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50章 欺天大案

第250章 欺天大案(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的侦查和审讯手段,没有其他花里胡哨的地方,唯一的招数就是——用刑。  

特别是这件事涉及到的是倭国的细作,那用起刑来更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了。  

东厂掌刑司和锦衣卫之间,还存在着抢先破案的竞争关系,这下子东厂和锦衣卫的刑讯大师,纷纷拿出自己浑身解数,对着这帮倭人就是一顿招呼。  

才吃了两套,岛津义弘就已经全部招了。  

一名倭国通译站在麦化身边,将岛津义弘的招供说了一遍:  

“你是说,你是倭国大名的次子,是游历到我大明后,临时起意兴了歹心,这才擅闯水晶宫,想要偷窃冶铁秘术?”  

通译又将麦化的话重新说给了岛津义弘,岛津义弘连连点头,恨不得立刻签字画押然后拉出去砍头,也好过在东厂受这等酷刑。  

但是麦化的脸色一变说道:  

“尔等潜入水晶宫,就为了偷东西?你们这些倭人当咱家是傻子?!”  

“来人!继续用刑!”  

就这样,岛津义弘又受了一遍刑,这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用刑的太监连忙说道:“掌刑,再用刑,这倭人怕是承担不住了。”  

麦化一脸的嫌弃道:  

“倭人就是不行,先帝朝沈大人,那可是受了几天刑都不改口,铁骨铮铮的汉子!”  

“再问,他们这些倭人潜入水晶宫,是不是为了侦查地形,准备下一次陛下出宫的时候,刺杀陛下?”  

通译将麦化的话说了一遍,岛津义弘的脸更白了。  

我,刺杀大明皇帝?  

岛津义弘知道,一旦背负上这个罪行,死的就不是他一个人,甚至会连累到他的家族。  

岛津义弘还想要反驳,但是又看到用刑的太监,那点反抗意志彻底消失。  

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话说道:“大人,我招供!”  

但是麦化没有立刻让他签字画押,而是又详细的问了一遍,岛津义弘的“计划实施过程”。  

岛津义弘哪里有什么刺杀大明皇帝的计划,但是他也被折磨到没办法,只能按照麦化的引导,现场编了一份计划。  

岛津义弘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麦化又反复问了几遍,确保不会出现前后矛盾的地方,接着又问道:  

“那琉球呢?”  

琉球?  

岛津义弘知道自己的父亲正在渗透琉球的事情,听到这件事和琉球有关,他更加的心虚。  

麦化看出了端倪,又继续问道:  

“知道什么都说出来!”  

一想到那些恐怖的刑罚,岛津义弘不敢再隐瞒,将岛津家控制琉球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拿到这份供词,麦化又对着其他审讯的太监说道:  

“去,把这份首犯的供词也给锦衣卫和巡捕营一份,这等大案供词务必要严丝合缝,不能有差池。”  

手下立刻拿着供词,送到了锦衣卫和巡捕营。  

锦衣卫这边,锦衣卫指挥佥事徐爵正在头疼,他带回来的几个倭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智商太低,怎么审讯口供都是前言不搭后语,连关键的地点时间都对不上。  

有个倭人甚至连自己跟着岛津义弘去做什么都不知道,就只知道自己要忠于“少主”。  

这些口供送上去,别说是皇帝了,就是司礼监那边也不可能认可的。  

也幸亏这时候,麦化让人送来了主犯的口供。  

徐爵立刻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份口供,就可以让这几个倭人按照口供来复述了。  

只要他们的口供大体上能对上,这案子也就能结了。  

巡捕营这边也是如此,李德福本来也没有主导审理的想法,他拿到麦化送来的供词,立刻让巡捕营对剩下几个倭人用刑,也弄出几分印证的口供。  

就这样,等到天亮的时候,十几份有关倭人岛津义弘潜入大明,刺探水晶宫地形,准备在皇帝下一次驾临的时候刺杀皇帝的案件报告,就已经送到了隆庆皇帝面前。  

隆庆皇帝脸色铁青,他先是查看五门巡城御史的上书,详细讲述了昨夜在水晶宫发生的事情。  

案件涉及一名工部员外郎,有傅顺亲自所写的经过,还有斩断的倭刀作为物证。  

接着隆庆皇帝开始查看证言。  

这伙倭人,分别由东厂、锦衣卫、巡捕营三方审问,首犯岛津义弘的供认画押,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  

剩余从犯也都纷纷做出口供,也都和主犯的口供对得上。  

特别是主犯岛津义弘,他从潜入大明后,沿途用种种手段,潜入京师的过程十分的详细。  

这下子皇帝彻底信了。  

“欺天了!倭寇竟然要刺杀朕!”  

司礼监三巨头都瑟瑟发抖,自从皇帝登基以来,他们还没见过皇帝这么生气。  

隆庆皇帝脸色潮红,久久才平静下来,先对着冯保说道:  

“前几日通政司就上奏,说倭寇潜入琉球,甚至混入琉球使团来京,已经让东厂和锦衣卫排查京师倭寇细作,为什么昨夜倭寇动手才抓到!?”  

这句话已经问的很重了,冯保一下子跪下来说道:  

“仆臣有罪!”  

隆庆皇帝冷哼一声,他对东厂和锦衣卫不满,但是现在还没到整顿的时候。  

紧接着他又对李芳说道:  

“朕记得苏子霖有过奏议,除一等朝贡国外,外国商船上的人不得离开港口,为什么倭人能一路潜入京师?”  

李芳也汗流浃背了。  

但是作为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