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一十四章 该害怕的是他们

第两百一十四章 该害怕的是他们(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  

但凡张茂则敢在外面,多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太皇太后也只能让他去永昭陵服侍慈圣光献皇后神灵了。  

张茂则的养子张巽更是被太皇太后,用一个调令,调出了大内,去严守懃手下,当一个水磨务的监官。  

两宫到了福宁殿,看了开封府的沙盘。  

见着那道路、河流、山川、城市,都被浓缩到一个不过一丈长的泥塑木框里。  

两宫都是眼前一亮!  

即使她们深居深宫之中,一旦天下各路军州,都被制作成沙盘。  

那么,她们坐在汴京城中,也能知千里之外的地理。  

对于她们施政的好处,自不用说。  

于是,两宫看了沙盘,便赏赐了宋用臣二十匹绢。  

同时拨了五千贯给沙盘司当经费,命宋用臣加紧制造。  

更应宋用臣之请,许他可以调用户部、兵部的佐吏、文牍。  

打发走宋用臣,两宫就在福宁殿里,陪着赵煦说起话来。  

“六哥这两日一直在福宁殿看书?”太皇太后首先问道。  

赵煦颔首答道:“回禀太母,孙儿这两人一直在读明道先生的《识仁》一书…”  

程颢的识仁书,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短文。  

全文不过寥寥数百字。  

但程颢却为之亲自注解,阐发微言大义数百条。  

所以,才能编订成书!  

而此书赵煦感觉,恐怕是因他才会出现的。  

应该是程颢卧床的时候,不顾疾病,亲自口授程颐甚至很可能是他自己执笔亲写的。  

这就给赵煦提出了挑战了!  

因为那在他的知识盲区之外!  

一位鸿儒,在他生命最后时刻,将毕生智慧和对儒家思想的思考,以及对君主治国的理念、道德,贯通在一本薄薄的书内。  

实在是读的艰难!  

不过,他依然兴致勃勃的认真读着思考着。  

这是帝王的必修课!  

你必须掌握经义的解释权!  

因为经义的解释权你不掌握,就会被别人掌握!  

所以,程颢临终所献的这本书,对赵煦来说,其实是一座宝库!  

他只需要理解、融会贯通了程颢的这些东西。  

那二程的理学,就是他说了算!  

不然,程颢的徒子徒孙们,还敢和赵煦辩论不成?  

谁质疑,赵煦就可以甩出程颢临终亲笔所写的东西。  

来来来…  

是你懂理学?还是朕懂理学?  

呵呵,小垃圾,连明道先生的大义都未参透,就敢在朕面前狂言!  

同样的道理,可以复制到张载的气学身上。  

因为,程颢在注解识仁的时候,大量引用和阐发了张载的《订顽》一书。  

并依照了理学的思想对张载思想进行了再解释。  

而,张载去世后,大部分的气学门人,后来都相继从了二程。  

吕大防、吕大临、吕大忠兄弟就是典型。  

于是,赵煦感觉,要不了几年,理学也好气学也罢,都要被他控股了。  

两宫听着,都很开心。  

向太后更是心疼的说道:“六哥,读书归读书,不可太过,以免伤及御体!”  

赵煦谢道:“母后叮嘱,儿记住了。”  

“其实儿也并没有很刻苦,只是闲暇时就读一读,读不懂了就去花园散步,想一想…想不通的就暂且搁置,待经筵上与程说书请教。”  

两宫互相看了看,都笑了起来。  

赵煦却趁机问道:“太母、母后,经筵何时重开?”  

太皇太后笑道:“官家莫要着急…经筵官都在给官家挑选经书呢!”  

这是自然,虽然已经决定拿李觏来和王安石对冲。  

但李觏的著作那么多,得好好挑选挑选。  

选出那些比较普世的内容,然后拼凑在一起。  

这样就既避免了欺君的罪名,也能减少激进的内容。  

但也正是因此,经筵官们自己内斗了起来。  

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孙觉、陆佃、蔡卞、吕希哲、程颐。  

看看这个名单吧!  

吕公著自成一派,剩下的人,分作新旧两党。  

新党的两根独苗,虽然一个是王安石女婿,一个是王安石最喜欢的学生。  

但他们在儒学上的见解,却截然不同!  

这两个人也就算了,他们话语权很低,两宫对他们也缺乏信任。  

可剩下的旧党君子,却是直接分成了三派。  

孙觉是蜀党,吕大防、程颐是洛党,范纯仁则是朔党。  

加上一个表面上保持中立,实则暗戳戳的想把一些符合新学思想的东西塞进去的吕希哲。  

经筵官们的内斗,可谓精彩纷呈。  

赵煦听石得一说,这两日在集英殿,甚至已经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也就是吕公著还镇得住场面,不然搞不好,全武行都可能上演。  

没个十天半月,他们大抵吵不出最后的结果。  

向太后看着赵煦沉思的样子,连忙岔开这个话题,道:“六哥,三日后,辽使入宫祭奠大行皇帝,并劝慰六哥…”  

“然后西夏使者,也会入宫劝慰…”  

“六哥可已做好了准备?”  

赵煦自信的笑了一声:“母后且放心吧!”  

“无论辽使还是夏使,都是人,是人有什么好怕的?”  

“何况儿乃天子,该担心害怕的是他们!”  

两宫听着赵煦自信的话,都笑了起来。  

感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