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世说新语 > 赏誉第八

赏誉第八(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子知。”
32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
33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俊异。庾文康云:“见子嵩在其中,常自神王。”
34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事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或曰:“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袁宏作名士传,直云王参军。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
35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庾过江,叹王曰:“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36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37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38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中郎留之云:“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酬酢终日。庾公犹忆刘、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
39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在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锺声,言多慷慨。
40王长史是庾子躬之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我已上人。”
41庾太尉目于中郎:“家从谈谈之许。”
42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43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
44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45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
46王大将军与元皇表云:“舒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于邃,最是臣少所知拔。中间夷甫、澄见语:‘卿知处明、茂弘。茂弘已有令名,真副卿清论;处明亲疏无知之者。吾常以卿言为意,殊未有得,恐已悔之?’臣慨然曰:‘君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者。’展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
47周侯于荆州败绩,还,未得用。王丞相与人书曰:“雅流宏器,何可得遗?”
48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49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
50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
51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52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
53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
54王丞相云:“刁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峰距。”
55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56世目周侯“嶷如断山”。
57王丞相召祖约夜语,至晓不眠。明旦有客,公头鬓未理,亦小倦。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公曰:“昨与士少语,遂使人忘疲。”
58王大将军与丞相书,称杨朗曰:“世彦识器理政,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位望殊为陵迟,卿亦足与之处。”
59何次道往丞相许,丞相以麈尾指坐,呼何共坐曰:“来,来,此是君坐。”
60丞相治扬州廨舍,按行而言曰:“我正为次道治此尔!”何少为王公所重,故屡发此叹。
61王丞相拜司徒而叹曰:“刘王乔若过江,我不独拜公。”
62王蓝田为人晚成,时人乃谓之痴。王丞相以其东海子,辟为掾。常集聚,王公每发言,众人竞赞之;述于末坐曰:“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丞相甚相叹赏。
63世目杨朗:“沈审经断。”蔡司徒云:“若使中朝不乱,杨氏作公方未已。”谢公云:“朗是大才。”
64刘万安,即道真从子,庾公所谓“灼然玉举”。又云:“千人亦见,百人亦见。”
65庾公为护军,属桓廷尉觅一佳吏,乃经年。桓后遇见徐宁而知之,遂致于庾公,曰:“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66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67何次道尝送东人,瞻望见贾宁在后轮中,曰:“此人不死,终为诸侯上客。”
68杜弘治墓崩,哀容不称。庾公顾谓诸客曰:“弘治至羸,不可以致哀。”又曰:“弘治哭不可哀。”
69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庾家论云是文康称“恭为荒年谷,庾长仁为丰年玉。”
70世目“杜弘治标鲜,季野穆少。”
71有人目杜弘治“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
72庾公云:“逸少国举。”故庾倪为碑文云:“拔萃国举。”
73庾稚恭与桓温书称:“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义怀通乐,既佳,且足作友,正实良器,推此与君,同济艰不者也。”
74王蓝田拜扬州,主簿请讳,教云:“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于外。余无所讳。”
75萧中郎,孙承公妇父。刘尹在抚军坐,时拟为太常。刘尹云:“萧祖周不知便可作三公不?自此以还,无所不堪。”
76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长史曰:“向客唯唯,为来逼人。”
77王右军语刘尹:“故当共推安石。”刘尹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
78谢公称蓝田:“掇皮皆真。”
79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