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七百一十章 不得不低头

第七百一十章 不得不低头(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覃公公您一句,怀公公这条路,无论如何都不能走,或者说…暂且忽略比较好。”  

覃昌试探地问:“您是觉得,怀公公在朝不会长久,且他…”  

李孜省抬断覃昌的话,道:“这只是在下的一点浅见,覃公公您未必需要采纳。在下想来,这司礼监内…未来一定是您跟另外一位覃公公角逐掌印的位置,而您跟他最大的不同…呵呵。”  

话没说得太明白。  

但覃昌是聪明人,一下子就领悟了。  

“是啊,那位覃公公可真是墙头草。”覃昌感慨道,“风往哪儿吹,他就往哪儿倒,滑不留手的。  

“唉!从一开始,他就哪边都不得罪,这要是换作以往任何时候,都是各方不讨好,为人所厌弃的存在,唯独现在…”  

李孜省道:“覃公公,在下觉得您说的不对。”  

“请赐教。”  

覃昌再次拱手。  

李孜省一脸认真道:“在下觉得,覃吉覃公公他其实从一开始,倾向性就很明显,他是偏向张国丈的。否则…应该人人都跟您一样,对张国丈保持足够的警惕,而不是两面派。能在这种情况下当两面派,其实就等于是选择了立场,不是吗?”  

覃昌一时缄默不言。  

李孜省道:“从一开始,在下就觉得,覃公公您也会选择站在张国丈那边,毕竟你跟怀公公能够复出,背后都有张国丈的影子,应该知恩图报才对,不想最后却看走眼了。”  

覃昌依然不语。  

“所以说啊,覃公公您还是太看重朝廷规则下的正统排序了。”  

李孜省道,“或许在您眼中,司礼监内就应该是怀恩过后便是您,然后才是覃吉、李荣他们,而内阁就应该是刘吉、徐溥,然后才轮到候补的刘健、李东阳等人…  

“但问题是陛下从来都不是如此认为的…如果朝廷连一个给新人冒头的机会都没有,这个人甚至还是当朝国丈,且对大明立下大功,都要被人百般挑剔,那朝廷必将是一潭死水,这对你我这样的人来讲,有何益处可言呢?  

“朝堂之大,应当有任何有能者的一席之地才是!”  

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亲自率领五百人的朝贡队伍来到偏头关。  

旌旗招展!  

鼓乐齐鸣!  

人山人海!  

场面非常之热闹。  

偏头关的官绅百姓闻讯全都跑去围观,而当天由覃昌这个司礼监太监主持,代表大明朝廷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朱永则统帅三军,作为此番会见的主要安保力量,确保大会的安全。  

彩旗飞舞!  

从李孜省到覃昌,都是喜欢搞场面活的人,现场布置得恢弘大气,令来宾瞠目结舌,但在底层将士看来,非常不妥…就连朱晖都觉得,这场迎接仪式搞得过于盛大了,甚至有点儿劳民伤财的意思。  

“父亲,这么一遭下来,得花费多少银子?留着银子当军费,给将士们发下去,不好吗?”朱晖显得很不满。  

朱永此时正全神戒备,生怕前来上贡的鞑靼人突然发难,他站在城门楼上,用望远镜望着远处,随口应付:“热闹一些好,做给下面的人看看,也让外夷知晓我大明的强大,心生敬畏。”  

“哼!”  

朱晖摇头道:“这些庸官,就喜欢搞这些没用的场面事,于大事无丝毫益处。”  

“嗯?”  

朱永闻言放下望远镜,侧过脑袋打量儿子。  

朱晖赶紧请示:“是不是儿子失言了?”  

朱永道:“你也没说错,照理说无须如此张扬,但从李道长到覃公公,都想借助此事来彰显他们的功劳,再加上陛下已有明确指示,同意他们招揽鞑靼人归顺。所以说…他们如此大张旗鼓也算无可厚非,毕竟这也算得上是做给上面看的…”  

“什么?陛下同意让他们这么搞?”  

朱晖显得很不可思议。  

显然皇帝下旨指导之事,并没有传扬开。  

李孜省和覃昌知晓,作为总兵官的朱永也知晓,而朱晖却浑然不知,下面的将士就更无从知晓了。  

朱永叹道:“久在高位之人,早已经不知民间疾苦,他们不会想着节省开销,留待将来发给将士安家。  

“说到底,咱也与他们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来,谁真心是为边疆将士谋求立身根本?”  

“这…”  

朱晖没想到,他这个老父亲如此“坦诚”。  

都是一丘之貉!  

为了升官发财,谁在意铺张浪费呢?  

再说了,把东西节约下来,也不能搬回自己家,那还不如以威慑番邦的名义耗费掉,既能赚个大场面,还能换回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半晌后,朱晖岔开话题:“这群鞑靼人真没骨气,有本事就该尽遣大军来战,而不是就此归顺上贡。亏他们还自诩为雄鹰之子,我看跟草原上的耗子也没多少区别…”  

“闭嘴!”  

朱永喝斥道:“我知你没机会上阵得军功,心有怨言。但你得把心态放平。这草原上的人,所求不过是个生存。鞑靼小王子在草原上根基也不稳,未必有他父辈的胸襟和胆识,眼下能为部族争取到足够的利益,一时的低头又如何?只是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他并没有说出来便住口了。  

朱晖好奇地问:“父亲可是想到什么?”  

朱永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儿子道:“眼下看来,先前草原上那场伏击战,李孜省率部击败的并不是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