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剑来 > 第八百七十四章 跌境

第八百七十四章 跌境(1/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凌晨一点之前还有个万字章节。)  

陆沉大袖一卷,挥手造就出一座天地禁制,帮陈平安遮掩那份跌境的惨淡气象,以心声提醒道:“既然你早有谋划,远在天边的事情,反正想管也管不着,那就先不管了,还是先收拾眼前事为妙,马上回城头。”  

半座剑气长城,是合道所在,能够帮助陈平安稳住道心和境界。  

人身小天地之内的山河,一颗道心,如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漂泊不定,那么合道所在的半座剑气长城,就是天底下最佳的压舱石。  

陈平安点点头,沙哑开口道:“稍等片刻。”  

陆沉问道:“为何不在城头那边跌境?最少不用这么吃疼。”  

陈平安给出一个让陆沉无言以对的答案,“修士跌境,山河破碎,却能够裨益武道,按照李叔叔传授的法子,可以让我摸清楚更多由血肉筋骨形成的‘山川’脉络,也算一种打熬武夫体魄底子的手段。”  

陆沉瞬间了然。  

武夫气盛一层,学问极大。  

走了一趟蛮荒天下,对于跌境极惨的陈平安而言,当然苦不能白吃。  

当下两人身边还有个拖油瓶,它始终保持沉默,小心翼翼打量着这两位人族修士。  

一个年纪轻轻的人族剑修,一个自称是前者身边的帮闲跟班。  

一个跌境,一个升境。  

这让它大为诧异,十四境修为,也能借人?  

这比起见着个十四境修士,更让它心神震撼。  

万年之后的人间,果然无奇不有。  

通过那个存在赠予它的一份光阴画卷,以及几本类似《山海志》的书籍,它得知眼前此人是个道士。  

在远古时代,天下练气士,无论人族还是妖族,都统称为道人。  

不曾想如今分出了个僧道,好像被道士独占了个“道”字。  

年轻道士头上所戴那顶莲花道冠,是白玉京三脉道士的身份象征之一。  

陆沉也在观察那头飞升境剑修的远古大妖。  

就几步路的距离,很担心对方不问青红皂白就给自己来上一剑。  

这会儿的大妖,变作年轻面容,看着就是弱冠之龄的岁数,黄帽青鞋,一身麻布衣衫。  

不过看上去没有丝毫戾气,反而挺像个负笈游学的浩然书生,还是那种家境比较穷酸的。  

问题在于它像什么有屁用,它的的确确是个战力完全可以媲美蛮荒旧王座的远古大妖啊。  

陆沉心声问道:“它也跟着登上城头?这家伙的本命神通,似乎可以操控心弦,我们都得悠着点。”  

陈平安点头道:“让它跟着就是了。”  

陈平安当然信不过它,但是信得过她。  

修行路上,时时刻刻,习惯了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思量复思量,多想再多想,看似吃力不讨好,其实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面对所有一团乱麻的复杂局面,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就又是一种花果同时。  

陆沉伸手搭住陈平安的胳膊,缩地山河,一同来到城头那边。  

到了城头,陈平安踉跄坐地,盘腿坐在城头,双手搁放在膝盖上,重重吐出一口浊气,虽然形神惨淡,可是武夫血气之雄壮,还是让那头大妖刮目相看,体魄坚韧程度,不输妖族了,见那年轻人族掌心朝上,轻轻呼吸吐纳,运转五行之属本命物,面门七窍,雾气如条条白蛇,两袖之间,宛如青龙萦绕盘踞。  

它点头赞许道:“好气象。”  

不知怎么,来时路上,就已经学会了中土神洲的大雅言,以及宝瓶洲的大骊官话。  

陆沉提醒道:“最好取出所有不曾大炼的身外物。”  

陈平安深呼吸一口气,摘下背后那把夜游,一枚当了很多年酒壶的养剑葫。  

再取出“行刑”“斩勘”两把君臣有别的狭刀。  

一把拂尘,一套剑阵,珊瑚笔架。三件仙兵品秩的重宝。  

看得那头飞升境妖族剑修眼皮直打颤。  

不是远古神兵,就是后世铸造的仙兵。  

陆沉就跟个絮絮叨叨的管家婆差不多,继续问道:“如何处置眼前这个莫名其妙的家伙?”  

陈平安可以放心当个甩手掌柜,陆沉可不放心身边杵着个飞升境巅峰剑修,如果只有自己在场,即便面对面吵架,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可如果还要为陈平安护道,陆沉实在揪心。  

陈平安显然没有就这么撂挑子的打算,不急于心神沉浸,转头问道:“有没有给自己取个化名?”  

那头大妖立即蹲下身,轻声道:“不曾。”  

陈平安想了想,建议道:“不如道号喜烛,喜欢之喜,灯烛之烛。道友意下如何?”  

大妖点头道:“好名字。”  

它似乎觉得不够诚意,还加了个说法,“幸甚。”  

陈平安笑道:“不过我家乡那边,无论修士还是凡俗,想要落地生根,有户籍录档一说,你可以再给自己取个化名。”  

这头大妖的真身,是一只蜘蛛。  

而蜘蛛别称亲客、喜子。  

所以在陈平安家乡小镇那边,就有一个代代相传口口相授的老说法,“蜘蛛集百事喜”。老人都以蜘蛛结网为喜事之兆,在家内见着了蛛网,不管有无蜘蛛在网中,屋舍主人,平时都不会清扫,只在年关时节,老人以扫帚将其轻轻卷起,再让家里孩子接过扫帚,送出门去,途中手捧扫帚的孩子,还需要说几句类似“谢旧喜,求添新喜”的言语,寓意辞旧迎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