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春闺记事 > 第036节才疏

第036节才疏(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顾琇之半昏迷着。  
顾延臻看着夏老爷子身后那么一大帮人,愣了愣,然后笼统作了一揖。  
夏老爷子的那些弟子,有人涵养高,就还了礼;有人则念着顾家让恩师难堪了,冷哼一声不答,撇过脸去。  
顾延臻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不甚在意。  
夏老爷子二十五岁出师,从医至今三十五年整,看过的病例也是难以计数。他不用号脉,从顾琇之的气色也看得出,这孩子乃是少阳症。  
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有个记载:少阳症,用小柴胡汤,一剂瘥,三剂愈,定不会差。  
夏老爷子就跟顾延臻道:“令郎寒热来往,邪犯少阳,所以身热;又因三焦不利,胃气失和而呕吐。用小柴胡汤,熬上三剂即可。”  
顾延臻被他说得有点怔愣。  
夏老爷子还没号脉呢!  
他见过自己的父亲看病。哪怕是极小的病,父亲都会仔细询问病情、诊断脉象,十分的小心。  
而这位夏老爷子只是看了眼顾琇之,就说了病由。  
而且病症都被他说准了。  
这跟自己的女儿顾瑾之看病差不多。  
顾瑾之也是望而知其因。  
到底是自己父亲做的对,还是顾瑾之和夏老爷子这样更厉害?  
顾延臻一时间有些迷糊了。  
他就抬眸,看了眼夏老爷子,那眼神满是疑问,把夏老爷子惹恼了。  
夏老爷子冷哼道:“顾三爷这是不信我?顾家七小姐擅自顽疾,颇有名声,顾三爷却抱着孩子来求我,如今又不信我?”  
顾延臻眉头不经意蹙了下。  
这些大夫,怎么一个个这么傲气?不过是犹豫片刻,就惹恼了大夫?  
“你回去翻翻伤寒论,就知道我有没有说错!”夏老爷子拂袖,转身要走。  
他身后的那群人也跟着走了。  
坐堂的先生给顾延臻开了药方,拿药给他。  
顾延臻没有再多说,拎了药,跟坐堂的先生和夏培良道谢,抱起儿子就回了马原巷,让下人煎药给他喝下。  
——*——*——*——  
夏老爷子的徒弟里,一个叫万少才的,斯文腼腆,不怎么说话。可是跟着夏老爷子回去的时候,他有点心思重重。  
“万师兄,你可是看出了什么?”身边突然有个人低声问他。  
万少才抬头,师傅夏略自已经被大师兄孙柯等人簇拥着,往前了很远,身边跟他说话的,叫宋博,和跟万少才同年入师门的。  
万少才是山里的,千里迢迢来延陵府做药童;宋博却是本地人,乃是延陵望族宋氏的旁枝。  
只是宋博跟如今的族长血缘远了,攀不上嫡枝。  
宋博在襁褓中丧父,母亲身子又不好,日子可想的艰难。  
宋家乃是大族,自然不会不顾他们孤儿寡母,对他们生活上总有照顾。  
宋博六岁启蒙,在族里幼学念书,偏偏他又念书不济,族长见他是个扶不起来的,等他满了十岁就劝他出去学徒,不准他进入族学。  
还是族兄宋玉帮助了他二十两银子,介绍他到夏氏百草厅做了药童。  
宋博念书脑袋不灵光,可为人处世精明又机灵,很快就得到了东家的赏识,收他做了徒弟。  
其他师兄弟也是平常布衣人家出身的,家境却比宋博和万少才强些。所以学徒的时候,宋博和万少才兄弟俩最是要好。  
万少才如今在锡城最大的药铺做了坐堂先生,宋博因为有族兄宋玉的荐书,在金陵莫公公府上做了门客。  
莫公公曾经是服侍先皇的。先皇驾崩之后,新帝念他劳苦功高,赏了他府邸和田产,准予他会金陵老家颐养天年。  
莫公公府上有一名御赐的太医,宋博不用问诊,平日子不过是替太医打打下手,陪着莫公公说笑,待遇倒是比普通坐堂先生强多了。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是莫公公府上的人,旁人会忌惮三分。  
“万师兄,你是不是觉得师傅看走了眼?”宋博见万少才面露沉思,却不肯多言,索性直接问了。  
他们的师傅,是个听惯了奉承,不喜欢听实话的人。  
哪怕他看错了脉,大师兄都能说出几十种遮掩的话,所以师傅最喜欢大师兄。  
万少才和宋博才不会主动去触霉头,哪怕看出什么也不会说。  
“只怕要闹笑话了!”万少才声音很轻,跟宋博脚步放慢,两人小声嘀咕,“我在锡城看过顾少爷那种病例,只怕是少阳阳明并证,伤寒论也言非大柴胡汤不可,师傅却开了小柴胡汤。倘若那孩子有阳明症,其脉洪大而实,很容易辨认。我不太明白,师傅为什么不号一号脉?”  
“师傅是憋着一口气。”宋博道,“我听族兄弟说,延陵府出了两桩公案,让师傅面子上过不去。偏偏这公案,跟顾家有关。”  
宋博昨日到延陵府的,跟族里要好的兄弟们见过面。  
因为宋博是夏老爷子的弟子,杏林界那点事,那些族兄弟自然不会瞒着,全部告诉了他。  
万少才今日才到,没宋博知道的清楚。  
可这也不是一两句能说出清楚的。师傅和师兄弟们又走远了,再不跟上就会引起怀疑。  
“等会儿咱们喝酒去,我慢慢告诉你。”宋博拍了拍万少才的肩膀,然后加快了脚步。  
万少才只得跟上。  
“万师兄在锡城这些年,学艺飞速啊!”宋博忍不住感叹一句,“你也没号脉….”  
万少才为人谨慎惯了,不是狂妄之徒,倘若没有十分的把握,不会轻易说师傅看错了。  
夏老爷子没有号脉,所以看错了。  
万少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