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七百十四章 亲事(五)

七百十四章 亲事(五)(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赵念奴抬起醉意朦胧的大眼睛,看着婆婆,迷糊地问道:“你为何踢门?”  

她还有六分清醒,咱好歹还是公主,你平时冷嘲热讽倒也罢了,踢门而入,也太不将我这个公主放在眼中。,!  

李母咆哮如雷,大声喝道:“你们这对狗男女,奸夫淫妇!”  

“什么,狗男女,奸…”想一想赵念奴生长的环境,她多会听过这样的粗语,一下吓傻了。  

李母继续在用粗鄙不堪的语言痛骂。  

确实产生严重误会,看到儿子意志消沉,梁怀吉与赵念奴出双入对,此时又亲眼看到他们关起门来喝酒调笑,真的以为他们有什么奸情,否则怎么对自己儿子如此冷淡呢。  

她忘记了一件事。  

外戚又怎的,皇室之中不能以常理来论,是赵祯,换作其他的皇帝,什么外戚,父子,兄弟,顺昌逆亡,没有皇帝的支持,外戚狗屁都不是。事实李家本来还有振兴机会的,赵宗实倒也罢了,赵顼却是一个很讲理的人,常以赵祯为榜样,若不是因为李母的种种做为,高滔滔对赵念奴的同情,李家在赵顼朝时照样能兴旺发达。  

因为这件事,李家最后彻底没落在历史长河中。  

所以郑朗做人低调,也警告全家上下,甚至包括亲戚皆要低调做人,千万不能做李刚的儿子。  

这是后来的事。  

当时赵念奴听着听着,最后骂得哭起来。  

然后拉着梁怀吉的手。说道:“我们回皇宫。”  

梁怀吉也让李母吓坏掉,神智不清,说道:“好。”  

八月月色凄怆,夜风清凉,二人上了马车,却忘记一件重要的事,皇宫的门早就关上。  

来到东华门前。公主说道:“开门,开门。”  

守门的卫士认识公主,说道:“殿下。小的不敢开城门。”  

赵念奴于是使命地拍城门。  

此时三更时分,但东京城乃是一个不夜城,休说三更。四更还能在街头看到大量的行人,过了四更行人才稀少下来,但五更来临,又再度热闹。看到一名漂亮的小少妇在拍宫门,守卫宫门的士兵一个个不敢阻拦,行人感到好奇,起驻足观看。  

此事终于惊动内宫。  

赵祯从寝宫被太监唤醒,不知道女儿发生了什么事。  

隐隐感到麻烦了,然而女儿才下嫁一个来月,当时得到全京城百姓的祝福。虽痛女儿,可自己乃是皇帝,女儿乃是天下的长公主,更加要以身作则。  

不能放,一放天下规矩便乱了。  

想了想。让太监传旨,派兵士强行将女儿送回驸马府,但让太监又传了一道秘旨,一是斥责赵念奴,二是让她有什么情况明天悄悄进宫。  

做为一个皇帝,这样的做法很明智的。再说。赵祯也没有想到自己舅母如此无礼。  

但这一送,给了李母机会。  

她抢在前面,大肆放出谣传,当然自己骂了公主不可狡辨的,李母也有她的说法,说是撞破赵念奴与梁怀吉的奸情,然后斥责,赵念奴倚仗公主的身份,不顾自己是婆婆,一味的顶嘴。  

第二天赵念奴悄悄到了皇宫。  

但京城里到处是风言风语。  

赵祯仍然不知道,一见面便训斥女儿。赵念奴只是哭,哭完了,不讲自己如何对待李玮的,专讲婆婆的霸道。苗贵妃作为母亲不大好过问,曹皇后在边上说道:“陛下,将舅妈传进皇宫问一问吧。”  

赵祯额首,命人先将赵念奴带下去。  

李母一会儿带到皇宫。  

赵祯就问怎么一回事,李母有她的应对之道。主要错就错在赵念奴与梁怀吉缺少阅历,若昨天夜里不闯皇宫,李母没有准备,那么今天暴起发难,李母准备不足,舆论上赵念奴就会占据上风。  

现在,一切都迟了。  

李母先是号淘大哭,哭完后不说自己平时对赵念奴有多倨傲,而是编排一些谎言,或者将赵念奴对她抵触的一些事添油加醋,于是赵念奴变成一个傲慢无礼的公主形象。  

曹皇后忍不住说道:“奴奴平时很乖的。”  

“皇后,臣妾也不知道啊,也许臣妾做错了,当时看到公主殿下与内侍坐在一起喝酒作乐,相拥调笑,是一个误会。”  

是喝了酒,是笑了,可喝的是苦酒,笑是苦笑,也许是她真的误会,也许是她刻意这样说的,变成喝酒作乐,相拥调笑,但肯定没有相拥这回事。这一说,性质变了味道。  

关健是只有当事三个人,没有其他人证在场,是谁的说法对?  

李母又抽泣道:“我知道用和死了,李家也单薄…”  

仅一句,便让赵祯怒气消解下去,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朕的教育不对,这样吧,舅母,你先回去,朕劝一劝奴奴。”  

“是。”  

但是外面已经翻了天。  

同样惊动司马光,他也感到不满,考虑到长公主与郑朗的关系,想了想,不顾一些忌讳,来到郑家,拜见崔娴。  

崔娴闻听司马光前来,十分开心,让司马光进来,司马光施了一个大礼,说道:“见过师母则个。”  

“三郎,不能用师母这个词儿,你已进入仕途,更要铭记行知当时的话,你们年龄皆相仿,只能说是同好,不能有师生情份,否则对你仕途有影响,对行知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喏,见过大娘子。”  

“这就对了。”  

郑苹高兴地迎过来,嘻嘻地乐,说道:“见过师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