上耳朵就行了。”  

“再说了,汝与吕晦叔之孙吕好问,同在御前,为官家伴读,如今暑休,正该好好亲近亲近。”  

韩绛自从他的长孙韩宗道在成都府那边闯了祸以后,就把全部的精力和关心都放在了韩谕身上了。  

在他眼中,韩谕已经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保持灵寿韩氏威名的继承人了。  

没办法,他就剩下这么一个,还有点希望的孙子了。  

至于儿子们?  

老实说,他现在和文彦博一样,感觉这些儿子,还是在家里躺着比较好。  

出去的话,难免和韩宗道一样被人利用,被人当枪使!  

若是那样,韩绛宁愿这些人在家里面天天花天酒地,吃喝玩乐。  

如此,至少他的家产,还足够让这些不孝子祸祸。  

不至于哪天在外面闯了大祸,连累宗族!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