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九十九章 蔡京的决断

第两百九十九章 蔡京的决断(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元丰八年十二月壬申(十二)。  

权提点开封府府界诸县镇公事范峋罢知临江军。  

加恩右监门卫大将军赵仲汤为蔡国公。  

成德、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扬王赵颢,守太保,晋永兴、凤翔军节度使。  

武昌、武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荆王赵覠,守太保,晋武宁、镇海军节度使。  

这自然是赵煦主动的提议。  

也算是投桃报李吧!  

虽然说,两位皇叔也不靠俸禄生活,但政治地位的提升,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最起码,他们的子孙的起点会变高。  

于是,两位皇叔亲自入宫谢恩。  

还到了福宁殿中感谢,赵煦自然是大加慰勉。  

就是扬王赵颢,看上去憔悴了很多,整个人的精神都萎靡着。  

赵煦不由得有些心疼,于是,命赐给扬王御药及金银器物。  

更亲口嘱咐:“皇叔要保重身体啊!”  

“王府有什么缺的,尽管和朕说!”  

至于荆王赵覠?  

赵煦就显得没有那么亲密了。  

只是简简单单的赐给了一些东西,譬如一些大内没人看的医书古籍,还有一张平平无奇的拓片副本。  

这张拓片的来历,更是简简单单,不过是当年欧阳询奉唐太宗之命,将一本叫《兰亭集序》的破烂玩意,一比一拓刻在石碑上的烂石头罢了,更何况还是副本!  

拓片的拓印罢了!  

但赵覠却欣喜若狂。  

抚摸着那一张从石刻上拓下来的纸,爱不释手!  

送走两位皇叔,赵煦就将石得一叫到了身边,说道:“定武本藏在宫中也有数十年了!”  

“可朕今日,赏玩定武本,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恐非真正真迹啊!”  

石得一听着,瑟瑟发抖。  

不是真迹?  

这就是欺君大罪!  

一旦坐实了,当年献上定武本的定武军地方到中间经手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恐怕都得抄家!  

“我听说,此本乃是故三司使薛向当年知定武军时,以官钱从民间重金购得…”  

“薛向今已卒,其子尚在…”  

“派人去问问吧!”  

要不是赵煦在现代留学过,恐怕到死都要被这父子蒙在鼓里。  

老赵家花了大钱,重金购得的宝贝,居然是人家父子拓刻的赝品!  

“让他不要误了自身!若是有什么情弊就主动承认,我是愿意不计前嫌的!”  

“唯!”石得一躬身低头,领命而去。  

赵煦则负手踱步。  

这是一桩典型的文人‘盗书案’。  

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薛向父子玩的一手好把戏!  

不过,也正是因此,反而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赝品居然做的比真品还真!  

赝品在现代,被称作‘无损版’,而真品则是‘五损版’。  

因为,当年薛向父子为了防止自己手里的宝贝,最后自己都辨认不出真伪,于是人为的损坏了真品的湍、流、带、左、右五字。  

而他们制造的赝品,却因为这父子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拓印技术,几乎得以完美保存。  

这桩公案,后来还是蔡京在赵佶时代识破的。  

可惜的是靖康之变,这两件石刻先后下落不明。  

所以现代只有拓印的副本传世,赵煦的老师就经常扼腕叹息于此。  

对赵煦而言,自然是真品、赝品,朕全都要!  

汴京城,开封府府衙。  

蔡京神色复杂的将范峋送出府衙大门,然后拱手道别。  

范峋则神情痛苦的走出府衙。  

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居然会倒在飞黄腾达的前夜!  

“一事不密,以至于有今日!”他叹息着。  

而在府衙外面好事之徒们,更是在指指点点,让范峋根本不愿多待,直接骑上马就回家,打算立刻收拾东西,马上去临江军赴任。  

这汴京城,不敢再留了。  

再留下去,搞不好一个‘怨怼不去’、‘徘徊逗留’的帽子就会扣上来。  

蔡京目送着范峋的身影远去。  

他在心中告诉自己:“切不可有丝毫差错啊!”  

行差踏错,就是范峋的下场!  

于是,他回到府衙,立刻召见了开封府判官李士良、推官胡及,以及开封府左右都巡检以及诸曹参军。  

一一告诫这些人,这些天都小心点,要是被人抓住了把柄,谁都保不住。  

而且,倘若有人敢在这些时间,玷污开封府的名声。  

那他蔡京绝不会放过!  

敲打了一番这些开封府的高官后,蔡京就将注意力放到那些主管关键部门的中低级文武官员身上。  

蔡京首先点了开封府司录司的提举检校库杨文元的名:“司录司检校库上下,尤其不可怠慢!”  

蔡京拱手对着福宁殿方向道:“官家圣德,德音宽宥汴京百姓,发仁心、开府库之钱,以赈济汴京贫民!”  

“而汴京城中,最易冻绥者,莫过于孤儿、老人!”  

“司录司检校库,肩负着为汴京孤儿托孤之重责!”  

“从今日开始,司录司检校库当日报汴京所辖孤儿情况,本府更将不时招问孤儿!”  

“若有一个,因司录司检校库不当,而有冻绥、饥寒之孤儿…”  

“检校库涉及之人有一个,杀一个!”  

蔡京狰狞的看向杨文元:“汝知否?”  

杨文元将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