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纸上谈兵的赵括(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长平战场,四十五万赵军被秦军围困,赵军被杀神白起以骑兵分割,赵括的赵军主力与营垒的赵军被分开,赵军主力只带了数日干粮,无法从大营获得粮草补给。
大量赵军拥挤在河滩,四周都是秦军的营垒。
赵括还不知道秦军已经将100级的主将王龁换成120级的白起。
赵括统帅四十五万赵军,主动出击,打算一波击败秦军,结束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
结果赵括直接一头闯入了白起预设的包围圈。
鉴于长平之战的河谷地形,一旦进入白起的包围圈,一个也别想走。
廉颇退至丹河东岸,修筑营垒,据长城而守,也有出于担心被秦军断粮包围的考虑。
赵括的做法,倒是十分符合秦军的意愿。
“我军处于河滩,背靠山地,水源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粮草……”
赵括被秦军围困,努力回想兵书上的应对之策。
然而即使是兵书,也无济于事。
秦军营垒已经堵死了各处山道,显然准备良久。
赵军一头扎入秦军的十面埋伏,没有粮草,又无法击败秦军,可以说是绝境。
赵括想到有水无粮,赵军为了一波击败秦军,只带了数日干粮。如果无法突围,那么赵军只能相残而食。
赵括汗流浃背。
四十万赵军,就这样没了。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如有援军到来,自然最好。”
赵括面对被秦军围困的绝境,采取了他一度看不起的廉颇的坚守择机之策。
只是,廉颇有二十五万大军,赵王让赵括带领二十万援军支援长平,召回廉颇。
赵括带着45万大军,被秦军围困,赵国除了邯郸还有一点兵力以外,已经没法派出援军。
至于魏国、韩国、楚国的援军,估计他们到来,45万赵军已经饿死。
赵军营垒之中,赵括巡视营地,安抚众多赵国将士,然而赵括头脑一片空白,想不出任何对策。
此时安抚惴惴不安的众人,已经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赵军陷入重围,士气低迷,赵括的安抚也不能起到多大的效果。
除非有奇迹出现,才能解救被围困的赵军。
突然,赵军营地,白光降临,徐天与五万汉军出现在长平战场。
汉军降临的地方,就在秦军的包围圈,也即是赵括的营垒中。
“备战!”
赵军见到白光降临,手握长戈、长剑、弓弩,紧张地包围五万汉军。
“此地就是长平战场?不知道到了什么阶段?”
徐天张望阴霾的苍穹,以及河滩上赵军破损的军旗,空气中弥漫着狼烟的气息,意味着这场大战的惨烈。
徐天气沉丹田,一声大喝:“我等乃是天兵,相助尔等破秦!”
“万岁!”
剑拔弩张的赵军士卒被徐天震慑,在绝境之中的赵军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一根稻草,无不山呼万岁。
“将军,天降神兵,此乃天不欲亡我赵国!”
“快,带我去见他们!”
赵括听说有天兵天将降临,立即前来拜见。
以赵括现在身处的困局,堪称是绝境,只有外力才能解除赵国的危机了。
“你就是赵括?”
徐天打量年轻的赵括,这个50级的赵国武将,还不知道自己正在挑战120级的BOSS白起。
赵括可不是布衣,其父是赵国将军赵奢。
赵奢的背景也不简单。
赵奢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而田租是战国最大的收入,赵奢还获得赵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的赏识。
平原君赵胜来头更大,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国王室。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赵国空前强大,有了对抗秦国的资本。
因此战国后期,赵国是反抗秦国最激烈的王国。
赵国上至赵武灵王,中至廉颇、赵奢,后至李牧,名将辈出,让秦国相当头疼。
赵括之父赵奢,在长平之战前面秦国与赵国爆发的阏与之战,大败秦军。
当时,赵惠文王询问老将廉颇的意见,廉颇认为阏与道远险狭,难救。
赵奢却意气风发,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出兵支援阏与,击败秦军。赵奢因此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
所以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任用赵括为四十万赵军主将,除了赵国国力损耗的原因,多半赵孝成王想要让赵括重现其父赵奢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奇迹。
任用年轻将领为主将,不确定性很大,万一获胜,收益也很大。
不过在徐天看来,赵括不是赵奢,赵奢在带兵之前,已经是赵国收税的高官,阏与之战的处理相当老练,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阏与之战,赵奢统帅赵军离开邯郸城三十里,坚守营垒二十八天不动,让秦军错误判断赵军打算放弃阏与。
然后,赵奢率军奔袭两天一夜,赶至前线,占据山地,与守军里应外合,大破秦军。
赵奢首次带兵,手段比赵括直接带兵从营垒之中出来攻击秦军,要更加灵活多变,充满了兵者诡道也的意味。
赵孝成王也不是赵惠文王,不见得有赵惠文王的眼力。
赵惠文王任用乐毅和平原君为相,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赵奢为将,可以说是知人善用了。
赵孝成王与赵括,都是二代子弟,偏偏摊上了长平之战这么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
“赵括,赵军若想生,则由我来执掌四十万赵军,还有一线生机。”
徐天知道这种情况,指望不了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于是任用乐毅为主将,重整军势。
“这……”
赵括不知道是否该将
大量赵军拥挤在河滩,四周都是秦军的营垒。
赵括还不知道秦军已经将100级的主将王龁换成120级的白起。
赵括统帅四十五万赵军,主动出击,打算一波击败秦军,结束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
结果赵括直接一头闯入了白起预设的包围圈。
鉴于长平之战的河谷地形,一旦进入白起的包围圈,一个也别想走。
廉颇退至丹河东岸,修筑营垒,据长城而守,也有出于担心被秦军断粮包围的考虑。
赵括的做法,倒是十分符合秦军的意愿。
“我军处于河滩,背靠山地,水源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粮草……”
赵括被秦军围困,努力回想兵书上的应对之策。
然而即使是兵书,也无济于事。
秦军营垒已经堵死了各处山道,显然准备良久。
赵军一头扎入秦军的十面埋伏,没有粮草,又无法击败秦军,可以说是绝境。
赵括想到有水无粮,赵军为了一波击败秦军,只带了数日干粮。如果无法突围,那么赵军只能相残而食。
赵括汗流浃背。
四十万赵军,就这样没了。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如有援军到来,自然最好。”
赵括面对被秦军围困的绝境,采取了他一度看不起的廉颇的坚守择机之策。
只是,廉颇有二十五万大军,赵王让赵括带领二十万援军支援长平,召回廉颇。
赵括带着45万大军,被秦军围困,赵国除了邯郸还有一点兵力以外,已经没法派出援军。
至于魏国、韩国、楚国的援军,估计他们到来,45万赵军已经饿死。
赵军营垒之中,赵括巡视营地,安抚众多赵国将士,然而赵括头脑一片空白,想不出任何对策。
此时安抚惴惴不安的众人,已经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赵军陷入重围,士气低迷,赵括的安抚也不能起到多大的效果。
除非有奇迹出现,才能解救被围困的赵军。
突然,赵军营地,白光降临,徐天与五万汉军出现在长平战场。
汉军降临的地方,就在秦军的包围圈,也即是赵括的营垒中。
“备战!”
赵军见到白光降临,手握长戈、长剑、弓弩,紧张地包围五万汉军。
“此地就是长平战场?不知道到了什么阶段?”
徐天张望阴霾的苍穹,以及河滩上赵军破损的军旗,空气中弥漫着狼烟的气息,意味着这场大战的惨烈。
徐天气沉丹田,一声大喝:“我等乃是天兵,相助尔等破秦!”
“万岁!”
剑拔弩张的赵军士卒被徐天震慑,在绝境之中的赵军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一根稻草,无不山呼万岁。
“将军,天降神兵,此乃天不欲亡我赵国!”
“快,带我去见他们!”
赵括听说有天兵天将降临,立即前来拜见。
以赵括现在身处的困局,堪称是绝境,只有外力才能解除赵国的危机了。
“你就是赵括?”
徐天打量年轻的赵括,这个50级的赵国武将,还不知道自己正在挑战120级的BOSS白起。
赵括可不是布衣,其父是赵国将军赵奢。
赵奢的背景也不简单。
赵奢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而田租是战国最大的收入,赵奢还获得赵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的赏识。
平原君赵胜来头更大,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国王室。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赵国空前强大,有了对抗秦国的资本。
因此战国后期,赵国是反抗秦国最激烈的王国。
赵国上至赵武灵王,中至廉颇、赵奢,后至李牧,名将辈出,让秦国相当头疼。
赵括之父赵奢,在长平之战前面秦国与赵国爆发的阏与之战,大败秦军。
当时,赵惠文王询问老将廉颇的意见,廉颇认为阏与道远险狭,难救。
赵奢却意气风发,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出兵支援阏与,击败秦军。赵奢因此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
所以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任用赵括为四十万赵军主将,除了赵国国力损耗的原因,多半赵孝成王想要让赵括重现其父赵奢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奇迹。
任用年轻将领为主将,不确定性很大,万一获胜,收益也很大。
不过在徐天看来,赵括不是赵奢,赵奢在带兵之前,已经是赵国收税的高官,阏与之战的处理相当老练,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
阏与之战,赵奢统帅赵军离开邯郸城三十里,坚守营垒二十八天不动,让秦军错误判断赵军打算放弃阏与。
然后,赵奢率军奔袭两天一夜,赶至前线,占据山地,与守军里应外合,大破秦军。
赵奢首次带兵,手段比赵括直接带兵从营垒之中出来攻击秦军,要更加灵活多变,充满了兵者诡道也的意味。
赵孝成王也不是赵惠文王,不见得有赵惠文王的眼力。
赵惠文王任用乐毅和平原君为相,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赵奢为将,可以说是知人善用了。
赵孝成王与赵括,都是二代子弟,偏偏摊上了长平之战这么一场决定国运的大战。
“赵括,赵军若想生,则由我来执掌四十万赵军,还有一线生机。”
徐天知道这种情况,指望不了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于是任用乐毅为主将,重整军势。
“这……”
赵括不知道是否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