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都石窟(上)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都石窟(上)(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一住供精彩。  

中军徐徐来到没烟前峡,这里地形十分险恶。  

后面是葫芦川,南边是镇戎寨,以及须弥山,在须弥山那一端还有一条更险恶的道路,那是石门峡,也就是百姓嘴中的没烟南峡,而没烟前峡,又被称为北峡。  

向北便渐渐深入西夏人境内,向西便是天都山。  

以前一直没有人注意。  

郑朗提出后,老种马上看出这里的战略地位,曾建议于此筑城。  

郑朗否决,其他三路不配合,仅自己一个泾原路于此筑城,也就要以一路兵力与西夏举国兵力死磕,只要筑城,元昊必须得死磕,会产生什么样结果?  

老种叹惜一声。  

也无奈,只能同意郑朗的做法,压缩空间,最大限度消耗西夏的国力与兵力。  

但此刻,陆续有很多百姓从北方而来,在将士带领下,奔向南方。  

这次开了一朵花,宋军软硬兼逼,使得天圣寨北面的诸寨,再次大规模向渭州南迁。  

但郑朗并没有对他们真的动手。  

民族政策,还得以安抚为主,比如灭蕃等三个羌族,最后也归顺宋朝。  

能拉拢是最好的,一旦开始仇杀,这是真正的边民,离西夏境内咫尺之遥,会随时潜入西夏境内。因为仇恨,将会成为西夏人的死忠,成为西夏的折家军。  

使用暴力,只有到万不得己的时候。  

就象元昊屠丰州城,结果是很可怕的,自此以后,府麟路活下来的百姓,他休想再招揽。  

想到这里,低声对身边侍卫吩咐一句。侍卫下去传令各军,只要这些百姓进入天圣寨后,勿必要对他们善待之。  

军队再次扎营。  

天色将暮,满川黄草,梁上一片血色。  

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一批人马。  

到了近前,范纯祐翻身下马。自今年准备来西北,郑朗将几个学生全部打发出去,王安石留在江宁。从前年起他父亲王益身体就一直不大好。于是让他留在江宁服侍父亲。严荣留在京城,范氏兄弟还给了他父亲。  

反正我也在前线,大家彼此彼此,你们还是回父亲身边,雯雯他德操的薰陶吧。  

事实范纯祐去了范仲淹身边。替范仲淹做了许多事,成了范仲淹重要的帮手。但与历史吻合,为了替父亲分扰解难,留在西北,没有去参加解试。  

但范纯祐对郑朗还是十分敬重的。  

这些年不但跟着郑朗学了许多儒家的学问,还学了做人。做官,躬身说道:“见过郑大夫。”  

“我听说你也在细腰城?”  

“嗯。”  

“怎么…?”  

“是听到郑大夫亲自来到天圣寨,又出大军于没烟峡,于是我赶了过来。”  

“是你父亲对你说的?”  

“是。”  

郑朗一乐,自己这么大动静,范仲淹多半心中也猜出一些。  

还是没有指望范仲淹,军事理念不一样。说了,范仲淹也未必出兵配合。就是配合。也有限,离府麟路更近,元昊一旦回兵,范仲淹的援兵首当其冲,自己还会为其分心。  

可是对这个曾经的学生态度很好奇,问:“范大郎,我若出军主动进攻西夏,你是怎么看的?”  

“郑大夫,果然想要攻打西夏?”  

“难道你不赞成。”  

“我也不知…道,”范纯祐嚅嚅道,又说:“郑大夫,务必要小心。”  

“我做事一直很小心,”郑朗道。  

赵珣要求他带队发起第一战,郑朗便给了他一张纸条。第一战攻击为辅,吸引敌人前来埋伏圈为主。不但要攻击敌人,还要掳一批人过来,于是派斥候仔细地察看,各个路段骑马会需要多长时间,步行会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撤退时,一边押着掳来的百姓士兵甚至和尚,一边还要计算撤完每一段需多长时间。不能快,也不能慢。  

并且身后很有可能会有几万敌军纠集,随时能赶上来。  

这可是一个高难度。  

赵珣看了后,大半天未作声。  

郑朗才说,还是让狄青亲自率领吧。  

但赵珣也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这种打法精密到每一盏茶时间都要计算,谋划的人必须要有智慧,执行的人必须聪明。  

可是认真分析,郑朗还是那种宁肯多用脑筋,宁肯少取得战果,也勿必稳妥的打法。比如他还没有出兵,后方就在布置联防,预防敌人不会按照他的步伐走,围魏救赵,从他路直奔镇戎军后方。  

这种打法胜率高。但是还有缺点,也不能保证百战百胜,战场上未知性因素太多了。对统帅与将领要求更严格。虽稳,但步步为营,步步要精确的计算,也就不会出现霍去病那种兵去千里的奇迹。  

看似以一路之兵,进攻西夏境内,实际小心得另人发指。  

胜的机率高,但不会出现王韶那样奇迹般地大胜。  

这就是他小心注定下来的结果。  

甚至老种曾献了一策,兵出天都山,吸引西夏主力部队,然后派一支精悍的奇兵,迅速扑向灵州城。对物资观念,郑朗老种与张亢一样,除了少量牲畜外,其他的物资能烧不能带,否则会拖累军队速度。  

出其不意拿下灵州,放上一把火,将灵州烧得一干二净,西夏人会举国震恐,直接动摇各部对李元昊的忠诚。当时郑朗忽然想到诸葛亮与魏延的故事,魏延也曾要求诸葛亮出奇兵出子午谷,直捣关中,被诸葛亮拒绝。  

因为有无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