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六百六十一章 文治、武功

第六百六十一章 文治、武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进入六月。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朱浩进宫日讲之事已确定下来,他入宫日讲的时间定在了六月初八。  

此时大经筵已停止。  

明朝经筵日讲制度中,每月二、十二、二十二共三次,本来寒暑并不举行,也是之前朱四跟文官提出要选年轻人当讲官时特别提及,可以在夏天不是很热的时候,找人进宫进行日讲。  

「这就是你的讲案?」  

杨慎负责审查朱浩要讲的部分。  

按照规矩,经筵必须要讲四书经义,讲圣人文章。  

但日讲内容相对宽泛些,但也是以讲解儒家治国理念为主,多数时候是对经义的补充,照理说朱浩也应当讲四书五经的内容,或是他对儒学的一些感悟。  

现在杨慎有意要让朱浩讲一些「离经叛道」的东西,下一下小皇帝的威风,如此朱浩就成了出头鸟,无论是文官的枪,再或是在杨慎看来新皇势力的枪,都会对准朱浩这只听令冒失而飞的鸟雀。  

朱浩诧异地问道:「比先前的讲案,已经增加了不少东西,如此还不可?」  

这已是朱浩准备的第三版讲案。  

「不可。」  

杨慎仍旧不满意。  

朱浩心想,这比在兴王府时准备朱四的教案都更加麻烦。  

要说给皇帝讲学,我给朱厚熜授课已有六七年时间,什么内容没讲过?就算是唐寅和隋公言这些人,在教导朱四方面,也没我用心,其实我才是真正的帝师!  

我知道皇帝的喜好,并针对此做了准备,结果你倒好,全给我否决了。  

杨慎道:「回头我会给你一份讲案,你回去后好好揣摩一下,照本宣科便可。」  

一句话就让朱浩感受到一种浓烈的「办公室政治」味道。  

杨慎作为这次日讲监督者,看起来很开明,一再表示信任朱浩,让他自行准备讲稿,却连看三稿一再否决,现在图穷匕见,直接要朱浩用杨慎所编的那一版。  

早知如此,那我还准备什么?  

你从一开始就告诉我,让我听你的不就得了?  

当然政治不是如此简单的东西。  

杨慎让他准备三稿,正是要营造出「正是因为你准备得不令人满意,才会采用我的稿件」的印象,让朱浩心头生出一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没本事,以此来压制朱浩。  

二人从官职上来说,谁都不比谁高,皆为史官修撰,但在日讲官这个差事上,因为杨慎早一步充任,站在翰林院论资排辈的角度,同为大学士或平级官员,只要先上一步,位次就靠前。  

杨慎也是借此机会在朱浩面前塑造一种我就是比你强的观念。  

「好。」  

朱浩没有反对。  

你给我讲案我就用?  

当我蠢呢!  

反正都是讲离经叛道的内容,到时我会被推出来当出头鸟,那嘛要听从你的调遣?到时我想说什么说什么!  

有本事就朝我开火,谁怕谁?  

朱四想选朱浩出来当日讲官,也是一时兴起,一方面是想小小地拔擢一下朱浩,作为奖励;另一方面则是怕以后出宫不便,为了跟朱浩有地方商议事情而灵机一动想出的对策。  

但随后这段时间,他照常出宫,好像朝中人也没人察觉他进出宫门之事,所以都快忘了朱浩要去日讲。  

等朱浩在他面前一说,朱浩一拍脑门儿,摇头道:「嗨,你不说朕都忘了还有这一茬…行吧,到时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你给朕上课不是一天两天,朕洗耳恭听便是。」  

最近朱四在宫里比较无聊。  

现在他还没有妃嫔,三宫六院多是前两代皇帝的人,如今都受张太后管辖,朱四在皇宫里更像是个寄人篱下的住客,说点不好听的,有人想对他不利,他都没能力抗争。  

朱四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自,而大婚将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从那之后,他及可以正大光明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并且皇宫将成为他的家,那时他也会纳妃嫔入宫,自然不会再想着天天出宫找乐子。  

最近唐寅没有回西山的打算。  

朱四批阅了几份奏疏便跑去听戏了,唐寅留下来,跟张佐一起陪同朱浩一起朱批,而唐寅早早便哈欠连连。  

「…最近西北局势动荡,三边之地一直在戒严,夏粮近乎绝产,只怕等秋后,朝廷又要调拨不少钱粮往西北。」  

朱浩道:「就怕鞑靼人突然从宣大偏头关一线发起进攻,侵入外关。」  

「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唐寅皱眉不已,「莫非你又算到了?」  

「没有,我看过西北各处奏报,按照以往情况,鞑靼人在三边等处袭扰,目的都是为了劫掠,因过去两年草原年景不好,加上政局动荡,一些小部落难以求生,有着野心的大部落想要侵吞小部族做大,必然需要大批量粮草辎重,草原上不能提供给的,就只能从大明来抢劫了,既然如此,没道理会放过更为富饶的宣大等地。」  

朱浩做出自己的判断。  

张佐一听有些紧张:「那是不是说,要让宣府、大同和偏头关等处,全都戒严?」  

唐寅道:「如今正是夏粮入库时节,这么做只怕会有不良影响。粮食都快收上来了,这会儿来能抢什么?朱浩,这种旨意你千万不要贸然下达,若是影响宣大一线粮食收成,那边百姓很难撑过今年冬天。」  

朱浩笑道:「先生啊,你也不想想,我都跟你说了,杨阁老他们想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