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二十四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

第九百二十四章 宋辽联姻,天下再次归一的战略机遇(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多条款,他们都有介入,并各自提出过反对。  

但,之后都被宫中说服。  

这也是,吕公著这样的旧党大臣,心甘情愿的给赵煦当托,替他的许多政策进行辩解的原因——主上虽只幼冲,但于髃臣,却是无比尊重。  

事关大政和国策上的事情,都会和他们商量,并广泛听取意见。  

最终拍板决策,也都必然与都堂宰执达成一致,至少会争取或者说服大多数人。  

自即位以来,几乎就没有出现宫中一意孤行,自己拍板的事情。  

都是和群臣商议,达成共识,然后才宣布。  

这就太让人舒服了。  

君视臣如国士,臣自当以国士报之!  

跟着童贯,从左昭庆门,进了大内,自内东门到福宁殿。  

在一路上,吕公著感受到了今年冬天的与众不同。  

即使是白天,气温也和去年冬天这个时候的晚上差不多。  

冷,是最直观的。  

哪怕他身上穿着御赐的棉衣,戴着棉制的帽子,手上甚至还有着一双御赐的棉手套。  

脚上的靴子,甚至是用辽国国礼所赠的貂皮所制。  

可吕公著依旧感觉到了寒冷。  

一旦下雪的话,那么气温会低到什么程度?  

吕公著已经不敢想了。  

进了福宁殿,温暖瞬间重回身体。  

吕公著被带着,到了东閤的书房。  

赵煦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  

“臣公著,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赵煦看着吕公著那张又苍老了几分的脸,轻声吩咐:“童贯,快给左相赐座、赐茶,让相公暖暖身子!”  

“诺!”  

童贯指挥着人,将一张椅子,搬到吕公著身后,接着就又命侍女,奉来提前煮好的茶汤。  

吕公著坐下来后,接过茶盏,抿了一口用着牛奶、糖霜煮好的茶汤,身体的疲惫,瞬间被清空,精神也振奋了起来。  

“今日请相公入宫,却是为明年的宋辽交子以及高丽之事,征求相公意见!”赵煦说道:“这是辽主最新送来的国书,相公先请看看!”  

说着,他就将辽主国书交到童贯手中。  

童贯则将之恭敬的送到了吕公著手里。  

吕公著接过国书,先是拜谢了一声,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打开国书,仔细的看了一遍。  

辽主的让步,自然是在吕公著意料之内。  

毕竟,大宋开出了一个让辽人无法拒绝的条件——未来可能迎娶一位辽国公主,为大宋天子妃嫔。  

仅仅是这个可能,就将让辽主获得莫大的政治声望。  

对辽国安定幽燕、渤海,统治草原上的阻卜等部,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同时一旦联姻达成,辽国公主嫁来大宋,循例是要带嫁妆的。  

而辽人的嫁妆,除了金银财货外,恐怕最多的就是契丹骑兵。  

大宋境内,将要有一支契丹骑兵!  

虽然说,过去也不是没有过。  

可那些契丹骑兵,都是大宋在战场上俘虏或者从辽国逃亡来的润人。  

忠诚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一支骑兵,却是作为公主嫁妆入宋的。  

一旦未来公主生下皇子,那么,无论是大宋的礼法,还是契丹人的传统。  

这支骑兵及其子孙,都将是那位皇子所有的私产。  

麻烦还不至于此。  

契丹人,从此都可以通过,问候公主的方式,深度介入大宋内政。  

这些麻烦,吕公著自然是清清楚楚。  

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反对。  

哪怕现在,他也不支持。  

故而,放下国书后,吕公著就说道:“陛下圣智,臣自不敢揣测…”  

“只是,臣还是说…”  

“陛下此举,太过冒险!”  

“一旦不成功,则将反噬!”  

赵煦轻笑着:“相公所言,诚乃公忠体国!”  

“种种情弊,朕也从相公及诸位髃臣谏言中知晓!”  

“此举,于我大宋,故有情弊!然,昔郑国献策于秦,使秦修渠关中,十年不能东出!”  

“然而郑国渠成,关中沃野千里,皆得灌溉,此后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概因此事!”  

“朕今欲与辽联姻,亦同此理!短期来看,或有弊端,可长期来看,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相公!天下一统之机,稍纵即逝!”  

“若不能一统宇内,朕与相公,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这正是赵煦说服朝臣们的理由。  

宋辽联姻,固然使辽获得了入主中原的宣称,也为辽国扫平了入主中原后的政治障碍。  

但这又何尝,没有为大宋获得入主北方的宣称?  

又何尝没有给大宋扫平将来经略草原各部的障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位辽国公主嫁入大宋,未来,王师北伐,只要在野战上,击破辽国主力。  

那么,契丹贵族们也好,奚王们也罢,就会自己想通的——  

既然宋辽已经联姻,那么大宋天子和大辽皇帝就是翁婿。  

现在人家翁婿间起了纠纷,且胜负已分。  

那,我们这些外人还能怎么办?  

同时,对于底层的牧民、士兵,效果就更好了。  

因为无论是按照草原的规矩,还是中原的礼法。  

亲戚倾轧,互相厮杀,最后出现了一个胜利者。  

这个胜利者,自然可以合理合法的接受战败者的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