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泼天大功(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知道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如果日本是大一统的国家,还能通过交涉让他们约束好自己的子民。
事实上他派使节去日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只是现在对方陷入南北分裂,自顾尚且不暇,恐怕是无力管控百姓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有些头疼。
虽然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问道:
“马钰可曾说过如何破局”
朱樉摇头道:“我没问。”
朱元璋脸一黑差点骂人,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不问问?
这亲王是怎么当的?
“回去问问他,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朱樉打了个哈欠,说道:“行,改天我问问他。”
“您还有事吗,没有我回去了。”
朱元璋嘴巴张了张,无奈的道:
“滚吧。”
朱樉撇了撇嘴,随便拱拱手就离开了。
被这么一打扰,朱元璋也没了兴趣。
无视那位妃子幽怨的目光,披上衣服又批阅了一个时辰的奏疏,才躺下歇息。
第二天马钰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对于如何经略日本,他只是说道:
“首先就是打造一支强大的远洋水师。”
“只有这样才能对日本造成实质性威胁,大明也才能干涉他们的内政。”
朱樉说道:“朝廷已经命人督练水师,相信不久后就会有结果。”
马钰却摇头道:“大明目前的水师战舰吃水太浅,只能在近海岸活动,无法深入远海。”
“这就注定了活动范围受限,也是目前一直拿倭寇没有办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大明水师,是以巢湖水师为班底扩建的,战船也是内河平底船改造而成。
这种船只适合内护内河这种风浪小的环境。
到了海上就会水土不服,只能在近海岸活动。
与倭寇作战的时候,这种短板尤为明显。
好不容易抓到倭寇的尾巴,人家驾驶战船去深海了。
你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原本历史上,耿天璧就是因为追敌太深进入外海,因为风浪太大落水阵亡。
耿天璧是泗国公耿再兴的儿子,骁勇善战,在大明年轻一辈里也算是佼佼者。
却死的如此憋屈。
这就是明朝水师的现状。
不改变这一点,就永远无法进入远海。
听完他的分析,朱樉直挠头:“没想到水师如此复杂,你懂造船吗?”
马钰说道:“我只知道一些原理,也知道海船的大致外形,但内部结构一无所知。”
朱樉连忙道:“知道外形和原理就行,内部结构让他们去研究。”
说着,他就找来笔墨。
马钰画出了尖底船和U型底外形,并将基本原理写了出来。
尖底船西方采用比较多,优点是吃水深,缺点是拖慢速度。
U型底是前世中国战舰普遍采用的外形,兼顾了吃水和速度。
但前世那是钢铁战舰,和木头船肯定是有区别的。
他也不知道U型底用在木船上是不是也能适配。
所以干脆将两种船型都写了出来,让工匠们自己去研究吧。
拿到这些资料,朱樉自然是非常高兴,接着又问道:
“出了打造水师,还有呢?”
马钰说道:“其次就是刺探消息,收买人心。”
“日本人尤为的崇信佛教,可以派遣僧人去执行这个任务。”
“然后就是经商,大量输入商品,控制他们的经济。”
“现在他们不是在内战吗,大明就扶弱抗强,让他们在内战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如此经略上几十年,大明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日本。”
朱樉赞道:“啧,老马你真是阴险啊,不过我喜欢。”
马钰翻了个白眼,又不充了一句:
“以你爹的性格,可能不会支持这么做。”
“你就告诉他,日本岛上有几座露天的金银矿,储量巨大。”
“每年都能开采几百万两金银,可以持续开采几百年的那种。”
日本其实并不是一个金银储量丰富的国家,但大部分矿藏都集中在那几座矿山上。
且还是露天的那种,非常容易开采。
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日本多金银的错觉。
但不管是不是错觉,那几座金银矿,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以朱元璋的性格,一旦这个消息证实,他会比任何人都眼红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马钰所料,当朱樉入宫,将这些都告诉他的时候。
一开始他对于经略日本并不感兴趣。
太远了,风险太大。
不过对于派僧侣去刺探情报的提议,他还是比较支持的。
毕竟这相当于没什么成本,就算失败了也没啥损失。
不过当他听说有金银矿的时候,态度立即就变了。
“可知金银矿在哪里吗?”
朱樉摇头道:“不知道,不过他说了,这矿埋藏很浅,派人去找很容易就能找到。”
朱元璋有些无奈,说道:“行吧,咱派人去打探一下。”
“不过此事不着急,先派人将他说的这两种船造出来再说吧。”
就在朱元璋为根除倭寇之患发愁的时候,广州也即将迎来一场大战。
如果日本是大一统的国家,还能通过交涉让他们约束好自己的子民。
事实上他派使节去日本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只是现在对方陷入南北分裂,自顾尚且不暇,恐怕是无力管控百姓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有些头疼。
虽然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问道:
“马钰可曾说过如何破局”
朱樉摇头道:“我没问。”
朱元璋脸一黑差点骂人,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不问问?
这亲王是怎么当的?
“回去问问他,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朱樉打了个哈欠,说道:“行,改天我问问他。”
“您还有事吗,没有我回去了。”
朱元璋嘴巴张了张,无奈的道:
“滚吧。”
朱樉撇了撇嘴,随便拱拱手就离开了。
被这么一打扰,朱元璋也没了兴趣。
无视那位妃子幽怨的目光,披上衣服又批阅了一个时辰的奏疏,才躺下歇息。
第二天马钰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对于如何经略日本,他只是说道:
“首先就是打造一支强大的远洋水师。”
“只有这样才能对日本造成实质性威胁,大明也才能干涉他们的内政。”
朱樉说道:“朝廷已经命人督练水师,相信不久后就会有结果。”
马钰却摇头道:“大明目前的水师战舰吃水太浅,只能在近海岸活动,无法深入远海。”
“这就注定了活动范围受限,也是目前一直拿倭寇没有办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大明水师,是以巢湖水师为班底扩建的,战船也是内河平底船改造而成。
这种船只适合内护内河这种风浪小的环境。
到了海上就会水土不服,只能在近海岸活动。
与倭寇作战的时候,这种短板尤为明显。
好不容易抓到倭寇的尾巴,人家驾驶战船去深海了。
你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原本历史上,耿天璧就是因为追敌太深进入外海,因为风浪太大落水阵亡。
耿天璧是泗国公耿再兴的儿子,骁勇善战,在大明年轻一辈里也算是佼佼者。
却死的如此憋屈。
这就是明朝水师的现状。
不改变这一点,就永远无法进入远海。
听完他的分析,朱樉直挠头:“没想到水师如此复杂,你懂造船吗?”
马钰说道:“我只知道一些原理,也知道海船的大致外形,但内部结构一无所知。”
朱樉连忙道:“知道外形和原理就行,内部结构让他们去研究。”
说着,他就找来笔墨。
马钰画出了尖底船和U型底外形,并将基本原理写了出来。
尖底船西方采用比较多,优点是吃水深,缺点是拖慢速度。
U型底是前世中国战舰普遍采用的外形,兼顾了吃水和速度。
但前世那是钢铁战舰,和木头船肯定是有区别的。
他也不知道U型底用在木船上是不是也能适配。
所以干脆将两种船型都写了出来,让工匠们自己去研究吧。
拿到这些资料,朱樉自然是非常高兴,接着又问道:
“出了打造水师,还有呢?”
马钰说道:“其次就是刺探消息,收买人心。”
“日本人尤为的崇信佛教,可以派遣僧人去执行这个任务。”
“然后就是经商,大量输入商品,控制他们的经济。”
“现在他们不是在内战吗,大明就扶弱抗强,让他们在内战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如此经略上几十年,大明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日本。”
朱樉赞道:“啧,老马你真是阴险啊,不过我喜欢。”
马钰翻了个白眼,又不充了一句:
“以你爹的性格,可能不会支持这么做。”
“你就告诉他,日本岛上有几座露天的金银矿,储量巨大。”
“每年都能开采几百万两金银,可以持续开采几百年的那种。”
日本其实并不是一个金银储量丰富的国家,但大部分矿藏都集中在那几座矿山上。
且还是露天的那种,非常容易开采。
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日本多金银的错觉。
但不管是不是错觉,那几座金银矿,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以朱元璋的性格,一旦这个消息证实,他会比任何人都眼红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马钰所料,当朱樉入宫,将这些都告诉他的时候。
一开始他对于经略日本并不感兴趣。
太远了,风险太大。
不过对于派僧侣去刺探情报的提议,他还是比较支持的。
毕竟这相当于没什么成本,就算失败了也没啥损失。
不过当他听说有金银矿的时候,态度立即就变了。
“可知金银矿在哪里吗?”
朱樉摇头道:“不知道,不过他说了,这矿埋藏很浅,派人去找很容易就能找到。”
朱元璋有些无奈,说道:“行吧,咱派人去打探一下。”
“不过此事不着急,先派人将他说的这两种船造出来再说吧。”
就在朱元璋为根除倭寇之患发愁的时候,广州也即将迎来一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