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三十章 好人就会被人欺负

第一百三十章 好人就会被人欺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端坐在御座上,赵煦静静的等待着,同时假作紧张,不停的看向帷幕。  

两宫都给他鼓励的眼神。  

终于,宫门外传来了閤门通事舍人的奏报:“臣奏知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今日通见司应见、引见大臣,已至殿前,伏乞两宫慈圣,皇帝陛下隆恩召见!”  

赵煦端坐在御座上,轻声说道:“传!”  

于是,三个大臣的身影,被领着亦步亦趋的从宫门一侧走了进来。  

这三个人的袍服也是各不相同。  

紫色、绯色、绿色…划分出三个不同级别。  

三个大臣到了殿中,依着官职高低,次第对着御座上的赵煦和帷幕后的两宫拜了两拜,然后持着朝笏依次恭敬的自报家门。  

“直龙图阁,知庆州臣纯仁,恭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范纯仁是老熟人了。  

赵煦看着他,就想起了上上辈子,元祐时代这个人苦口婆心的想要祢和新党、旧党分歧。  

然而,他费尽一切心机都是徒劳。  

杀红了眼的旧党不可能停下对新党的迫害,被逼到墙脚的新党,对旧党也已经恨之入骨。  

最重要的是——逐渐长大的赵煦,也带着满腔的怒火和仇恨!  

所以,范纯仁在元祐后期的一切挣扎都是徒劳。  

如今再见这个老头子,赵煦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见了。  

反倒是同情多一些。  

看着现在还算年轻的范纯仁,赵煦脑海里闪过了元祐时代,那个来到他面前哭着请求:“官家,劝劝娘娘吧!”却最终落寞而去的老臣背影。  

赵煦就摇了摇头。  

范纯仁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所以不管旧党还是新党都喜欢拿捏他,也都喜欢欺负他。  

所以啊,一个人真的不能太好!  

人太好了,就会被人欺负!  

“朝奉郎、知登州臣轼…”熟悉的大胡子映入眼帘:“恭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然后就是最后的那个绿袍京官。  

“秘书省校书郎臣庭坚…”  

赵煦一听就知道了,后来被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同时命运如同苏轼一样,到处颠沛流离的黄庭坚。  

“恭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赵煦等着他们拜完,就拿着手边的玉册,看了看,然后说道:“三位爱卿免礼…”  

接着他转头看向自己身旁侍奉的冯景,吩咐道:“给范龙图赐座!赐茶!”  

“是…”  

一条椅子,被人搬到了范纯仁面前。  

这让范纯仁受宠若惊,不敢接受,拜道:“微臣何德何能,竟君前得坐?”  

“龙图且坐下吧!”赵煦轻声道:“朕仰慕文正公久矣,此座虽是赐卿,却也是赐文正公!”  

“望爱卿不负文正公教诲,当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朝则思民生疾苦…在江湖则忧社稷国家…”  

范纯仁顿时就被感动了。  

立刻持芴拜道:“先臣何幸?竟蒙陛下挂记至此,以至推恩于臣!”  

“臣当铭记陛下圣训,一日不敢或忘!”  

对范纯仁而言,此时此刻的激动和感动,是难以言表的。  

坊间传说是真的!  

少主读过他父亲的文章还推崇备至!  

甚至因此爱屋及乌,推恩于他,以至特旨御前赐座!  

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  

如今,面对少主以他父亲文章的文字,对他提出来的要求。  

范纯仁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不仅仅不能拒绝,他还必须将这些要求,当成他这一世行事的准则。  

原因无它。  

这既是忠,也是孝!  

忠孝合一,对范纯仁来说,几乎就和天条一般!  

赵煦看着范纯仁的样子,就知道,他算是差不多将范纯仁架起来了。  

好人就是这样的。  

好人就会被人利用被人用道德绑架被人欺负。  

赵煦想起上上辈子,那些用着道德,用着大义绑架着范纯仁,逼着他去做那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的人。  

心里面的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愧疚,转瞬消失的干干净净。  

范纯仁与其被别人利用、绑架,倒不如朕来!  

对范纯仁,赵煦自有想法。  

苏轼和黄庭坚,看着范纯仁激动的坐到了那张椅子上。  

他们眼中,充满了羡慕。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相同的心思。  

“不知何时,吾也能在这延和殿中,有一张椅子…”  

奈何,距离有点远啊!  

能在御前有一个座位,一般来说,至少都得是待制级别的重臣!  

二十四路转运使、安抚使、经略使,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  

以他们两个现在的级别,除非是天子、两宫特旨拔擢。  

正常磨勘的话,即使每一任差遣都表现出众,也需要起码十年时间才可能爬到这样的职位上。  

这样想着,两人就耷拉下脑袋。  

赵煦自然也注意到了。  

于是,赵煦看向这两人:“想必,两位爱卿就是司马公和文太师向朕举荐的贤能吧?”  

苏轼和黄庭坚立刻持芴而拜。  

赵煦则鼓励的看了这两人一眼,勉励道:“卿等且将努力,不可辜负司马公和太师的举荐!”  

“陛下教诲,臣等谨记于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