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

第二百八十三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很多人往贡院门口的告示牌所在地涌去。  

本来大多数考生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受人压迫,现在听说有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考中县桉首,这还了得?  

一定有内幕!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这个县桉首朱浩就是之前与州学学正范以宽打赌的小子,听说还在王府读书,跟范以宽是师生关系,更加要命的是范以宽居然是本届县试的阅卷官?  

这不是内幕是什么?  

“好热闹。”  

唐寅、陆松和蒋轮三个酒友到贡院时,贡院周围人头攒动,挤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蒋轮笑着问道:“往常县试放榜时,也有这么热闹吗?”  

唐寅摇头,他又没在本地考过科举,怎知长寿县县试是个什么情况?  

不过湖广本来就是南方的科举大省,想来教学质量不错,读书人多如牛毛,尽管府试、院试都有名额限制,但县试这种基础考试,只要是读书人就能报名,想来参加的人多看放榜的人自然也就多吧。  

“一定要找本州儒学署问个清楚!”  

“最好去州衙闹,凭什么是个孩子中桉首?”  

“我们也去…”  

因为事情迅速传播开来,好像谁都知道朱浩的底细,觉得一个小孩子把本县唯一一个保送生员的桉首名额拿走,其中必有内情…  

此情此景怎么可能不闹?  

不闹只能白白吃亏,闹了法不责众,最好把朱浩的名字从榜单上刷下来,就算补上去不是自己,心里这口恶气也得给它出了。  

“什么情况?”  

蒋轮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陆松皱眉:“听意思好像是说…一个孩子中了县试桉首,会不会就是朱少爷?”  

唐寅笑道:“本届县试,十岁以下的孩子就他一个,而且以他的才学,中举人或两说,但要压制本县参加童生考的儒生,一点困难都没有。”  

蒋轮一听大喜:“那就是说,朱浩不但顺利过了县试,还中了县桉首?那伯虎兄,蒋某这厢恭喜了,你培养出这么好的弟子,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哪里哪里,不敢当。”唐寅依然表现得很谦虚。  

朱浩是我弟子?算了!就算我有心当他先生,那小子也不会甘心做我学生,还是当朋友比较好。  

他的恩师爱谁谁,反正别说是我就行。  

“走走,咱上去瞧瞧,朱浩得了县试桉首,那不是说生员没跑了?他才…九岁是吧?”蒋轮很高兴。  

他才不在意别人怎么非议,王府出来的孩子中了县桉首,你们非议也白搭,朱浩再怎么说也算是兴王府门人,岂是你们说打压就能打压的?  

陆松环顾周围沸反盈天的诸多儒生,有些担忧:“朱少爷过县试乃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中县桉首的话,只怕本地士子会大闹一通,恐到时候不好收场。”  

唐寅道:“朱浩才学在那儿摆着,所写文章老辣,远超常人,无须太过担忧…走,咱先过去求证一番再说。”  

朱浩中县桉首,不过是正常发挥,只要清楚朱浩真实水平的,比如说唐寅和袁宗皋,都觉得是稀松平常之事。  

就连跟朱浩接触时间不长的范以宽,见过朱浩写的文章后,也认为朱浩的才学高普通儒生一筹,再加上县试本来就只是考语句通顺和字迹工整,以及基本的遣词造句…  

范以宽在州儒学署当学正,什么样的学生没见过?  

就算评判两篇极佳的文章孰优孰劣可能会有一点争议,但要分出一篇精华文章和一些粗鄙文章间的区别…总不难吧?  

问题是本县儒生从未拜读过朱浩的大作,谁肯接受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居然连个九岁的孩子都比不上?  

再加上朱浩的身份太过特别,既是王府伴读,又是锦衣卫千户朱家的孩子,加上朱浩还是本次县试首席阅卷官范以宽的学生,这就很难不让人想入非非,怀疑其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  

于三一大早就把戏班的事放下,跑来看放榜,得知朱浩不但过了县试,还是本县县试桉首,马不停蹄跑到朱娘那儿报喜。  

不是为了讨赏,他是真心为朱浩感到高兴。  

朱娘昨夜一宿都没睡好,知道今天县试出成绩,还知道这可能关乎儿子将来习武还是从文的抉择,也关乎小院以后生活是否还能保持安宁…这简直比学生家长等待中考和高考成绩还要紧张。  

她先等来的却不是于三,而是进城办事的马掌柜。  

“东家,鄙人是为镜子生意而来,需要跟小东家细谈,您看是否方便,通知小东家一声,让他出王府见见?”  

马燕进城,主要是为欧阳家的事。  

因为有些事他不太方便跟朱娘说,所以点名找朱浩。  

朱娘道:“小浩他这两天备考县试,要过两天才会回来,若是马掌柜着急找他,直接去王府便可。你跟把守王府西门的侍卫通禀一声,就能把消息带到。”  

马掌柜无奈地摇摇头,正要从铺子离开,打开门却发现门口有很多人聚拢过来。  

“就是这家…”  

城里士子消息渠道广泛,得知朱浩中了县桉首后,有的去州衙闹,有的留在贡院门前闹,有的直接奔朱浩的家来了。  

当然他们不敢到兴王府去闹,除非不想活了。  

朱娘看到门前黑压压一大片,一群群儒生聚集在一起,义愤填膺,嘴里喊着乱七八糟的口号,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