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转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转变(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两宫的欢喜,一直持续到回了大内。  

尤其是赵卨奏报,已经擒获了西贼伪驸马拽厥嵬名的事情。让这两宫斗开心不已。  

倒不是她们忽然喜欢战争了。  

而是她们觉得是这一个契机。  

一个胁迫西贼臣服,两国从此息兵的契机!  

“老身听说,那西贼国中如今乃是太后临朝,那太后还是汉人大家出身!”太皇太后就兴奋不已的和向太后在保慈宫里商议起来:“如今,其女婿在我手中,若她依然念及亲情,就会遣使来赎…”  

“如此,说不定可以恢复庆历和议!两国就此罢兵,就此各得其安!”  

向太后也笑着道:“娘娘说得对!”  

“若能恢复庆历和议,两国就此划界息兵,天下无事矣!”  

西贼所有的,都只是苦寒贫瘠的荒漠。  

他们喜欢就让他们在哪里住着吧!  

恢复庆历和议,每年赐一点财帛给西贼,让西贼从此和北虏一样安分守己。  

如此天下太平!  

至于那点岁赐?  

就当打发臭要饭的了!  

而且,说不定回头就可以在边境贸易中,连本带利的把这些钱全部赚回来!  

如此一来,岂不是胜过每年花费两三千万贯,动用几十万大军和西贼在西北的贫瘠寒苦的荒漠里厮杀强得多?  

赵煦在旁边听着只是笑笑,没有插话。  

任由两宫天真的幻想着和平。  

任由她们将西贼、北虏混为一谈。  

任由她们错误的把西贼的那个大梁太后当成和平救星,看做重视亲情之人。  

因为事实会教育她们的。  

赵煦不想说话,太皇太后却想问问他的意见,于是问道:“六哥觉得怎样?”  

赵煦微笑着回答:“太母、母后做主就好了!”  

“儿在旁学习就是…”  

太皇太后点点头,也对!  

六哥这么小,也确实不懂这些事情。  

向太后则是拉着赵煦的手,对他道:“六哥就且看太母和母后仔细运作,定可叫那西贼臣服,称臣纳贡!”  

赵煦继续微笑着。  

称臣纳贡?  

他每年送几百匹马,大宋送价值百万贯的财帛是吧?  

说老实话,若是西贼真能和北虏一样,拿了钱就肯安分守己。  

那么,赵煦在上上辈子的绍圣时代,或许还不会挥师西进。  

毕竟,兴师动众,对刚刚亲政的他来说,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旦战败,压力太大了!  

奈何…西贼蹬鼻子上脸,给脸不要脸啊!  

两宫却是看着赵煦那乖巧懂事,一副:太母、母后好厉害,我要好好看好好学的模样,都是心满意足,决定给官家好好表演一下,什么叫外交捭阖。  

让他好好看,好好学。  

将来不要走歪了路。  

下午。  

赵煦午睡后醒来,刚刚洗漱完毕,向太后便来了。  

“六哥,今日起复入京及受诏入京的地方大臣,皆当在延和殿便殿陛见…”  

“都是些礼仪性的事情…”  

“太皇太后和吾,都已经商议好了,今日,太皇太后与吾都只坐帘后,由六哥独立接见、慰问…”  

向太后温柔的看着赵煦:“六哥可以吗?”  

她眼神中带着些期待和期望。  

让赵煦看着,不由得点头道:“母后放心好了!”  

“且看儿的吧!”  

然而心中,赵煦有些疑问。  

保慈宫太皇太后素来嗜权,今天怎么舍得放权了?  

却不知,这是高家人出力了。  

高遵惠、高遵裕家里的命妇,这些天日日入宫,打着请安的幌子,一边给司马光添堵,一边说赵煦的好话。  

特别是高遵裕的妻子,在太皇太后面前说:“娘娘慈圣以太母保佑拥护官家,如今官家聪俊仁孝,娘娘当适度令官家临朝,以决国策!”  

“如此官家长大后,定知娘娘慈圣爱护之意…”  

“臣妾说句不大好听的话…当年章献明肃前车之鉴…”  

这些话,太皇太后听进去了。  

章献明肃抚养仁庙的故事,太皇太后哪能不清楚?  

章献明肃垂帘时,只顾着揽权,不给仁庙临朝处断军国的机会。  

在宫里面的时候,也没有很亲近仁庙。  

于是,本来只是被章献明肃安排照顾仁庙的保庆杨太后捡了最大的便宜!  

仁庙亲政后,以杨家为真正的外戚。  

至于刘家?没有灭族就不错了!  

于是,在今天主动和向太后提起了这个事情:“前些时日,官家已独自召见过大臣,中外皆言:少主神圣,虽幼冲却已俨然有祖宗法度,圣君之姿!”  

“今日大臣陛见,多礼仪之事,太后不妨和老身一起安坐帘中,静观官家表现…”  

这就是在为了以后打算了。  

也是在一种向朝野展示她这个太母绝没有专断揽权,不让天子处置政务的姿态。  

而在赵煦的上上辈子高家人正因为高遵裕的愚蠢行为瑟瑟发抖,日夜惊惧!  

哪里会说他的好话?又哪里会在保慈宫里进言,要为长远考虑。  

不说他坏话,不在保慈宫里提醒这位太皇太后。不能忘记蔡确、章惇还有燕达联手要逼宫的事情就不错了。  

内东门下。  

今年入京赴阙的地方官员,都已经齐聚。  

按照官职大小和文武分列,排成了两排,二三十人之多。  

除了范纯仁、苏轼还有晏几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