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二十四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

第九百二十四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随机推荐:  

童贯将辽主国书,奉到赵煦面前。  

赵煦接过来,拆开一看,便露出笑容来:“辽主还是让步了!”  

辽主最新送来的国书,几乎全盘接受了,赵煦前次的要求——  

既,高丽贡辽之岁贡,本属辽之财货,辽以其转输大宋,乃宋辽交子贸易之约定,大宋方面本不该承担相应费用。  

只有高丽贡宋之调停费,辽人方能收取相应费用。  

且,宋辽兄弟之邦,互相帮助,本属情分,所以辽不应收取太多费用。  

赵煦建议,以一万两为宜。  

这样,辽国就应当在元祐三年三月之前,将十三万两白银,送抵大宋交割,以换取大宋方面在元祐三年,为其定向增发四百五十万贯交子。  

辽人,自然是不愿让步的。  

可是,在林希代表赵煦,向辽主提出——待大辽成安公主笄礼,宋辽可议秦晋之事。  

辽主顿时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对耶律洪基来说,虽然,林希所提的条件只是‘可议’宋辽联姻。  

具体如何,将来还有得扯皮。  

绿茶属性,直接拉满!  

但,这已是宋辽交往以来,大宋方面对辽的最大让步!  

其对辽国的政治意义,甚至超过了澶渊之盟!  

因为一旦宋辽成功联姻,那么,辽国就等于在法理上,拥有了中国的宣称。  

从而在法理上,摘掉契丹人出身草原,非是中原的夷狄帽子。  

并将宋辽关系,更改为他们所希望的秦晋、秦楚关系。  

这正是过去百五十年,大宋方面极力避免的事情。  

对大宋方面而言,与辽联姻,等于拱手将自身最大的一张牌,拱手让人——法理。  

这将使辽人拥有入主中原的法理基础。  

而,大宋上下都不会忘记,后晋开运四年(947年),辽主耶律德光在杜重威等人的协助下,攻入汴京,掳走后晋出帝石重贵,灭亡后晋,并在汴京皇城称帝的事情。  

这种历史记忆,给大宋君臣的刺激,就和近代的德皇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给法国人的刺激一样。  

而耶律德光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野心,最终是被中原各地军民的英勇反抗给打破的。  

其本人更是在北撤途中,死于杀胡林。  

而一旦宋辽联姻,那么下次,再有耶律德光攻破汴京,很可能中原豪杰们就很难再有将之驱逐的心气。  

心理上也可能会接受,一个契丹人建立的王朝。  

何况,如今的辽主,私下自称刘氏,自承是汉高之苗裔。  

何况,今日的辽国,早已用汉制,尊孔重儒,行科举,以郡县治国。  

赵煦对此,自然是很清楚的。  

他将辽主国书放下,然后对童贯吩咐:“童贯啊,且去传我的旨意,命刑学士明日带高丽使臣入宫来见朕!”  

“诺!”  

“对了!”赵煦叫住他:“今日都堂是哪位相公轮值?”  

“回禀大家,今日是左相值守!”  

赵煦点头:“且去请吕相公入宫来!”  

“诺!”  

都堂。  

吕公著坐在自己的令厅中,厅中的暖阁内,炭火燃烧,驱散了寒冷。  

熙河入贡的上等羊绒,所织的袜子,穿在脚上,使他往年冬日总觉寒冷的双脚,始终暖和。  

吕公著走到窗前,推开窗门,看向都堂外的景象。  

“今年冬日,异于往年啊!”他轻声说着。  

如今不过才十月底,但体感温度却已和去年的腊月相差无几了。  

晚上更是比去年最冷的那几天还要冷!  

唯一的好消息是——今年汴京的百姓,在取暖方面,并不需要担心。  

因为,街道司在天马坊的堆炭场中,正在日夜不停的生产煤球。  

脚贩则挑着煤球,走街串巷的叫卖。  

一组煤球十二个,均价不过十五文。  

这个价格,恒定不变,属于是官家的仁政。  

而一组煤球,可供五口之家,两日之用,若省一点甚至够他们用上三四日。  

取暖费用,较之元丰八年,直降了好几倍。  

更紧要的是——因天马坊乃是皇产,煤球工人,皆是街道司雇工。  

因而,即使天冷至此,其价格也是纹丝不动。  

从这里看,便足见官家之仁了。  

不然,若是过去的那几位官家…哪怕仁庙,也早就趁着天冷涨价捞钱了!  

就是…  

那煤球只有汴京有!  

因煤球需铁模才能生产,而铁模,只有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能工巧匠才能生产。  

所以,其他州郡的百姓,该如何过冬?  

“只能希望佛祖保佑,今岁莫要下大雪了!”吕公著喃喃自语着。  

他正忧心着天气,身后传来王棣的声音:“恩相,官家身边的童邸候来了!”  

“快请!”吕公著连忙说道。  

“诺!”  

片刻后,童贯便气喘吁吁的来到了吕公著面前,拜道:“左揆,大家有旨,请您入宫议事!”  

“敢请教邸候…陛下诏臣,所为何事?”吕公著问道。  

“却是辽主国书已到,故而大家请左揆入宫商议!”  

吕公著顿时严肃起来,对童贯道:“有劳邸候引路!”  

宋辽谈判,都堂宰执自然也都知情,得到过通报。  

像是吕公著、蒲宗孟这两位宰相,更是深度参与其中。  

其中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