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六百九十七章 审时度势

第六百九十七章 审时度势(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朱永带着来援的京营人马逼近偏关。  

而李孜省这边带人进了关口后,很希望朱永能早些把人马带来,毕竟这批人属于是皇帝专门调拨来供他打仗的。  

等于说他的嫡系部队至今都还没有到位。  

而眼下能用之人,除了他自己从京师带来护送布料、军服等物资的京营士兵,以及从井坪千户所调来的人马,剩下的都是本地兵马,对他可说是毫无信任度可言。  

甚至偏关内守军还认为李孜省抢了他们的功劳,导致他进城后,莫说是必要的补给了,就算是想在关口内找个像样的地方安置麾下人马,都无比艰难。  

“这偏头关内,就没个管事的?”  

覃昌作为监军太监,一天下来跑了城里很多衙门。  

回到李孜省这里,他才发现,好像还是李孜省做事比较靠谱。  

至少跟李孜省对话,就算是事情最终办不成,也有商量余地。  

而这个关口城塞内,愣是让他有口却说不上话,更别说是靠自己司礼监太监的身份去以势压人了。  

有权力用不上,那才是最让人抓狂的事情。  

李孜省道:“先看看这个。”  

覃昌接过李孜省递来的书函,问道:“这是…?”  

“保国公所部已到了关河口,还有二三十里就能赶到这儿了。”  

李孜省介绍道。  

“这是好事啊。”  

覃昌精神为之一振,眉开眼笑道,“咱的人总算来了。”  

“覃公公别急着庆幸,先看过信件再说。”  

李孜省无奈道。  

等覃昌把信上的内容看完,脸上就好像吃了死苍蝇一般,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李孜省道:“朱永说,他麾下京营兵马不懂事,怕进驻关口后跟本地军将起冲突;另外,兵力集中于某一处并非御敌良策,最好跟我们形成掎角之势,以防止鞑靼人突然来袭,人马悉数被围,在外连支机动部队都没有。所以他想在八柳树驻扎人马,如此可说是进可攻、退可守。”  

“啊?朱永到底要干什么?”  

覃昌皱眉不已,问道,“他可是奉命来协助您的,近在咫尺却不来此?”  

“呵呵。”  

李孜省却好像早就料到会有此一着,冷笑着道,“人心隔肚皮,我怎知朱永是怎么想的?”  

“您真不知?”  

覃昌黑着脸问道。  

李孜省道:“其实啊,这战场跟官场也没多大区别…再说了,我们之前打仗也没等他不是?”  

覃昌心念一动,问道:“他是因为记恨,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却没落到他头上,所以明明人马都开到了偏头关下辖地界,却不开到关口来?他是想跟我们谈条件,还是说他打算以抗命为代价,与您斗气?”  

李孜省叹道:“要是他拒不配合的话,也不会跟我来这么一封信了,再或者直接推脱,说发现有鞑靼人活动迹象,不方便来,那不更加简单?”  

“这…”  

覃昌一时也有些迷糊,“再怎么说,他也是跟您一体的,可说荣辱与共,竟想着避开?莫非想自成一脉,公然犯上?”  

李孜省摇头道:“他摆明了不想跟我捆绑在一起。”  

覃昌怒不可遏,道:“他跑得掉吗?不是一体也是一体,他凭什么认为能跟我们脱离干系?”  

李孜省叹道:“覃公公,现在朱永明知道带兵进入偏关,会被我拿来当枪使,会利用他的威望去获取本地军队话语权,更摆明利用他来跟朝中反对我的人为敌,有此选择不足为奇。  

“尤其眼下埋伏战已结束,后续只有抵御鞑靼人报复的战略需求,也就是说…他现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他…”  

覃昌一时也挑不出朱永的做法有什么毛病。  

“这场意料之外的胜仗,让我李某人里外不是人啊。”  

李孜省自嘲一般,摇头苦笑道,“我是没想到,不但鞑靼人恨我,朝中文臣恨我,就连西北将士也拿我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这世道容不得特立独行之人,他们都想让我们规行矩步…”  

覃昌苦笑道:“您这是说到哪儿去了?照您这么说,咱们就不该进驻偏头关,理应继续往西,去延绥乃至宁夏、甘肃镇?”  

李孜省摇头道:“是我们把鞑靼人招惹来的,他们要报复,只会找我们!朝中肯定已有参劾我们临阵退缩的奏疏,如果这会儿放弃戍卫偏关继续往西,那不正好落他们口实?”  

“那…那…”  

覃昌一时间很迷糊。  

作为曾经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到此时,他似乎才深刻领会到,为什么成化末年,明明他有资格权倾朝野,却被李孜省和梁芳玩弄权柄。  

而他覃昌连皇帝最起码的信任都得不到。  

因为关键时候…他是真的顶不起来。  

李孜省道:“不过以我所见,陛下一定会给我机会的。”  

“您在等什么?”  

覃昌皱眉。  

李孜省问道:“你觉得咱这位陛下是昏聩之君吗?”  

“李尚书,这话你可别乱说,要杀头的。”  

覃昌警告道。  

“我就说,咱陛下那么圣明,怎会看不出这一切?”李孜省道,“我就在这儿杵着,偏关里呆着,就看那群人到底听不听我的。不给粮?大不了就饿死在这儿。横的怕不要命的,我连鞑子都敢打,还怕关口一群兵痞不成?”  

京城。  

张峦真的病了。  

且还不是在家里,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