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八十九章 化敌为友

第九百八十九章 化敌为友(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高起潜心中一惊。  

他着实没想到锤匪的使者会自爆实力。  

偏偏这种颇为真诚的自爆,又让他摸不着虚实。  

有关锤匪的消息他了解的渠道实在是过少,让他无法判断真假。  

通过山西巡抚许鼎臣的奏疏,高起潜也清楚锤匪实力雄厚,但具体怎么个雄厚的法子,他不清楚。  

否则没点实力,能打的洪承畴,为何一直不敢提收复陕西之地的话茬。  

以至于贺今朝通过陕西攻占汉中,进入川蜀?  

现在贺今朝要来主动议和,在高起潜看来倒是个机会。  

如今关外的鞑子步步紧逼,若是西北再起,也不利于朝廷平叛。  

那些固执的人拒绝同鞑子议和,再加上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失败。  

现在同锤匪议和也不是不可以的。  

跟谁议和不是议和啊?  

先前朝廷还接受了张献忠等人的投降,暂且让中原等地恢复了一段时间的平静。  

“杂家怎么知道你们这帮反贼说话算话,像张献忠之类出尔反尔还少吗?”  

“哈哈哈。”孙传庭夺过管家的茶壶自顾自的倒上:  

“你得清楚反贼的话,要比你们当官的话真实多了。”  

高起潜喝了口茶,这才开口道:“你们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借刀杀人。”  

孙传庭不顾高起潜抖动的手,继续道:  

“那张献忠、李自成敢不听从我家大帅的话,也得让他们吃吃苦头。”  

高起潜对于锤匪与其余流寇不和的传言早有耳闻,尤其是闯王高迎祥战死之后,贺今朝认为是其余流寇故意卖了他大哥。  

所以贺今朝才会直接领兵来京师救援,结果正遇上了掳掠的清军阿济格。  

靖辽侯吴国俊假扮锤匪去打清军,引诱他们双方打了一场,互有损伤。  

清军与锤匪大战之后,无力围困京师,这才双双离开京畿之地。  

但高迎祥没被贺今朝救出来,为避免被朝廷千刀万剐,贺今朝派人于刑场上射杀了他。  

这件事的经过,高起潜是晓得的。  

因为上一次皇帝本想调拨祖大寿来京师救援。  

祖大寿先前一直都借口辽东有战事不想救援,那次是想着来的,结果被皇太极派人牵制在辽东,未能回来。  

所以才有吴国俊力挽狂澜,深得陛下的喜爱。  

此后那些流寇都被禁止进入锤匪的地界,除非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只是议和?”  

高起潜心中已经有所松动,反贼内部不和,是个好机会。  

“得给钱。”  

孙传庭放下手中的茶杯道。  

“嘿。”高起潜直接叫出声来:“你们可真贪心。”  

“咱们三七分。”  

“哦。”  

高起潜脸上又恢复了平静。  

虽然他是崇祯所宠信的内官,也忠于皇帝。  

但捞钱跟忠于皇帝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属于两手抓的存在。  

“你们打算要多少?”  

“我家大帅说了,全凭高督军参谋,钱不钱的,主要是想要与高督军交个朋友。”  

孙传庭直接一招“化敌为友”。  

大家有了共同的利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此事奔着最终的目的发展。  

“哈哈哈。”  

高起潜忍不住笑出声来,得意的拍了拍他自己的肚皮:“这事容杂家好好思虑思虑。”  

孙传庭举了举手中的茶杯。  

“来人,给他换好茶!”  

“是。”  

高起潜笑呵呵的道:“杂家心里敞亮啊,从来就没自己,心中全都装着的是陛下交代杂家的差事,要全心全意的办好。”  

官绅集团,其实也舍得花钱。  

他们选择给朝廷捐一百两就觉得心痛,亏大发了!  

但是他们选择贿赂上官送出一万两,都觉得花的值啊!  

对于高起潜的话,孙传庭连连点头附和。  

想他一个东林党之人,不满魏忠贤而辞官,如今又和宦官“勾搭”上了。  

不得不说一句,环境能改变人的思维。  

许多人看似有很多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唯一剩下的只有打不过就加入吧。  

说实在的,阉党哪有那么多人,还不是东林党的对头都加入了阉党?  

以前孙传庭觉得与阉党虚与委蛇都晦气,他的高傲不允许他低头。  

现在他倒是与宦官沟通起来,倒是游刃有余。  

这些人贪财的属性,当真是一点一个准,根本就无法避俗。  

京师。  

朝廷在应对辽东战事的时候,有官员上书锤匪贺今朝“乞和”。  

这件事一下子就让崇祯眼前一亮。  

说实在的贺今朝占据三省之地,让朱由检极为忌惮。  

此人占据的地盘要比关外的鞑子多上许多,再加上平日里战绩颇为辉煌,一副穷兵黩武的模样。  

如何能让崇祯不心生忌惮?  

朱由检听到贺今朝竟然派人乞和,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急忙叫来陈新甲分析一通。  

毕竟流寇乞降,诸如张献忠等人皆是想要获得喘息的时机。  

杨鹤、陈奇瑜、熊文灿等人因为招抚都付出了代价。  

陈新甲则是觉得,跟谁议和不是议和啊?  

大明朝廷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是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越发着急的地点。  

集中精力剿灭一处灭火的地方,再去灭下一处。  

否则处处着火,处处都要照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