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锦衣状元 >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临时同窗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临时同窗(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又是一次标准的银货两讫。  

完成签契后,随即就是抵押贷款,借银三百两,月息五厘,复利,等于是百分之五的月息,年利接近八成…  

从后世来看,这妥妥的高利贷,但在这时代,却算是良心债。  

期限是四个月,合利息两成多,可以提前归还。  

以四条船的契约作为抵押,另外一条客船也没法带走,要作为还不起利息时抵扣之用,船直接被查扣在邸店名下,已不像之前那样可随时为欧阳家调用。  

等于说,欧阳家要运走这批镜子,还得自己找船。  

好在镜子这东西绝对是奢侈品,跟钱粮物资那些大宗货不同,一百面镜子也不过才装了三口箱子。  

“欧阳当家,我们这里有保险服务,只要一成的价钱,就能买个保险,中间出现破损什么的一律赔偿,你看要不要来一个?”  

做完生意后,朱浩居然推销起自家保险来。  

马掌柜听了差点脑溢血。  

大佬,您是不是搞错身份了?  

这是在坑欧阳家么?  

明知道这些镜子一定会损坏,居然提出保险包赔?  

欧阳女却决绝道:“不必了!”  

说完起身,带着人抬着几口箱子往外去了。  

“呵呵,欧阳家的银子就是好赚,这样做买卖,出门就被人觊觎,来安陆一趟就彻底倾家荡产,这算是苏东主送给我的福利吗?”  

朱浩看着手里的船契,知道对方再也没机会把船赎回去了。  

这船如今已彻底落在朱娘和他朱浩名下。  

马掌柜不解地问道:“小东家,您先前为何要提保险之事?莫非那些镜子…咳,您有何想法?”  

他本想说,莫非那些镜子都是好镜子?  

可一想,朱浩亲自在他面前表演了手晃镜子出现裂痕的好戏,还能有假?  

朱浩笑道:“这是为了堵上他们的嘴,就好像我给朱家供货,在箱子里也加了麻布和稻草做防震一样,这就是为了事后有个说法。”  

马掌柜暗自咋舌。  

说狠,还是你狠哪!  

一边用次货坑人,一边还表现出良心商家的样子。  

“小东家,之前鄙人见识过的是您做生意的魄力和勇气,还有您经商的手段,现在才知道…原来您能撑起这摊生意,不单会本本分分做生意,连奸商那一套,也都门清…佩服佩服。”  

马掌柜跟苏熙贵时间久了,说话时有点口无遮拦,基本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嘲讽。  

以往的东家苏熙贵虽然会吹胡子瞪眼,但就像是打情骂俏一般,从来不跟他动真怒,眼下跟了朱浩…朱浩更不会与他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老马,其实我觉得这些都是受你影响。”  

“我?”  

“可不是么?要不是你天天在我耳边吹风什么要注重效益,不做亏本买卖,我能变成这样?”  

马掌柜发现,朱浩还挺会甩锅的,我教你怎么去坑欧阳家的钱了?这责任咋能往我身上赖呢?  

“小东家,你要是这么说,鄙人可就要跟您好好说道说道…”  

“免了!我时间忙,走了走了!有船以后,运货成本进一步降低,就算只能把这批船借用上几个月,也很值啊。”  

二月初一。  

距离县试开考只剩下五天。  

欧阳家镜子生意之事暂告一段落,不过以朱浩预估,再有个几天,那批镜子运至半途就会出事,因为眼下欧阳女一行的路引等都被地方官府查扣,目前又有专人盯着,想偷偷溜掉根本不可能。  

更加重要的是,这次欧阳家有抵押物在朱浩这里。  

欧阳女想办个假路引跑路…也由得她,之前还有点家当,把船只什么的卖了,手头有些闲钱,逃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可以置业重来,但现在所有东西都抵押在朱浩这儿。  

如果欧阳女跑路,等于说这些东西全归朱浩所有,就算拿不到欧阳家的生意渠道,对朱浩来说也是有赚无赔。  

你说我坑你?  

发现被坑后,你居然忍气吞声逃走?  

天下还有这种好事?  

这天上午,朱浩和袁汝霖两个即将参加县试的考生,在唐寅带领下离开兴王府,趁着中午有闲暇,去跟此番县试与他们签了具结的另外三名考生碰个面,相互结识一下,如果觉得投缘,可以坐下来吃个便饭。  

具结这东西,属于连坐,名义上谁考试作弊,剩下几人也会被牵累。  

但其实明朝的科举考试,就算到了乡试一级,对抓作弊都不严格,搜检只是走个过场。  

主要原因很简单。  

都知道封建科举是写八股文,作为决定成绩的四书文,哪怕加上五经文,都是从经典中截取一段,让你写一篇文章,如果你没有提前获悉题目,就算你把四书集注全带进考场,也无助于你写文章。  

可若是提前得到考题,大可找人写出文章,再花点时间背熟就好,干嘛要夹带小抄进考场,落人口实?  

一个人就算再笨,背个三四百字的文章总不难吧?  

到了约好的地方,唐寅没有进去,而是先到隔壁茶楼等候。  

袁汝霖和朱浩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进到食肆里面,另外三名考生早就在此等候。  

互相通报姓名。  

站在最前面那个是本地富商家的孩子,十四岁,名叫张列维,已有过县试的经验;紧随其后的是城里学塾坐馆的次子,也不知他那秀才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