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四百八十九章 想不想双宿双飞?

第四百八十九章 想不想双宿双飞?(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五月初五朝议。  

梁储正式致仕,成为新皇登基后第一位更换的内阁大学士。  

朝堂上,朱四正式提出入阁大臣人选,也知道若是想从现有翰林体系中挑选入阁之人,基本都会成为杨廷和党羽,所以朱四按照朱浩的提议,将之前暗中已派人前去征召费宏之事说了出来。  

费宏曾为内阁大学士,虽然赋闲日久,但因其声名一直很好,跟宁王的冲突也充分说明其刚正不阿,非阿谀奉承之徒。  

杨廷和在朝堂上并未提出反对,但显然他有下一步计划。  

朝议结束。  

梁储终于要收拾家当准备回乡。  

对梁储来说,正德年间的糟心事经历太多,现在终于可以回去颐养天年,京城官场对他来说没什么好留恋的,尤其在内阁多年,除了杨廷和守制时暂代首辅之职,基本都是听命于人。  

以后梁储再想当首辅…除非杨廷和退下来。  

以目前来看,杨廷和权倾朝野,朝中文臣中多半是其党羽,想退下来真不容易。  

梁储认命了,决定就此不再过问朝事,准备回家过几天安生日子。  

这一天的朝会,对朱四来说,算是“大获全胜”的一天。  

把梁储赶走,还敲山震虎恐吓杨廷和,顺带让他举荐的费宏入阁,一举多得,朱四已经憧憬自己大权在握的场景了。  

张佐奉命出来找朱浩知会朝堂消息时,也很兴奋:“…陛下今日早朝后,早膳都多用了些,心情大好。”  

朱浩摇头:“就怕杨阁老的反击马上要要到了。”  

张佐不解地问道:“反击?这从何说起?”  

在场的唐寅、陆松和骆安也都看向朱浩。  

这个小小的衙所,相当于大明的中书省,而朱浩相当于中书令,陆松和骆安实际话语权不高,但张佐和唐寅的话语权可不低。  

朱浩道:“自然是议大礼之事…估计这两天,礼部就会将商定的大礼问题呈报,多半要以先王为‘皇叔考兴献大王’,以王妃为‘皇叔母兴国大妃’。这恐怕不是陛下愿意接受的结果吧?”  

张佐大惊失色:“这…这可如何是好?”  

作为新皇身边亲近之人,张佐自然知道朱四对于父母封号的在意程度。  

若真如朱浩所言,杨廷和跟毛澄等人拿朱祐杬夫妻的封号问题来堵新皇的嘴,估计朱四肚子能气炸了。  

唐寅忧虑,显然他也知道大礼的问题不是一般人能干涉,谁掌握舆论话语权,谁就有资格定夺。  

而如今朱四虽然当皇帝了,但舆论却牢牢掌控在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手中,文官说这就是大礼,谁质疑那就是挑战权威,文人谁敢违逆?  

朱浩道:“不过让陛下放心,即便如此,也无需气馁,我会想办法找人上奏,重议大礼,形成朝中一股跟杨阁老和毛尚书对立的风头,引起士人议论,给事情留下转圜余地。”  

“那全靠朱先生了…”  

张佐自己是没法去对抗文官集团那股强大的舆论力量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到朱浩身上。  

朱浩点点头:“张公公这两日见袁侍郎时,可有跟他说及陛下的态度?不知袁侍郎对于大礼之事,有何见地?”  

“这…袁侍郎没提过…”  

张佐没有回避。  

袁宗皋对于什么大礼议,根本就不感兴趣,他到京师后到现在都表现得很懵逼,想站在新皇这边力挺,问题是袁宗皋本身也属于儒官,不得不屈从于杨廷和高高在上的官威和强大的话语权。  

除非袁宗皋想让自己在文人中名声扫地。  

朱浩道:“这说明,袁侍郎如今在朝中说话的份量不够,江西的费老到京师或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阁需要有自己人发声,以袁侍郎的资历,以其入阁为阁臣,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张佐虽然之前跟袁宗皋有芥蒂,但现在他已经是内官之首,不会为了兴王府累积的个人恩怨来阻断袁宗皋的仕途。  

张佐急忙道:“那就请朱先生提点,此事该如何进展…”  

送走张佐。  

朱浩带唐寅去见娄素珍。  

二人坐在马车上,谈了之前朱浩推荐袁宗皋入阁之事。  

唐寅道:“你觉得让袁老入阁,有那么容易?只怕杨阁老不会同意…”  

朱浩笑道:“我觉得让先生你入阁,倒挺不错。”  

“别胡言乱语了,我一介举人,有何资格谈入阁?话可不能乱说…”  

别看唐寅嘴犟,但他特别强调自己是举人,说明心底很在意这件事。  

唐寅每每自艾自怜,人家袁宗皋因为有进士身份,可以直接入朝当侍郎,而我因为只是举人出身,连给安排个官职都难。  

人比人气死人。  

“就算袁侍郎入阁又怎样?还不是要听杨阁老的?如今文官中,杨阁老可说是控制了一切,只要不得其心意,要么没个好下场,要么有心无力…”  

朱浩悠哉悠哉分析。  

唐寅皱眉不已:“所以你是坑袁老是吗?他入阁后,一切都要以杨阁老意见为准,那他岂不是要被新皇疏离?”  

朱浩道:“先生怎会如此想?我帮他入阁,却成害他了?难道陛下不需要有人在内阁张目?兴王府这么多人中,除了已故的张长史外,谁人有袁侍郎这般名望能担当此重任?靠我吗?”  

唐寅不屑道:“你若考中进士,让陛下安排你入阁,倒也是不错选择。”  

朱浩耸耸肩:“你还真把朝堂当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