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我在1982有个家 > 441.有文化有知识的大和尚

441.有文化有知识的大和尚(1/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君王崖凸出于大海中,有传闻说曾经有皇帝在这里做观海听涛来着,他坐过的石头变成了龙椅的形状。  

这说法自然是胡扯。  

但老百姓会传出这样的说法也不是毫无道理,主要是这地方是个有灵性的地方,生长了好些石艾。  

已经在冬季干枯的石艾。  

除了生长着石艾还建起了石庙,庙里供奉着一排的神像!  

两位主供神都是娘娘,左边是脚踏海浪的妈祖娘娘,右边是领着金童玉女的观音娘娘。  

再就是土地公、土地婆,四海龙王等等,反正一楼供奉的神真是挺多的,披着褪色的红绸缎、抹着胭脂口红之类,排成一排,有点瘆人。  

两名中年和尚下来领粮食,冲着三人连连双手合十作揖行礼:“阿弥陀佛,多谢施主们慷慨舍粮。”  

两人挺高兴的。  

他们一人拎着一个袋子,试出来重量不轻、粮食不少,这足够他们能活下一些日子来了。  

梁慧丽和常金玉两人怕是第一次来给娘娘送粮食,所以面对和尚们的行礼道谢有些不好意思,在生产队能说会道的两人尴尬的说不出话来,赶紧去上香了。  

王忆好奇打量这里的神灵,其中一个年长的和尚主动给他介绍道:“施主,你是不是认不全这里的大神?”  

“其实他们都是水神,妈祖娘娘和观世音大士就不说了,你必然认识。”  

“这一位是晏公总管,这一位是妈祖娘娘的父亲林巡检,还有毛竹五水仙、木兰陂三水神、二伏波将军马援和路博德、嘉佑和嘉应二水怪…”  

他先给王忆大概的介绍了诸位水神,又给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如同导游。  

对水神们的来历和神通了如指掌,侃侃而谈,偶尔开个玩笑,介绍的很是清晰。  

甚至这位师傅还将各路水神的诞生缘由讲出来,最后总结说:  

“神是人民意志的凝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咱们外海有着浓郁的民间信仰氛围,渔家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风波涌浪的更需要有些超自然的力量以安慰心灵,带来安全感。”  

“我们庙中供奉的这些大神虽多,却都是事关渔家人身家性命的水神,这体现了咱们民间信仰中多神崇拜的特色,也让渔家人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所属信仰。”  

王忆赞叹道:“大师您这旁征博引,当真是博学多识啊。”  

年长和尚抚须笑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都是平日里看书所得,这都是书中的知识。”  

已经上香祷告结束的常金玉也在跟着听,她更是对师傅的博学而感到钦佩。  

听完之后,她说道:“我一直以为娘娘菩萨们是下凡尘救苦救难的天上神仙,原来他们是咱们老百姓口口相传由人变成的神?”  

年长和尚笑而不答,换了个角度说道:“女施主你们公社或者周围岛屿有没有一些关于人成神的说法呢?”  

“以前在和尚的家乡有这么个传说,和尚的家乡在老陕,有大河从村庄旁边经过汇入渭水,然后进出村庄去往外地要乘船摆渡,摆渡人从年轻干到年老,被我们老百姓尊称为水爷。”  

“某一年水爷忽然对子孙后人说,他寿限已到该归天了,但他要家里人不要伤心难过,因为他本是我们那大河中的水龙王,是看百姓进出家门不便所以化为人身来摆渡人间。”  

“如今他要回归大河继续去做他的龙王了,所以家里人应该开心,另外他要求家里人葬下他的时候不要给他穿衣服裤子鞋子。”  

“第二天水爷果然去世,但他家里人不信他的话,又不能违背他临终遗言。最终一番商量选择折中方案,没给他穿寿衣而是给他穿上一件红背心和红裤衩送入土中。”  

“后来有一年渭河发大水,我们家乡的河流倒灌眼看要决堤引发水灾,就在这关键时候…”  

年长和尚目视远方、并指如剑,问道:“你们猜怎么着?”  

“水爷化为龙王爷来治水了?”梁慧丽和常金玉异口同声的问。  

年长和尚吃惊的说道:“阿弥陀佛,你们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常金玉愉快的说道:“猜到了。”  

年长和尚点点头说道:“嗯,那你们怕是没猜到,当时确实有一条老龙从河里飞出,这老龙上半身套着一件红背心、下半身挂着一条红裤衩!”  

王忆听到这里狂笑出声。  

玛德智障!  

这大和尚有些意思。  

常金玉两人愣住了,然后想一想那个场景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更年轻那和尚不悦的说道:“浊慧师弟,你不诚心礼佛就罢了,怎么还拿神灵开玩笑呢?”  

浊慧坦然笑道:“阿弥陀佛,师兄你着相了…”  

师兄却不管他,而是向王忆三人行礼道歉:“三位施主,实在对不起,我这师弟在俗世中受过一些磨难,所以偶尔会胡言乱语,若有冒犯之处,还望三位施主多多海涵。”  

“没有没有。”常金玉两人连忙摆手。  

王忆笑道:“浊慧大师不但没有冒犯我们,反而给我们以极大的点拨,这是有大智慧、大修为的师傅,他无愧其名,确实是浊世中的一股智慧清流。”  

浊慧哈哈大笑。  

他好奇问道:“浊慧大师你在俗世中受过磨难?受过什么磨难,方便说一说吗?”  

浊慧笑道:“阿弥陀佛,什么磨难?是贫僧的师兄夸张了,就是贫僧出家之前做过知青,后来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