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二百零五章 陛下在耍心眼

第二百零五章 陛下在耍心眼(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但明显是支持朱寅的。否则,通政使不会这么痛快就收了朱寅的题本。  

他要是不想收,大可让朱寅自己去通政司衙门递交。  

郑国望看到大佬们的态度,又看到新科进士们冷漠的眼神,哪里还不知道,她陷入了孤立境地礼部的恩荣宴上,没人谁敢冒着背叛文官们的风险,替自己说话。  

之前以为朝臣们是白颈乌鸦,吵吵闹闹的各自为政,可现在她发现,一旦他们因为某件事团结起来,力量有多强大。  

就是郝运来,此时也不敢替郑国望争辩。  

实际上争辩也没有意义。弹劾疏一交,那肯定要进入程序,是非黑白就不是一张嘴的事情了。  

朱寅说到这里,对众官拱手行礼道:  

“元辅,大宗伯在上!诸位相公,诸位同年!晚生收到秘报,说郑国瑞、国望兄弟,欺君罔上私通蒙古,蓄养鞑子武士,擅自出走私牟利。此事证据昭彰,一查便知无可抵赖!”  

“我朝弹劾不法,向来闻风奏事,晚生虽非科道言官,可身为翰林清流,不敢落后御史。若是装聋作哑,明哲保身,置我辈风骨何在那便差为名教圣徒,无颜再做天子门生!”  

“晚生以为,郑氏身为国戚,深皇恩,理应遵纪守法,报效天恩,为贵戚之表率,扬贵妃之贤名。  

“可郑国瑞、郑国望兄弟辜恩负上,有伤贵妃懿德,有损天子圣名,今日不弹劾,将来恐有不忍言之事!”  

“这句“不忍言之事”,语义双关,令人遐想,一下子就将国本之争连在一起。  

申时行不禁深深看了朱寅一眼。  

此子不愧是古今罕见的神童,不仅仅是读书考试厉害,更难得的是...官场有道。  

此子夙慧天生,聪明绝顶,绝非一般的新科进士可比。  

他忽然想起一个故去的熟人:张居正。  

不知为何,他在朱寅身上,隐隐看到了张居正的影子。  

“朱寅。”申时行终于发话了。  

整个大厅,霎时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虽然这位先生一直是个“老好人”一般,入阁多年总是和稀泥,可要说在朝堂中的威信,无人能出其右。  

就是个性十足的次辅王锡爵,对这位元辅也谨持礼敬二字。  

朱寅立刻面向申时行,耳提面命般说道:“晚生恭听元辅大教。”  

申时行说道:“你是状元,作为新科进士之首,弹劾不法虽不畏权贵,可君子终应坚守温厚仁恕四字。今日是恩荣宴,喜庆祥和,国礼所系。如此作为当真不合时宜,可知错了”  

朱寅暗自发笑,神色恭敬的说道:“晚生知错,谢元辅训诫。”  

他心中不禁替申时行点了个赞。  

这老公真是老辣啊。看似是批评自己,其实是为自己张目。  

更重要的事,他刻意提到“你是状元,作为新科进士之首”这句话。  

这话大有玄机。  

这一句话,就将状元的个人弹劾,引向了代表新科进士的群体性弹劾。  

传扬出去,很多人就会误解为,是朱寅代表新科进士们弹劾郑氏,而不仅仅是朱寅个人的意思。  

如此一来,既能利用道德绑架裹新科进士的众意,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朱寅。  

于慎行听到首辅如此发话,更是有点露骨的说道:  

“这是礼部恩荣宴,此举成何体统朱寅,你是新授翰林,少年气盛,可如此锋芒毕露却是过分了,须知过刚易折。”  

“本官知道,你们新为天子门生,正是热血之躯,剑胆琴心,忠义之心难得,却也不可意气用事...”  

他竟然用上了“你们”二字。将新科进士们夸了一遍,却又轻飘飘的打一巴掌。  

不知道的人,听了他的话,还以为新科新士们都想弹劾郑氏。  

更有意思的是,立刻有不少精明过人的新科进士当场刷存在感,认错般的说谢过大宗伯训诫。  

郑国望又不傻,气的浑身发抖。  

“好!好!”郑国望跺脚,仗着自己是国舅,就是首辅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大声说道:  

“我就不信大明朝没有王法了!任人诬陷清白!我这就回去等着!等着锦衣卫来拿我!”  

说完恶狠狠瞪了朱寅一眼,气呼呼的拂袖而去。  

很快,首辅等人也一起离开。众官员离开前,都神色鼓励的看了朱寅一眼。意思分明是:好样的,就该这么干。  

点他当会元的许国、赵南星,更是对他点头微笑,已示嘉许。  

恩荣宴就这么不欢而散!  

第二天,京城文武百官全部知道了恩荣宴上的事。  

整个朝廷顿时暗流汹涌。朱寅仿佛在看似平静的湖面,突然扔下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  

朱寅刚刚授官,就举起反对郑氏的大旗。  

在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他必须选择一方站队。鉴于万历的不靠谱,他果断的站在了文官集团的队列。  

主动弹劾郑氏,就是他的投名状。  

实际上,朱寅之所以敢弹劾举报,也因为北寮掌握了郑氏兄弟豢养大量蒙古武士、走私禁品出关谋取暴利等罪证。  

事实摆在那,只要认真查,根本无法抵赖。  

不到三天,雪花般的奏疏就飞向皇宫,要求彻查郑氏兄弟之罪。  

都御史海瑞的奏本尤其严厉:“陛下今日庇佑郑氏,爱之害之,他日郑氏恐蹈不测之祸,岂是陛下亲亲之初衷乎”  

“陛下无庄公克段之心,有庄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