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五十九章 章惇是下一个王安石?

第五百五十九章 章惇是下一个王安石?(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榆林巷,吕公著祖宅。  

丝竹管乐之声奏起,歌女翩翩起舞着。  

吕公著、韩绛两人,并坐在一起,看着在堂上,正在咬着耳朵,说着悄悄话的韩谕、吕好问。  

两位宰相都是欣慰的一笑。  

“晏元献公词曰:家人并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卮。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韩绛感慨着:“看到谕儿与好问侄孙,老夫便想起当年与晦叔在此地的种种…”  

“昔年,晦叔与老夫,也是如此年纪,也是如此良夜,也在这明月下,少年同坐,把臂同欢…”  

准确的说,是都堂今日轮值的宰执们的共同推动的。  

想想看,一两年后,当交州从荒芜、贫瘠、偏远之地。  

回朝就是来当补锅匠的所以有些事情,心里面清楚就行,参与就免了。  

但他还是希望吕公著亲口说出来,于是问道:“晦叔想要说什么?”  

爵位、食邑、待遇。  

他说这些话,是有目的的。  

“赵公才年已六十老夫相信,他是很愿意回朝,出任六部尚书的…”  

吕公著郑重的点头:“一两年后,章子厚必将因此拜相!”  

苏州、明州什么气候?  

交州什么气候?  

什么情况?  

吕公著道:“老夫一开始也很诧异。”  

这两家外戚和他们的这些亲戚,在熙河路那边,圈了好多地,种了以十万亩计的木棉。  

果然,嘉佑四年,人家再次应试,考了第五名,依然是进士及第。  

吕公著听着,也是感慨一声,万分的怀念。  

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升到待制,更不要说拜相了。  

吕公著道:“李邦直面圣后,便去了庆寿宫,上禀两宫,两宫诏准,命付学士院草制。”  

打听后才知道,这甘蔗是苏州、明州等地的特产。  

天天在先帝耳边,复读着:王安石天下奇才,必可匡政救时!  

同时,大家轮流拿着王安石的文章和诗词给先帝看。  

狄咏虽然不能直接正任,但是,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这个官职,属于传统的三衙管军之一,自然也要宣麻拜将,以示郑重。  

“谁敢离间天家?”吕公著严肃的说道。  

便道:“韩公勿忧。”  

“公正是大展抱负之时,怎起了去意?”  

现在自也敢和宰执们打官司!  

这样性格的章惇,若是拜相,指不定得搞出多少事情来!  

连小麦种下去,产出都很少。  

韩家的韩维、韩缜,则都分落在天涯,下次再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从官家对章子厚的安排来看,章子厚恐怕会在广西再任一两年了。”韩绛沉吟片刻后问道:“对此,晦叔有什么看法?”  

“嗯!”吕公著点头:“高遵惠在新得的交州八州以及过去右江的羁縻州中,种了很多甘蔗!”  

质量差一点的都要十来贯!  

他们种的哪里是木棉?  

分明就是钱!  

而韩绛想不明白——熙河那边,天气那么冷,土地又那么贫瘠。  

“宫中没有人说闲话吧?”韩绛问道。  

可吕公著哪里舍得?  

“交州能种甘蔗?”韩绛目瞪口呆。  

大家都是很想进步的。  

吕公著点点头,这个他自然清楚,因为这个事情就是他怂恿李清臣去做的。  

吕公著听着,若有所思。  

只要有钱赚,那动作比谁都积极、勤快,而且为了赚钱,赚大钱,他们是很舍得的,根本不会抠抠搜搜。  

可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善茬!  

想当年,章惇科举,进士及第,却因为族兄章衡考了状元,便干脆扔掉了到手的敕诰,选择下次再战!  

“自公辅政以来,国事日渐好转,朝野上下安定,王师克凶擒丑,四夷来朝…”  

哪怕是吕公著这個宰相,也是这样。  

韩绛抬起头,看向吕公著,他知道的,吕公著绝不会无的放矢。  

木棉这种崖州的东西,怎么就能长的那么好?  

现在,本来只在明州、苏州等地才有种植的甘蔗,又莫名其妙的在交州长势良好了。  

此事,庆寿宫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都得不知道。  

而章惇的性格,虽然不像王安石那么执拗。  

更麻烦的是,交州的甘蔗田,可能会给他镀上一层‘救时宰相’的光环。  

建立了好几个修理漕船的船厂,还给纤夫们加了工钱,虽然不多,却也是破天荒的事情!  

这样一个人,只要回朝,就是‘负天下之望’。  

看看文彦博如今享受的待遇。  

又如何服众?  

别人会不会说闲话?  

“如今,学士院里的范尧夫和刑和叔,当在连夜草制制词,只待明日宣麻除拜。”  

其一旦秉政,就没有什么人能阻挡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了。  

“就像去年,他们觊觎着三门白波发运司里的差遣一样。”  

这肯定是要宣麻,以表重视。  

他的长相吕公绰、从兄吕公弼先后去世。  

“今日,李邦直面圣时的那些事情…”  

重点是——不要拦着年轻人的上进路。  

大家一起鼓动、暗示、怂恿着李清臣当这个出头鸟。  

“但,现在来看,交州就是比苏州、明州更适合种甘蔗!”  

当年南征,他能和郭逵撕。  

吕公著道:“虽有些冒昧…”  

“其姻亲也都在纷纷运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