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李如松闹课(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仲化兄,你可知道带头闹事的生员是谁?”
苏泽对学生十分了解,要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起哄,必然有几个带头闹事的“刺头”。
既然要整肃武监秩序,那自然要从这些刺头下手。
“我也派人在武监打听了,带头闹事的是辽阳总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
“李如松?他爹不是没死吗?”
按照武监的规矩,能来武监上课的,是勋贵家族没有继承权的儿子,或者是父亲去世,等着袭职的卫所军官子弟。
辽阳总兵还只是军职,算不上勋贵。
而李成梁又没死,他儿子怎么送到武监来了?
“子霖兄有所不知,上次李成梁在辽阳大捷后,陛下已经让他官复原职了。”
“陛下又给了赏赐,但是李成梁拒收这些赏赐,只是恳求陛下将他的长子李如松送来武监读书。”
“陛下听了很高兴,不仅仅给了李成梁加倍赏赐,也破格恩许他儿子李如松来武监读书。”
但仔细一想,李成梁果然是聪明人。
按照现在的规定,日后卫所军官要袭职,需要有武监的“学历”。
既然这样,李成梁将长子送来武监镀金,那万一自己战死,长子就可以立刻袭爵,而不用再等着上完武监课程了。
另外李成梁大概也是看到了武监的潜力。
武监的监正是皇帝,副监是定国公徐文壁,教习长又是苏泽。
这都说明武监的层次极高,那送儿子来武监读书,也显得李成梁紧跟朝廷脚步,主动送儿子来学习进步。
只是李成梁似乎也对自己的儿子不了解,儿子和爹一样都是惹祸的,现在闹到了武监里来了。
“请仲化兄随我一起去武监看看。”
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那就要立刻解决问题,择日不如撞日,苏泽立刻就起身,拉着沈鲤前往武监。
这下子沈鲤也晕了,自己不是来向苏泽抱怨国子监的老师太少吗?
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整顿武监了?
而且苏泽就带着自己两个人去?
难道这时候不是应该上奏朝廷,好歹也要将定国公拉上啊。
武监,骑兵科,兵法课。
今天是实战推演课,这是苏泽制定的课程,主要是对经典战役进行复盘,然后再从战争的全过程回顾双方作战中的优缺点,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
授课的是武监的教官,名叫陈亮,是戚继光麾下的一名百户。
不过陈亮也不是普通的百户,他一直担任戚继光的亲卫,早在戚继光在浙江抗倭的时候就已经追随戚继光了。
陈亮本来是矿工,积累功劳才做了百户。
但是大明这种战功百户,除了到了戚继光俞大猷这个层次,都没办法世袭,所以讲台下的学员们,都看不起陈亮这个教官。
陈亮追随戚继光抗倭,后来又因为胡宗宪的事情,亲眼看着戚继光坐了几年冷板凳,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也看的清楚。
他也明白这些学员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所以干脆装死,不管他们在下面怎么闹,自己将课程照本宣科上完就行了。
陈亮摊开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进入闹哄哄的教室,清了清嗓子开始讲道:
“今天讲的是先帝三十四年的陶宅之战,这是俞帅和戚帅一起打的,这次精骑突袭斩杀倭寇三百人,是抗倭战争中的骑兵大捷。”
但是今天陈亮刚刚开讲,突然一个人站起来。
看到站起来的人,陈亮头疼起来。
李如松才二十岁,却在一众生员中是最高大的。
他作风豪气,又出手阔绰,所以在武监中很有声望。
如今武监之中分成了两个团体,一是成国公次子朱时坤为首的勋贵团体。
平日里也不怎么遵守武监的规定,经常违规在武监外喝酒聚会。
对于朱时坤来说,他们的定位也很明确,本来就是来这里替家族结交朋友拓展人脉的,又不是真的要来上课。
但是他们也不会在课堂上闹事,毕竟他们是勋贵子弟,消息灵通,知道皇帝很重视武监,如果在武监闹事被皇帝知道了,反而会连累家族。
他们倒是不在课程闹事,而是干脆就不怎么上课。
另一派就是以李如松为首,等待袭职的军官子弟。
这些人是有怨气的。
本来他们只要在兵部打点一下,就可以承袭父辈的军职,现在却被要求留在武监学习两年。
但是他们不敢将怨气发泄在皇帝和朝廷身上,所以就用这种方式发泄在课堂上。
李如松张口说道:
“教官,每次上课都是这些陈年的案例,这都十几年前的战事了,怎么还拿出来说啊。”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起哄。
陈亮努力摆出一个微笑说道:
“课程的讲义,都是教务长苏翰林定的,如果李学员对于课程不满意,可以向苏翰林提意见。”
提起苏泽,李如松缩了一下头。
在来京师之前,父亲交代的千万不能得罪的人名单上,苏泽的名词比几位阁老还要靠前。
虽然李如松不理解,但他还是记着父亲的吩咐,那名单上的人不得罪,剩下人就可以得罪了?
陈亮抬出苏泽,李如松不敢硬刚,但是他说道:
“陈教官,不如我们自由讨论,讲一讲最新的战事吧。”
“就由我先来,我就讲讲不久前的辽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