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嫡明 > 第九十八章 逛庙会

第九十八章 逛庙会(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此事还是算了。找零一旦出店,对方完全可以不认啊。”  

“玉阁是大店,信誉向来也硬,谁会相信你的话呢”  

唐蓉闻言,十分郁闷。  

她倒不是心疼四钱银子,四两都不心疼。她气恼的是,被欺骗!  

而且居然被信誉良好的大店玉阁骗了。  

真是岂有此理!  

庄姝见表姐身上是假银子,立刻又取出一钱白银,帮唐蓉兑换了一百文铜钿。  

宁采薇听到“玉阁可能出了事”这句话,顿时心中一动。  

一家大店,老牌企业,信誉就是最大的软资产。  

银子都买不来。那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  

出了这种事情,最起码说明,玉阁的管理突然松懈了,已经无法让员工遵守制度。  

一家老牌企业的管理突然松懈,那一定是出了大事。  

这其中,有没有商业机会呢她之前掌管宁氏财团,做了很多成功的收购案,深知商机是多么重要。  

只要把握好最佳商机,就能通过谈判、挤兑、竞牌等手段,以最小的代价,收购最好的资源。  

收购一成功,就是大赚了。  

很残酷。但你不干,总有人干。  

朱寅听到这里,心中却是想道:  

“明朝的货币制度太落后了,到时要统一货币,铸造银元,建立国家银本位。用货币改革,来作为财税改革的抓手。”  

至于商机什么的,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  

宁采薇当下取了三钱银子,兑换了三百文。她和朱寅一人一百文,给了丁红缨和梅赫各五十文。  

庄姝和唐蓉对视一眼,立刻知道宁采薇是个优待奴仆的人。  

无功而赏!  

呵呵,如此优待奴仆...未必是好事啊。  

她们不知道,朱寅和宁采薇从来没有把丁红缨等人当奴仆。  

兑换完铜钱,几人重新登车,一前一后的往夫子庙而去。  

今日是中秋佳节,路边店铺都是张灯结彩,行人也都带着喜色。  

如此祥和热闹,似乎前一段日子的大案戒严,已经恍如去年了。  

夫子庙就是孔庙。孔庙一般都是和学校在一起。  

东牌楼的南京夫子庙,正在应天府学和贡院旁边。和府学只隔了一条贡院西街。  

而夫子庙的西边,隔着一条四福巷,就紧邻着大名鼎鼎的中山王府,也就是如今的魏国公府。  

所以,夫子庙是白天整个南京最热闹的商区。  

至于夜里,当然是秦淮河了。  

马车进出繁华宽大的东牌楼街,忽然唐蓉掀开香车的车帘,露出娇俏可人的脸蛋,望着路边门楼轩昂的一家气派大店,冷哼道:  

“那就是玉阁,真是无耻。”  

宁采薇听到她的声音,赶紧也掀开车帘,看着玉阁。  

的确是家上档次的大店,门脸既古朴又大气,不愧是南京有名的老字号。  

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呢“有什么好看的”朱寅摇摇头,“就这混乱的货币体制,市场上充斥劣币,假是必然的,受害者多了。越混乱,豪强越收益。说到底还是政治...”  

“明朝百姓头上其实还有一座大山,币制钱法。”  

宁采薇也懒得解释,她知道朱寅也不感兴趣,这男人忧国忧民,心中都是军国大事,苍生福祉。  

他的内核就是家国天下的宏观叙事,不关心这些也很正常。  

很快,马车就来到了贡院西街。  

夫子庙到了。  

这还是入口,就已经游人如织,马车都无法进入。  

众人只能在街口停下马车,交了停车费,然后徒步进入。  

宁采薇低声说道“这和后世的步行街和景区公园,有什么分别简直一样啊。”  

一进入步行街般的贡院西街,顿时好像步入繁华的盛世图卷。  

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好多人啊。  

无论男女都是穿红着绿、争奇斗艳。  

女子除了老款的襦裙、褙子、对襟衫、马面裙之外,还有一些新款,比如水田衣,月华衣,霓裳裙。  

至于首饰,有的满头珠翠,有的环佩叮当,少见没有头面的女子。  

她们的妆容更是各有千秋,令人目不暇接。无论浓妆艳抹,还是娥眉淡扫,大多绝不马虎,哪怕是银发老妇。  

光是眉妆,朱寅能叫出的名字的就有小山眉、倒晕眉、烟涵眉、鸳鸯眉、垂珠眉。  

更多的是朱寅叫不出名称的眉妆。  

至于面妆,朱寅认识的有铜钱妆、桃花妆、酒晕妆、飞霞妆...  

而且大多数年轻女子,都点花钿。相比眉妆和面妆,花钿的花样更多。  

她们点的花钿小如黄豆,大如铜钱。有点眉心,有点额头,有点眼下,有点脸颊,甚至还点在手上和脖子。  

花钿的形状有花朵、云纹、昆虫、草叶、汉字...不一而足。  

甚至还有直接将花瓣和嫩叶贴在脸上的,自然野趣。  

然而更清奇的,是南京著名的鱼鳞钿了。  

朱寅居然发现,今日参加庙会的女子之中,起码有两三成,用了鱼鳞钿。  

原来,南京江面产一种鲥鱼,鱼鳞银中带彩,十分璀璨。而且贴在脸上不易脱落。  

于是,鱼鳞钿就成为南京时尚,蔚然成风,争相效仿。  

鱼鳞贴在脸上美则美矣,但若问腥否,就只有她们自知。  

她们用的香料花粉也五花八门,留下的香风各自不同。还有的女子穿着过香的香衣,香气袭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