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九百四十九章 选择性同意

第九百四十九章 选择性同意(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奉天殿,朝会现场。  

一场有关皇帝发起大礼议,而臣子做激烈反对的廷议,就这样在提前预警的情况下,在这一天清晨展开。  

皇帝先做了开场白,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将自己的决定公之于众,无非还是要以朱祐杭为皇考,不承认自己小宗过继大宗之事,也就是坚持「继统不继嗣」的原则。  

不出任何意外。  

先由礼部尚书汪俊出面跟皇帝据理力争,援引自古以来皇朝更迭的先例,向朱四表明了自古帝王没有说小宗只继承皇位而不过继大宗的先例。  

皇帝这边出面抗辩之人,乃翰林学士黄瓒。黄瓒引用的也是老生常谈的论点,便是朱四为兴王府世子时,并未有一天被立为皇储,并且秉承「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朱厚照和朱四间也没有体现更为清楚,并提出朱祐杭只有朱四这一个儿子,长子不能出继等原则…  

双方据理力争。  

但说到底这朝廷的主导者是朱四。  

听闻下边吵了半晌,朱四好像拍板决定一般道:「朕心意已决,以诏谕发翰林院,十日后上诰文,祭告天地!」  

如此激烈的反应,大臣们其实是有预料的,毕竟昨日皇帝就找他们做出预警。  

此时内阁首辅蒋冕走了出来,以文臣之首的身份,直接跪地,请求御座上的嘉靖皇帝收回成命。  

此事拖到中午,双方仍在相持中。  

翰林院内,众人不断打听皇宫内的消息。但就算此时大臣们都在皇宫,可还是有不少消息传出来,乃皇帝有意找人放出。  

杨慎作为新任侍讲学士,也是作为先前大礼议的核心人物,此时翰林院中多数人还是以他马首是瞻,毕竟这些普通的翰林也知道,要跟皇帝作对,形成大的舆论效应,非要有杨慎这样在中下层文人中有着强大号召力的官员出面不可。  

皇帝跟顶级文臣闹掰了,那大明就会出乱子。但若只是一群中下层官员抗争,皇帝既会有压力,君臣矛盾也不至于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用修,宫内局势虽不明朗,但看样子这次陛下是动真格的,此时我等或许应该走那最后一步了!「  

余承勋和叶桂章等人去问询过丰熙有关宫内的情况,丰熙当天没有入宫参与这次朝会,当他们折回来时,余承勋便直接给杨慎提出建议。  

也是他们早就商议过的,去皇宫跪谏。  

换作以往,杨慎绝对毫不犹豫就把人拉去了,但因为有了跟皇帝派系暗中勾兑的经历,这次杨慎有了一定顾虑。  

杨慎道:「既然你们都知道局势尚不明朗,此时若我们走出那一步,就不可回头了!还是先看看宫中争论的结果如何!」  

尽管有的人觉得杨慎未免有点太过保守了,但好歹其出发点是顾全大局,再加上杨慎没有更变大礼议方向,别人也就没法说什么。  

此时皇宫内,户部尚书孙交发起的一场请辞活动,正式开始。  

孙交也是等火候发酵到差不多了,才走出来,将早就准备好的请辞奏疏呈递过头顶:「陛下,老臣年老体迈,想回乡颐养天年,请陛下恩准。「  

孙交的出面,在很多人看来颇为意外。在于很多大臣觉得,如果皇帝真想以这种方式逼退朝中一些文臣的话,那孙交一定是既得利益者,甚至可以说孙交能获得全面胜利。也有人觉得孙交是惺惺作态。  

皇帝正是用人的时候,如果蒋冕等人退了,皇帝肯定会器重你,就算你的请辞是真心的,皇帝也不会把你的请辞当回事。  

朱四坐在龙椅上。  

他已经跟大臣们对峙了一上午,互相间没有退让的意思。  

也是因为这次退无可退。  

上一次还有个朱浩走出来提议,将兴献帝追封为「本生皇考」,现在连这步棋都行不通了,再给朱祐杭追封什么?  

亚父?  

或者朱祐杭跟朱祐樘都为皇考?一个儿子两个爹?  

就算有人有此等想法,也不会像朱浩那样顶着巨大的压力说出来。  

双方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能先这么僵着,而孙交出面请辞,算是双方对峙中唯一出来说点「斡旋」言辞的人。  

朱四皱了皱眉,问道:「孙卿家你从回朝开始,就一直请辞,如今请辞的次数已经超过十次了吧?」  

孙交回道:「是。」  

「难道是朕不够礼遇?还是说你觉得朕有亏欠的地方?朕希望有前朝老臣,能站出来报效国家,拨乱反正,让朝廷走向正轨,难道朕做错了吗?」  

朱四透出如此口风,大概还是不同意让孙交致仕。  

孙交道:「老臣年老体迈,实不能坚持。「「这样啊…」  

朱四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孙卿家,莫说朕不体谅,当初让你回朝,也的确难为你了,你如此年岁,还要没日没夜为朝廷的大事小情操劳,朕感念你为朝廷所做贡献,就同意你回乡。朕赐你吏部尚书名衔,来日便退了吧。」  

在场很多人听得一脸懵逼。孙交请辞,就这么准了?  

虽然加上吏部尚书头衔,听起来是对孙交的一种褒奖,但让孙交如愿退下去,就说明皇帝对孙交还是有所不满。  

让你孙老头没事总喜欢当中立骑墙派,这下吃亏了吧?我们不待见你,皇帝也没把你当自己人!  

本来你熬过今天,或许就能当真正的吏部尚书,偏偏这时候跳出来找存在感,终于吃瘪了吧?  

「谢陛下隆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