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国科技 > 第四百四十三章 等待一个爆点

第四百四十三章 等待一个爆点(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第四百四十三章等待一个爆点第四百四十三章等待一个爆点叶舟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没几天就出现在了新闻的首页上。  

“AES技术首次应用!工程师发声:让盲者看见,让聋者听见,让残缺者完整,给无望者希望。”  

这片报道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像这种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的技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违心地去攻击。  

哪怕政客们想这么做,普通人也不可能会同意。  

于是乎,浙大BCI/AVI研究所一时间风头无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骚扰,陈力果断地关闭了一切对外沟通交流的通道,带着自己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AVS技术的完善中去。  

这让叶舟对他越发敬佩,同时,他也更加理解了陈昊对他说的那些话。  

是啊,自己是扇动翅膀的那只蝴蝶,但绝不是这个时代唯一的主角。  

真正的主角,是陈力,是朱轩,是瑶瑶,是003号的综电系统总工马伟明,是真正主导了六鼻项目的肖平,是在袁老墓前献上花的徐蕾,是更多他甚至叫不上名字的、普通的华夏人。  

重新回到蓉城之后,叶舟跟陈昊核对了其他几个项目的进展,在固定的喝茶休息环节,陈昊略带几分调侃地指着报纸上的标题问道:  

“你当时真是那么说的?这话不像你的风格啊?”  

叶舟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回答道:  

“何止不像我的风格,这压根就不是咱们组织的风格。也就是南方的媒体会写出这种标题,要是咱们官媒来报道,标题应该是类似于‘AES技术实用化,技术标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种才对。”  

陈昊哈哈一笑,反问道:  

“现在这标题不是也挺好的吗?咋的,不喜欢?”  

“......我能喜欢吗?中二得要死,我当时可不是那么说的。”  

“害,猜也能猜到你这种铁直男说不出那么扇情的话,不过确实,现在大家都吃这一套,这片报道在国际上也被引用了很多次,对扩大我们的影响力还是很有好处的。”  

“咱们一直说什么文化输出文化输出,其实吧,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输出你看,这不就成功了吗?”  

“你们西方人不关心的人,我们来关心;你们西方人不愿治的病,我们来治。总之一句话,西方人能给的,我们要给,西方人给不了的,我们更要给!这就是”  

“停停停!你这怎么还越说越中二了呢?”  

叶舟满脸嫌弃地看着陈昊,后者笑了一阵才回答道:  

“不好意思,刚才入戏了。”  

“偶尔也要让自己热血一下嘛,哪怕是中二的热血呢?年纪轻轻少年郎,暮气沉沉的像什么样子?”  

“我已经没有暮气沉沉了,我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把咱们这条腿给接上”  

“你还是先想想怎么把你的锻炼计划给接上吧,营养师都给我投诉了十七八回了,你多久没去健身了?”  

“......换个话题。”  

听到陈昊的问题,叶舟有些心虚地喝了口茶。  

这段时间他确实没有抽出时间去履行自己之前的健身计划,但好在他也没有感觉到身体素质下滑得多么严重毕竟之前规律的生活和锻炼还是有成效的。  

看到叶舟的反应,陈昊也没有继续去揪着这个点不放,而是开口问道:  

“AES技术的门已经推开了,后续你是怎么打算的?”  

叶舟沉默着思索了片刻,开口说道:  

“这点其实我很纠结。就像我刚才跟你说的一样,AES技术是我们确确实实需要的技术,但如果它的推进速度太快、铺开的范围太广,其中所蕴含的危机也是不小的。”  

“这是一个矛盾,是广大的残疾同胞对恢复身体机能的需求,和我们对技术的掌控力不足的矛盾。”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等医学、尤其是神经学的成果大规模出现之后再去推广,但问题是,我们谁也不知道需要等多久。”  

“也许我们等得起,但那些残疾同胞们确实是等不起的。”  

听到叶舟的话,陈昊也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在调任到国资委之前,他曾经做过很久的基层干部,对底层生活的理解甚至要远远比叶舟更深刻,他也能明白在接触到这些可怜人后心里萌发出来的强烈的想要改变现状的情绪。  

这种情绪不是幼稚的、不是盲目的,反而应该说,是一个合格的组织成员应有的反应。  

但最矛盾的点在于,要想真正为自己所在乎的人去做点事情,就必须要把这样的情绪压下去,客观理性地去制定策略。  

两人相对而坐,沉默了良久之后,陈昊才开口说道:  

“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参与了吧。”  

“我会跟相关的社会保障部门去商量,控制技术推进的节奏。”  

“你说的那些问题,我也会全部反映上去,让专业的规划人员来进行判断。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叶舟愣了愣,随后缓缓点头。  

陈昊的意思其实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他会向上级反馈风险,但对这样的风险要不要去做风险接受、要不要依靠额外的策略来在风险和收益中间取得平衡,就交给那些真正能看到全局的人来决策。  

这是最为稳妥的方桉,但也是对施政水平要求最高的方桉,如果中途出现了某些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很可能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