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陛下在耍心眼(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朱寅在恩荣宴上发难,当然是和商阳等人商量之后,深思熟虑的反击。
因为皇帝已经怠政废朝。从万历十七年开始就极少上朝,很少露面。
上朝的机会很少,朝廷官员齐聚一堂的场合自然也就很少。
朱寅也就很难借助朝会当众发难。
他如果走常规法子将奏本递交通政司,再通过通政司递交给皇帝,那么皇帝完全可以在郑氏影响下,留中不发!
如此一来,他的题本就是石沉大海。朝臣不知道此事,他自己反而暴露了意图。
那么他就一下子陷入最危险的境地。郑氏会在朝臣反应过来之前,对他动手。
之前,不止一个朝臣弹劾郑氏族人骄横不法。可都被皇帝留中,最后冷处理的不了了之。
所以,当众弹劾,让尽可能多的官员知道这件事,才是朱寅的反击机会。
而今日的恩荣宴,就是最好的的机会。
宴会上有三百多个新科进士,很多人还是一腔热血。还有一百多个朝臣,首辅、礼部尚书等大佬也在。
刚好大纳言(通政使)也在宴会上。大纳言职责所在,没有理由拒收他的奏本。
好几百人济济一堂,一旦发难就能点爆舆论,朝野瞩目。
大纳言只能当众收下题本,按制度送入宫中。
朝野瞩目之下,皇帝还怎么留中、扣压他的奏本当然只能走程序了。
这是看似胆大冒险,其实有惊无险的一招。
也是朱寅的无奈之举。
从他入京开始,郑氏就不择手段的谋害他这个神童,之前还利用锦衣卫,如今更是策划让他当驸马,断他前程。
当了驸马,就不能再当文官、握实权。政治生命被宣告死亡。
断人前程,如杀人父母!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不考虑仕途,也绝对不能辜负宁采薇。
万万不能当驸马!
可大明朝只要不同宗,同姓也可为婚。他又没有超过十六岁,还没有娶妻成亲,按制符合驸马条件。
万历这种任性的皇帝,要真是听了郑氏的枕头风,很可能下旨赐婚。
群臣强烈反对废长幼,那是因为关系国本。可难道还能强烈反对招神童为驸马这又不是国本。
真要一道赐婚圣旨下来,朱寅固然可以抗旨不遵,硬扛着不当驸马,可是仕途肯定完蛋了。
随便找个罪名下狱,也不是不可能。
皇帝真想杀他,也没人能救他。
所以,必须在万历被郑氏说服下旨之前,抢先反击郑氏,甘为马前卒公然反对郑氏,将事情闹大,获取整个文官集团的支持。
那么事情就会变为国本之争。
这种情况下,皇帝再敢赐婚让他当驸马,就必须和整个文官集团打擂台,会遭到朝臣们的集体反对。而郑氏和朝臣的矛盾,会公开爆发。
他将成为文臣集团的一片逆鳞,动他就是针对整个文官集团。
万历和郑贵妃只要不傻,就不可能再招他为驸马。
这个道理,在场官员们立刻就想通了。
就是申时行都有点意外,没想到朱寅年仅十二,手段就如此老辣。
谁也没有想到,神童状元会在琼林宴上,当场向通政使递本,当众明言要弹劾郑氏。
在一片祥和的恩荣宴上这么干,前所未有啊。
十二岁的连中三元前所未有,可神童状元此举也是前所未有。
新科进士们一脸惊愕,大佬们却神色精彩。
果然是连中三元的神童,上道,太上道了!
申时行还算矜持,礼部尚书于慎行却是面露微笑。
于大宗伯极力反对万历废长立幼,多次要求万历立朱常洛为太子,早定国本。
万历喜爱朱常洵,一心废长幼,对于慎行深恶痛绝,甚至停发所有礼部官员的俸禄。
此时,于慎行等人对朱寅十分满意。
神童没有令人失望,终于出手了。
郑国望短暂的震惊之后,很快就明白了朱寅为何在恩荣宴上突然发难。
朱寅用心之险恶,出招之诡谲,真是妖童!
通政使一脸肃穆的接过朱寅的题本,朗声说道:
“转呈题本,乃通政司职责所在,本官不敢渎职。”
郑国望眼见大纳言接了朱寅的题本,再也没有之前伪装出来的“君子涵养”,忍不住戟指喝道:
“朱寅!你血口喷人!你好大的胆子!谁指使你诬蔑皇亲!”
她如果是其他进士,肯定不敢这么声色俱厉的怒喝。可她是郑贵妃的“弟弟”,是国舅之尊,当然没有什么顾忌。
朱寅回头看着失态的郑国望,冷冷说道:“本官是不是血口喷人,等到陛下御览,有司查明,不自有定论。”
“本官胆子是很大。本官三岁读圣贤书,圣人教诲片刻不忘,一身正气,热血难凉,但为国家,无所畏惧。胆子焉能不大”
“也没有人指使本官。若非要说谁指使,本官就是受国法良知指使,见不到权贵罔顾纲纪,败坏社稷!”
众人见他年仅十二,却义正辞严,言语如刀,完全像个大人。
“你...你...”郑国望满脸通红,“朱寅!你放肆!丧心病狂,捕风捉影的胡言乱语!”
“郑国望!”于慎行脸色一沉,“你是新科进士,还要慎言呐。国家自制度,弹劾关乎国法。是不是捕风捉影,不是在此大呼小叫就能说清。”
申时行等人没有表态
因为皇帝已经怠政废朝。从万历十七年开始就极少上朝,很少露面。
上朝的机会很少,朝廷官员齐聚一堂的场合自然也就很少。
朱寅也就很难借助朝会当众发难。
他如果走常规法子将奏本递交通政司,再通过通政司递交给皇帝,那么皇帝完全可以在郑氏影响下,留中不发!
如此一来,他的题本就是石沉大海。朝臣不知道此事,他自己反而暴露了意图。
那么他就一下子陷入最危险的境地。郑氏会在朝臣反应过来之前,对他动手。
之前,不止一个朝臣弹劾郑氏族人骄横不法。可都被皇帝留中,最后冷处理的不了了之。
所以,当众弹劾,让尽可能多的官员知道这件事,才是朱寅的反击机会。
而今日的恩荣宴,就是最好的的机会。
宴会上有三百多个新科进士,很多人还是一腔热血。还有一百多个朝臣,首辅、礼部尚书等大佬也在。
刚好大纳言(通政使)也在宴会上。大纳言职责所在,没有理由拒收他的奏本。
好几百人济济一堂,一旦发难就能点爆舆论,朝野瞩目。
大纳言只能当众收下题本,按制度送入宫中。
朝野瞩目之下,皇帝还怎么留中、扣压他的奏本当然只能走程序了。
这是看似胆大冒险,其实有惊无险的一招。
也是朱寅的无奈之举。
从他入京开始,郑氏就不择手段的谋害他这个神童,之前还利用锦衣卫,如今更是策划让他当驸马,断他前程。
当了驸马,就不能再当文官、握实权。政治生命被宣告死亡。
断人前程,如杀人父母!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不考虑仕途,也绝对不能辜负宁采薇。
万万不能当驸马!
可大明朝只要不同宗,同姓也可为婚。他又没有超过十六岁,还没有娶妻成亲,按制符合驸马条件。
万历这种任性的皇帝,要真是听了郑氏的枕头风,很可能下旨赐婚。
群臣强烈反对废长幼,那是因为关系国本。可难道还能强烈反对招神童为驸马这又不是国本。
真要一道赐婚圣旨下来,朱寅固然可以抗旨不遵,硬扛着不当驸马,可是仕途肯定完蛋了。
随便找个罪名下狱,也不是不可能。
皇帝真想杀他,也没人能救他。
所以,必须在万历被郑氏说服下旨之前,抢先反击郑氏,甘为马前卒公然反对郑氏,将事情闹大,获取整个文官集团的支持。
那么事情就会变为国本之争。
这种情况下,皇帝再敢赐婚让他当驸马,就必须和整个文官集团打擂台,会遭到朝臣们的集体反对。而郑氏和朝臣的矛盾,会公开爆发。
他将成为文臣集团的一片逆鳞,动他就是针对整个文官集团。
万历和郑贵妃只要不傻,就不可能再招他为驸马。
这个道理,在场官员们立刻就想通了。
就是申时行都有点意外,没想到朱寅年仅十二,手段就如此老辣。
谁也没有想到,神童状元会在琼林宴上,当场向通政使递本,当众明言要弹劾郑氏。
在一片祥和的恩荣宴上这么干,前所未有啊。
十二岁的连中三元前所未有,可神童状元此举也是前所未有。
新科进士们一脸惊愕,大佬们却神色精彩。
果然是连中三元的神童,上道,太上道了!
申时行还算矜持,礼部尚书于慎行却是面露微笑。
于大宗伯极力反对万历废长立幼,多次要求万历立朱常洛为太子,早定国本。
万历喜爱朱常洵,一心废长幼,对于慎行深恶痛绝,甚至停发所有礼部官员的俸禄。
此时,于慎行等人对朱寅十分满意。
神童没有令人失望,终于出手了。
郑国望短暂的震惊之后,很快就明白了朱寅为何在恩荣宴上突然发难。
朱寅用心之险恶,出招之诡谲,真是妖童!
通政使一脸肃穆的接过朱寅的题本,朗声说道:
“转呈题本,乃通政司职责所在,本官不敢渎职。”
郑国望眼见大纳言接了朱寅的题本,再也没有之前伪装出来的“君子涵养”,忍不住戟指喝道:
“朱寅!你血口喷人!你好大的胆子!谁指使你诬蔑皇亲!”
她如果是其他进士,肯定不敢这么声色俱厉的怒喝。可她是郑贵妃的“弟弟”,是国舅之尊,当然没有什么顾忌。
朱寅回头看着失态的郑国望,冷冷说道:“本官是不是血口喷人,等到陛下御览,有司查明,不自有定论。”
“本官胆子是很大。本官三岁读圣贤书,圣人教诲片刻不忘,一身正气,热血难凉,但为国家,无所畏惧。胆子焉能不大”
“也没有人指使本官。若非要说谁指使,本官就是受国法良知指使,见不到权贵罔顾纲纪,败坏社稷!”
众人见他年仅十二,却义正辞严,言语如刀,完全像个大人。
“你...你...”郑国望满脸通红,“朱寅!你放肆!丧心病狂,捕风捉影的胡言乱语!”
“郑国望!”于慎行脸色一沉,“你是新科进士,还要慎言呐。国家自制度,弹劾关乎国法。是不是捕风捉影,不是在此大呼小叫就能说清。”
申时行等人没有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