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代朕出征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代朕出征(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辽东之卒不可轻动。”杨嗣昌一本正经的道:  

“那辽东皇太极定然是许诺了贺今朝什么东西,才会促使他加快称王的脚步。  

辽东战事再拖下去,最该拖不住的便是皇太极。”  

“难不成我大明就能拖下去吗?”  

陈新甲针锋相对的喝问。  

即使杨嗣昌是皇帝的宠臣,他也不在乎了。  

其实除了激进派以及逃跑派之外,大多数廷臣都觉得这两方人马过于激进。  

不过是新旧兵部尚书之间的争端。  

当年贺今朝即使横扫三晋,朝廷主官部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们竟然以为是小股叛军骚乱,相应自愚,相率自安。  

内阁票拟谕旨的时候则是写着用心堵截,以匹马不入为功。  

现在贺今朝才称秦王,算个屁的紧急之事?  

关外的鞑子都能称帝了!  

况且这些年来,那些反贼可没少称王,连什么扫地王都有。  

真是徒徒让本官笑话。  

崇祯手底下的人分为激进派、投降派,以及中间大批的摆烂派。  

尤其是以陈演为首的内阁成员,皆是无所谋划,以受贿闻名。  

这些人在大明官场才是大多数。  

故而他们对于大明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依然的麻木不仁。  

毕竟连锤匪在京师的门面担当,孙传庭还花钱与他们结交。  

贺今朝将来若是想要治理天下,自是用得着他们。  

这是一部分官员浅显的想法,不要以为他们通过八股文考上进士之后,能有什么更好的智谋!  

而京师内的有些官员,则是在打着另一个主意。  

那就是贺今朝实力日益强横,他们今后还有更多的路能走。  

凭借他们的才高八斗、口若悬河之才。  

贺今朝这个秦王将来入主京师,定然会爱惜他们这种不世出的才能。  

那便又是一种飞黄腾踏。  

县长是哪个他们不在乎,只要自己能当县长夫人就好。  

所以大明摆烂的官员一种是无意识的,一种是有意识的想要为长久的打算。  

他们都是准备效忠新朝的!  

所以一旦崇祯出现什么政策,自是极力阻挠。  

他们自认为也算是为“锤匪顺利接管大明天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就是不晓得贺今朝将来能不能认他们“做出的功劳来。”  

贺今朝也晓得孙传庭在京师加大力度腐化大明官员。  

所以更加耐下性子在山陕汉中四川等地培养大批量的吏员,以免将来再被这群蛀虫抓到机会。  

周延儒又重新审视了许鼎臣送来的奏疏,贺今朝在太原称王,改年号为大锤,正式表明他取而代之的勃勃雄心。  

周延儒捏着奏疏的手都有些颤抖。  

作为重新启用的内阁首辅,他心中明白大明如今到了什么地步。  

京师外围重镇大同、宣府根本就不是锤匪的对手,很可能会一触即溃。  

自从嘉靖年间以来拖欠军饷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大明储存有限,专务节省,惜小误大。  

就连卢象升在宣大屯田的土地,如今也归了别人,而不是被用于抵御锤匪积粮作用。  

去年宣大斗米卖到二钱五分(银),士卒月粮每石给银七钱,仅仅可以买米二斗八升,却缺支数月。  

以至于军士嗷嗷待哺,身无完衣,腹无饱食,马无草料,器械等物均坏。  

先前卢象升所做之事功亏一篑。  

大批士卒纷纷逃亡锤匪,祈求收留能够给一口吃的。  

当初大明与锤匪之间相互议和,陈新甲特意加了一条逃亡人需要互还。  

但锤匪仿佛忘了这一条。  

而陈新甲忙于和朝臣、皇帝、洪承畴拉扯,根本就没时间顾及。  

底下的官员更是没胆子前去讨要。  

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大明东拼西凑给身在辽东的洪承畴支援,自然会短缺了其余各处。  

从大同到蓟镇的大明士卒过的是什么日子?  

就是给一升口粮还要掺糠秕沙子。  

冬天也没什么衣服穿,又冻又饿。  

谁还给大明守边效力啊?  

周延儒知道情况所在,现在他对于贺今朝称王非常惧怕。  

他再看看眼前的皇帝,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  

据说他已经几天“愤惫不食”。  

此时,崇祯当着大臣的面哀叹:  

“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得天下,  

到了现在全都要失去了,朕将来有何面目去地下见列祖列宗?  

朕愿意亲自督师同锤匪决一死战,即使是战死沙场也没有什么遗憾,但朕就是死不暝目!”  

“臣等死罪!”  

众多臣子急忙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杨嗣昌也长叹一口气,皇帝的心弦已经要断了。  

以前谁要说大明要完,他指定极为激动的驳斥。  

现在竟然自己说出来了,足以见得崇祯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好不容易在辽东看到了曙光,结果贺今朝硬生生的来插一脚,非得踩碎了皇帝心中美好的憧憬。  

可崇祯的命令,不知道踩碎了多少人的憧憬。  

现在事情发生在他身上,朱由检才知道后悔?  

就如同罪犯一样后悔的不是他做了错事,而是后悔被抓住了。  

崇祯说罢,痛哭流涕,忿忿地责问:  

“贼势如此,无人承任,府库殚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