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春闺记事 > 第322节福音

第322节福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御史王献弹劾庐阳王的奏章,虽然内阁票拟了“论如律”,皇帝却留中不发。  
第一次早朝,和大臣们吵了一次,这件事无疾而终。  
第二日早朝,王献刚刚要上前说话,就被皇帝打断。  
到了第三天,着实挨不过去,皇帝又叫了朱仲钧上殿,问他千兰之事。  
这次,朱仲钧知道了重点,矢口否认他和千兰有关系。  
“…千兰到我府上,我才十二岁。直到地龙翻身,我才好些。千兰虽然是为其父所赠,却是干干净净的女孩子。诸位大人若是不信,拿了她来问。”朱仲钧道。  
很多人都想说这话,却又觉不妥。  
他们可以告庐阳王触犯法令,却不敢侮辱庐阳王的女人。  
既然庐阳王自己要否认,让千兰来问,是最好不过的。  
“如此,就拿了吴千兰到京城,以证庐阳王清白。”皇帝道。  
庐阳王触犯律法,他自己否认。  
需要把千兰拿来,才能证明庐阳王所言是否属实。  
从庐州到京城,回来要两个月。  
朱仲钧的婚期,安排在一个月后。  
庐阳王的大婚能否如期举行,礼部先提了出来,问皇帝的意见。结果,皇帝没说话,大臣们先吵了起来。  
按说,庐阳王所犯之事,只需杖责和枷号示众,不需坐牢。他的大婚是皇帝御赐的,应该如期。  
可有的大臣觉得。庐阳王罪行未定,鉴于对祖制的尊敬,应该延期他的婚事。  
反对庐阳王成亲的,大部分都和夏首辅、或者谭家有点交情。  
皇帝有点奇怪。  
他私下里跟刘术和向梁说:“这次弹劾庐阳王,朕怎么觉得蹊跷得很?不像是冲着朕,也不像是冲着立后的目的,倒像是刻意为难庐阳王,想搅黄了他的亲事…”  
刘术也是司礼监太监。  
他道:“陛下是否多虑了?庐阳王是个傻子,谭家何苦跟他作对呢?”  
向梁则道:“庐阳王已经好了。一个才好的人,谭家为什么跟他过不去?奴婢觉得。御史王献若不是谭家的人。也是受了谭家的挑拨,才为难庐阳王的。”  
刘术知道皇帝的心意,皇帝讨厌谭家,他就顺口说谭家不好。他没什么独特的见识。  
向梁就不同。  
向梁帮着皇帝批红。他对朝政有点小见识。甚至不输一个中等才能的朝臣。他的话,皇帝听得更加认真。  
一个才好的傻子,谭家为什么要和他过不去?  
看谭家以往的手法。和奸、淫居,仅仅是个开头;再杀了上京的千兰,嫁祸庐阳王杀人灭口,把庐阳王置于死地,才像谭家的风格。  
谭家行事,不会没有目的,弄出淫居这么点小事的。  
“谭家,为什么要害庐阳王?”皇帝突然问。  
他把目光转向了向梁。  
向梁和刘术都是皇帝的亲信,他相信这两人面前可以说实话,就没有顾忌。  
“陛下,地龙翻身那日,庐阳王就清醒了。”向梁道,“这不是上苍预兆陛下德行深厚,天赐给陛下和太后娘娘的厚礼?  
这是咱们知晓的。  
谭家门生遍布天下,假如他们知晓了其他福兆,上天预示庐阳王是陛下的福将,能辅佐陛下千秋万岁名。陛下万岁,皇子皇孙众多,谭家又深知您不独爱太子,岂有不急的?”  
皇帝沉思了向梁这话。  
谭家和权臣之间,像是一场拉锯战。  
在先帝手里,谭家的势力就很大了。  
他们家送了双生子姐妹花进太子府,一个成了太子妃,一个成了偏妃。将来不管是谁先生下儿子,太子的长子都是谭家的外孙。  
先帝在世的时候,朝中也是结党营私。  
为了平衡,先帝一直抬举谭家。  
那时候先帝的嫡母太皇太后娘家余氏势力太大,形成了掣肘。  
先帝抬举谭家,和余氏抗衡。  
斗了近二十余年,太皇太后死了五六年,先皇才对余氏动手。  
余氏一时间就土崩瓦解了。  
谭家一族独大。  
余氏消声灭迹之后,先帝也曾忌惮谭家。  
只是谭家一向低调隐忍,没什么把柄。  
况且朝政堆积如山,皇帝就算十二个时辰不歇息,也处理不了一成。他需要首辅、需要内阁,需要文臣武将。  
这江山是皇帝的,可管理江山需要人才。  
谭家不仅仅是权臣,也是人才。  
余氏被灭,谭家越发低调,谭老侯爷甚至辞去了首辅。  
而后,有人举荐夏玮。  
夏玮那时候表面上和谭家没什么来往。  
直到他做了首辅,先皇才知道他是谭家最得力的门生。  
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先帝处理完了余氏,有点志得意满的骄傲,疏忽了夏玮之事。  
谭家的门生遍布了朝野上下,先帝才知道自己错失了收拾谭家的机会。  
晚年的先帝,也做了些努力,只是拉不过谭家。  
在和先帝的拉锯战中,谭家赢了。  
新帝登基,抬举顾延韬,极力恩宠他,甚至鼓励他结党,局面稍微有了点改善。  
所以,谭家对新帝,早有不满了。  
之前,大皇子尚未成为太子,谭家动手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斗垮皇帝,换了太子登基,谭家不是又可以一手遮天吗?  
想要弄垮皇帝,总不能直接谋杀。  
谭家用的手段,是隐忍等待。  
他们要名正言顺。  
假如仲钧真的是皇帝的福音,预兆着江山社稷的千古。岂不是让谭家不满?他们等不起的。  
谭家没有兵权,他们不敢光明正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