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骗婚之计(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什么半两银子的贺礼众人闻言不禁神色怪异。就算来贺的是寒士,最少也是一两银子啊。
你半两银子的贺礼,还要喊一嗓子,不是哗众取宠么哪里来的怪客众人正好好奇间,却见朱寅主动起身迎出,笑道:“飞白兄大驾光临,何幸如之啊。”
他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也闻讯赶来贺喜了。
但见熊廷弼身穿一身洗的发白的皂衫,头上挽着一根铜簪,腰间只系一条布带。他年约弱冠,却生的身材高大,虎头燕颔,英气勃勃,乍一看像个武将。
朱寅见到熊廷弼,忽然觉得眼熟,立刻想起在哪里见过了。
朱寅知道,历史的熊廷弼虽然是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可最开始却是武人。
他是文武双才,有古名将风度。二十岁中湖广武举解元。既然能中武举,那当然本是武人的路子,能左右开弓,横刀立马。
可惜大明重文轻武,任你是何等大才,一为武人便不足道,不过是文臣驱使的鹰犬。
同样是解元,他这个武解元,和自己这个文解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熊廷弼中了武举解元,仍然得不到重用,反而处处碰壁,报国无门,只能又捡起四书五经,钻研八股。
终于又考中了文解元,次年连战连捷的考中进士。
如此一来,不但成为明朝少有的精通武道的文臣,还成为唯一的文武两解元。
当时世人称赞:“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中武解元难,中文解元更难。但熊廷弼都能收入囊中,可见是个极有天分的牛人,禀赋万中无一。
当然,此时的熊廷弼还没有对武途彻底失望,仍然存着以武入仕的念头,还没有打算钻研八股。
朱寅看着器宇轩昂的熊廷弼,毫不掩饰目中的激赏之色。
朱寅如今已是解元公,身份不同,有资格“激赏”别人了。
如果将这头熊招揽过来...也是救他一命啊,免得他受冤被杀,传首边。唉,我真是周公吐哺,爱才如命。
却说熊廷弼感知到朱寅的热情,不禁大感意外。
我只有半两银子的贺礼啊,为何这大名鼎鼎的江左少年,居然如此热情的降阶出迎还知道自己的表字自己和他并不相识啊,只是听闻十一岁的解元,想来结识一番,碰碰运气。
却见朱寅如逢故人般的说道:“飞白兄,小弟之前船过江夏,听闻大名,神交已久啊。其实,咱们之前也算见过。”
“去年在山东那酒楼门口,我见飞白兄施舍给乞丐馒头...”
熊廷弼一怔,随即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对对对,难怪今日见了有点眼熟。“
朱寅呵呵一笑,主动拉着熊廷弼的胳膊,清声稚气的对众人说道:
“这位熊廷弼熊飞白,也算与我有缘。所谓飞熊入梦天下吉兆也。今日飞白兄来祝贺,半两银子也是大礼。”
“诸位不知,飞白兄可是湖广武举解元,将来必是国家良将啊。”
他想当众强化熊廷弼的武人身份,阻止熊廷弼弃武从文。
熊廷弼又是意外之喜,又是受宠若惊,反倒有些然了。
他没想到,神童解元如此看中自己,顿时大起知遇之感。
熊廷弼脸色微红的叉手行礼道:
“在下虽是习武的的粗人,却也读书明理,略懂春秋大义。今日腆颜上门祝贺,安敢有意轻慢怎奈囊中羞涩,惭愧,惭愧!”
心道:“果然不愧是大明神童,年仅十一岁,就如此成熟老练,当真不同凡响。”
又思忖道:“朱解元名动江东,交游广阔,若是要为我谋取一个武职,可谓轻而易举。只是,该如何得他抬举”
朱寅没有猜错。
此时的熊廷弼夺取武解元不久,热血难凉,还做着以武入仕、弯弓射胡的名将之梦,并未滋生弃武从文之念。
但他也知道,像自己这种没有背景的武举人,虽然有当武官的资格,可要谋取一个武职又何其艰难。
武官的任命大权,恰恰在文人的手里。
他故作怪人怪语,也是为了吸引恩主,抬举他出仕武官。
唉,要是再不谋取一个武职,妻儿父母的生计都难了。
这些年,他又是读书又是习武,家中不堪重负,还欠了不少债务无力偿还。
原以为中了武解元会时来运转。谁知蹉跎至今,连个九品的巡检都没有谋到手。
熊廷弼想结交朱寅,却万万没有想到,朱寅存着阻止他弃武从文的念头。
在场的大多数宾客,眼见熊廷弼是个武人,即便听说他是武解元,也没当回事儿。
客气的拱拱手,不客气的当他是空气。
武解元呵呵,那算个什么解元武夫而已。
“来,飞白兄请坐。”朱寅很客气的请熊廷弼坐下,故意给熊廷弼脸面,“飞白兄也是解元,你我同坐,也算是佳话了。”
熊廷弼十分感动,但他也是个性格豁达的人。当下也不矫情,就坐在朱寅身边。
酒宴刚要开席,忽然外面有人禀报道:“中山王府小公爷到了!”
随即就见一身富贵气的徐小白,神采奕奕的走进大院,身后还跟着一群华服少年。
与此同时有人唱名道:
“灵璧侯府小侯爷到!”
“定远侯府小侯爷到!”
“诚意伯府小伯爷到!”
“忻城伯府小伯爷到!”
原来这几个公子王
你半两银子的贺礼,还要喊一嗓子,不是哗众取宠么哪里来的怪客众人正好好奇间,却见朱寅主动起身迎出,笑道:“飞白兄大驾光临,何幸如之啊。”
他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也闻讯赶来贺喜了。
但见熊廷弼身穿一身洗的发白的皂衫,头上挽着一根铜簪,腰间只系一条布带。他年约弱冠,却生的身材高大,虎头燕颔,英气勃勃,乍一看像个武将。
朱寅见到熊廷弼,忽然觉得眼熟,立刻想起在哪里见过了。
朱寅知道,历史的熊廷弼虽然是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可最开始却是武人。
他是文武双才,有古名将风度。二十岁中湖广武举解元。既然能中武举,那当然本是武人的路子,能左右开弓,横刀立马。
可惜大明重文轻武,任你是何等大才,一为武人便不足道,不过是文臣驱使的鹰犬。
同样是解元,他这个武解元,和自己这个文解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熊廷弼中了武举解元,仍然得不到重用,反而处处碰壁,报国无门,只能又捡起四书五经,钻研八股。
终于又考中了文解元,次年连战连捷的考中进士。
如此一来,不但成为明朝少有的精通武道的文臣,还成为唯一的文武两解元。
当时世人称赞:“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
中武解元难,中文解元更难。但熊廷弼都能收入囊中,可见是个极有天分的牛人,禀赋万中无一。
当然,此时的熊廷弼还没有对武途彻底失望,仍然存着以武入仕的念头,还没有打算钻研八股。
朱寅看着器宇轩昂的熊廷弼,毫不掩饰目中的激赏之色。
朱寅如今已是解元公,身份不同,有资格“激赏”别人了。
如果将这头熊招揽过来...也是救他一命啊,免得他受冤被杀,传首边。唉,我真是周公吐哺,爱才如命。
却说熊廷弼感知到朱寅的热情,不禁大感意外。
我只有半两银子的贺礼啊,为何这大名鼎鼎的江左少年,居然如此热情的降阶出迎还知道自己的表字自己和他并不相识啊,只是听闻十一岁的解元,想来结识一番,碰碰运气。
却见朱寅如逢故人般的说道:“飞白兄,小弟之前船过江夏,听闻大名,神交已久啊。其实,咱们之前也算见过。”
“去年在山东那酒楼门口,我见飞白兄施舍给乞丐馒头...”
熊廷弼一怔,随即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对对对,难怪今日见了有点眼熟。“
朱寅呵呵一笑,主动拉着熊廷弼的胳膊,清声稚气的对众人说道:
“这位熊廷弼熊飞白,也算与我有缘。所谓飞熊入梦天下吉兆也。今日飞白兄来祝贺,半两银子也是大礼。”
“诸位不知,飞白兄可是湖广武举解元,将来必是国家良将啊。”
他想当众强化熊廷弼的武人身份,阻止熊廷弼弃武从文。
熊廷弼又是意外之喜,又是受宠若惊,反倒有些然了。
他没想到,神童解元如此看中自己,顿时大起知遇之感。
熊廷弼脸色微红的叉手行礼道:
“在下虽是习武的的粗人,却也读书明理,略懂春秋大义。今日腆颜上门祝贺,安敢有意轻慢怎奈囊中羞涩,惭愧,惭愧!”
心道:“果然不愧是大明神童,年仅十一岁,就如此成熟老练,当真不同凡响。”
又思忖道:“朱解元名动江东,交游广阔,若是要为我谋取一个武职,可谓轻而易举。只是,该如何得他抬举”
朱寅没有猜错。
此时的熊廷弼夺取武解元不久,热血难凉,还做着以武入仕、弯弓射胡的名将之梦,并未滋生弃武从文之念。
但他也知道,像自己这种没有背景的武举人,虽然有当武官的资格,可要谋取一个武职又何其艰难。
武官的任命大权,恰恰在文人的手里。
他故作怪人怪语,也是为了吸引恩主,抬举他出仕武官。
唉,要是再不谋取一个武职,妻儿父母的生计都难了。
这些年,他又是读书又是习武,家中不堪重负,还欠了不少债务无力偿还。
原以为中了武解元会时来运转。谁知蹉跎至今,连个九品的巡检都没有谋到手。
熊廷弼想结交朱寅,却万万没有想到,朱寅存着阻止他弃武从文的念头。
在场的大多数宾客,眼见熊廷弼是个武人,即便听说他是武解元,也没当回事儿。
客气的拱拱手,不客气的当他是空气。
武解元呵呵,那算个什么解元武夫而已。
“来,飞白兄请坐。”朱寅很客气的请熊廷弼坐下,故意给熊廷弼脸面,“飞白兄也是解元,你我同坐,也算是佳话了。”
熊廷弼十分感动,但他也是个性格豁达的人。当下也不矫情,就坐在朱寅身边。
酒宴刚要开席,忽然外面有人禀报道:“中山王府小公爷到了!”
随即就见一身富贵气的徐小白,神采奕奕的走进大院,身后还跟着一群华服少年。
与此同时有人唱名道:
“灵璧侯府小侯爷到!”
“定远侯府小侯爷到!”
“诚意伯府小伯爷到!”
“忻城伯府小伯爷到!”
原来这几个公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