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宋文豪 > 第149章 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

第149章 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与‘条理’!”李学官开门见山,“识见源于经史功底与对时务的洞察,条理则体现为清晰的逻辑脉络。”  

他随即抛出今日研讨的核心题目:“‘论钱荒之弊及通变之道’,此乃近年来州试乃至省试皆常涉之题,涉及货币、赋税、商贸、吏治,乃至朝廷大政方针,包罗甚广,通常以时务策的形式来考。”  

“然而,若是假设今年州试你所遇到了该策论题目,却不以时务策的形式来考,反而以史论的形式来考,你该如何作答?”  

虽然策论通常分为史论、经论、时务策三种形式,但州试必然是有难度的,有时候确实是会出现这种“明明应该是时务策的题目,却要求用史论来回答”的情况。  

而这种题目形式,与帖经里面的“倒拔题”难度就很类似了。  

出的目的就是故意让考生不好作答,答不上来。  

但恶心归恶心,有没有遇到这种题目的可能性呢?有,而且很大。  

此时,李学官并没有直接讲解,也没有让他们来写。  

而是说让他们先自行构思框架,随后再点名几位不同州学的学子阐述观点。  

等到思考时间结束以后,李学官直接点了苏洵的名字。  

陆北顾抬起头,满怀期待。  

——终于要见识一下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了吗?  

要知道,唐宋八大家里面宋代的六位,苏轼、苏辙、曾巩,现在都还在成长阶段,而王安石虽然较为成熟,但距离巅峰也差了一些。  

此时此刻,唯有开封的欧阳修,和眼前这位苏洵苏老泉,是真正处于巅峰状态的。  

而苏洵虽然是唐宋八大家里最偏科的,完全不会写词,诗赋也平庸,但散文,尤其是史论,那可是历史级别的强!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李学官所问的,恰好就是苏洵最擅长的史论。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