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化敌为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大明目前已经没有这种实力可以折腾了。
故而媾和之事,纵然不好听,为了大局为重,他也愿意背上这个骂名。
以举人身份做到正二品尚书要职的第一人,他在边疆历练多年,有才干之外,不可避免染上了大明官场的习俗。
那就是:不能保持自身“廉洁”。
“出淤泥而全染”是大明官员的通病。
毕竟以大明如今的名声,外有数次外虏叩边,掳走大批百姓,掳掠财富,不能制止,也不敢追击。
内有锤匪占据三省之地,其余流寇多省流窜作乱。
朝廷几次加派,导致百姓从贼者越来越多,赋税难收。
这种情况之下,大明还需要维持什么“好名声”?
在陈新甲开来,不过是一帮不缺吃穿之人,还想法子往自己脸上贴金。
可背地里全都是鸡鸣狗盗之徒。
他们除了拖大明的后腿,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纵然陈新甲只是个举人出身,他也想要为大明再续二十年的辉煌。
故而执政后行事作风,颇为大胆。
陈新甲则是开口道:“陛下,我等理应先稳住贺今朝,山陕之地大旱连年。
他为人穷兵黩武,听闻麾下士卒待遇极为优厚。
但他养了那么多人,锤匪士卒日常吃喝都难以为继,如何能发动长久的战事?
故而贺今朝定然不想朝廷前去攻击他。
我大明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对付其余流寇和关外的鞑子。”
“陛下,我大明绝不能与锤匪贺今朝议和。”
刚刚通过陈新甲的努力,从诏狱放出来的傅宗龙,立马就表示了反对意见。
此话让陈新甲当即侧目。
怎么回事,小老弟?
我辛苦奔走让你出狱,是为了让你专门反对我的?
崇祯微微皱眉:“难不成傅爱卿要带兵西进剿灭锤匪?”
傅宗龙作为被锤匪打的狼狈逃窜,又知道秦良玉白杆兵三万人全军覆没战事后,要是放在以前他绝对会请缨。
但现在他只剩下个光杆司令。
上一次被放出来顶锅,还是光杆司令。
他想要调动人马抵抗清军,可身边都没有可用之人,还是不辞辛苦收集溃败人马。
当他再次入狱之后,如今这些人不是被杨嗣昌带走,就是调拨给洪承畴。
傅宗龙一下子就回答不出来了。
但本质上他认为绝不能与锤匪议和,纵然是虚与委蛇那也绝不能接受。
陈新甲见他沉默了,再次开口道:
“陛下,贺今朝想要与我们达成议和是对我大明有利的。”
“嗯?”
“我听闻皇太极与贺今朝结盟,要把女儿嫁给他。
若是我军大规模支援辽东战事,贺今朝趁机东进祸患京畿,与关外鞑子相互配合,对我大明极为麻烦。
到时候若是在叫勤王兵,粮食军饷就更不够用了。
那李自成在河南的规模越来越大,张献忠在四川、湖广等地盘旋,围困督师杨嗣昌。”
“现在看来,那贺今朝与皇太极之间也各有心思,否则双方之间也不会起了冲突相互厮杀。”
“陛下,贺今朝与流寇与鞑子都有矛盾,我大明自是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而化之,把贺今朝拉到大明的阵营当中来,让其余流寇与鞑子都不在信任他。”
陈新甲总算是陈述完了自己的思路。
议和之事,对于朝廷而言:
利大于弊,是一件值得操作的事。
“可贺今朝那个反贼,今年灾荒。
明年若是没有灾荒,他到时候反抗该当如何啊?”
崇祯心中其实是赞同议和的,他也晓得内帑没有钱,再支撑他四处开战,能稳住贺今朝度过这一难关,再说其他。
“陛下,您知道他是假降,他也知道他是假降,但我们各自都需要时间去解决我们内部的事。
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
那贺今朝以饥饿为因起家,若是他也让麾下饿了肚子,他迟早也是个死!”
朱由检对陈新甲的话心中有些不满。
什么叫天下糜烂?
但他听到贺今朝要是养不活那么多的百姓,也会遭到反噬,崇祯心中倒是有些畅快。
那些贼子总以为个个都能当上皇帝。
可是当了皇帝之后,要处理的天下大事何其多也?
把他们放在朕的位置上,他们干的还不如朕呢!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让崇祯稍微想了想,他宁死也不愿把皇帝的宝座让出去。
这是他朱家祖先给他传下来的,岂能让祖宗蒙羞?
连藩王想要保持军队都被他给干掉了成为废人,更不用说其余人想要觊觎皇位。
朱由检还想着发扬光大,千秋万代呢!
陈新甲再次拱手道:“今年有洪总督总理辽东诸事,让皇太极吃瘪之后,定能保住关宁防线。
届时大兵从辽东回来,布置在宣大蓟镇一带。
在择出精兵,前往河南等地平定叛乱,如此步步为营,方为稳妥。”
洪承畴的方略让崇祯极为满意的。
要不然也不会大力支持洪承畴。
对于贺今朝这个驿卒,崇祯从最开始的不屑,到如今的一直都记在心中。
“陛下,贺今朝突然议和,定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傅宗龙又提了一嘴。
陈新甲当即反驳道:“既然如此,还请傅侍郎随同商议,看
故而媾和之事,纵然不好听,为了大局为重,他也愿意背上这个骂名。
以举人身份做到正二品尚书要职的第一人,他在边疆历练多年,有才干之外,不可避免染上了大明官场的习俗。
那就是:不能保持自身“廉洁”。
“出淤泥而全染”是大明官员的通病。
毕竟以大明如今的名声,外有数次外虏叩边,掳走大批百姓,掳掠财富,不能制止,也不敢追击。
内有锤匪占据三省之地,其余流寇多省流窜作乱。
朝廷几次加派,导致百姓从贼者越来越多,赋税难收。
这种情况之下,大明还需要维持什么“好名声”?
在陈新甲开来,不过是一帮不缺吃穿之人,还想法子往自己脸上贴金。
可背地里全都是鸡鸣狗盗之徒。
他们除了拖大明的后腿,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纵然陈新甲只是个举人出身,他也想要为大明再续二十年的辉煌。
故而执政后行事作风,颇为大胆。
陈新甲则是开口道:“陛下,我等理应先稳住贺今朝,山陕之地大旱连年。
他为人穷兵黩武,听闻麾下士卒待遇极为优厚。
但他养了那么多人,锤匪士卒日常吃喝都难以为继,如何能发动长久的战事?
故而贺今朝定然不想朝廷前去攻击他。
我大明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对付其余流寇和关外的鞑子。”
“陛下,我大明绝不能与锤匪贺今朝议和。”
刚刚通过陈新甲的努力,从诏狱放出来的傅宗龙,立马就表示了反对意见。
此话让陈新甲当即侧目。
怎么回事,小老弟?
我辛苦奔走让你出狱,是为了让你专门反对我的?
崇祯微微皱眉:“难不成傅爱卿要带兵西进剿灭锤匪?”
傅宗龙作为被锤匪打的狼狈逃窜,又知道秦良玉白杆兵三万人全军覆没战事后,要是放在以前他绝对会请缨。
但现在他只剩下个光杆司令。
上一次被放出来顶锅,还是光杆司令。
他想要调动人马抵抗清军,可身边都没有可用之人,还是不辞辛苦收集溃败人马。
当他再次入狱之后,如今这些人不是被杨嗣昌带走,就是调拨给洪承畴。
傅宗龙一下子就回答不出来了。
但本质上他认为绝不能与锤匪议和,纵然是虚与委蛇那也绝不能接受。
陈新甲见他沉默了,再次开口道:
“陛下,贺今朝想要与我们达成议和是对我大明有利的。”
“嗯?”
“我听闻皇太极与贺今朝结盟,要把女儿嫁给他。
若是我军大规模支援辽东战事,贺今朝趁机东进祸患京畿,与关外鞑子相互配合,对我大明极为麻烦。
到时候若是在叫勤王兵,粮食军饷就更不够用了。
那李自成在河南的规模越来越大,张献忠在四川、湖广等地盘旋,围困督师杨嗣昌。”
“现在看来,那贺今朝与皇太极之间也各有心思,否则双方之间也不会起了冲突相互厮杀。”
“陛下,贺今朝与流寇与鞑子都有矛盾,我大明自是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而化之,把贺今朝拉到大明的阵营当中来,让其余流寇与鞑子都不在信任他。”
陈新甲总算是陈述完了自己的思路。
议和之事,对于朝廷而言:
利大于弊,是一件值得操作的事。
“可贺今朝那个反贼,今年灾荒。
明年若是没有灾荒,他到时候反抗该当如何啊?”
崇祯心中其实是赞同议和的,他也晓得内帑没有钱,再支撑他四处开战,能稳住贺今朝度过这一难关,再说其他。
“陛下,您知道他是假降,他也知道他是假降,但我们各自都需要时间去解决我们内部的事。
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
那贺今朝以饥饿为因起家,若是他也让麾下饿了肚子,他迟早也是个死!”
朱由检对陈新甲的话心中有些不满。
什么叫天下糜烂?
但他听到贺今朝要是养不活那么多的百姓,也会遭到反噬,崇祯心中倒是有些畅快。
那些贼子总以为个个都能当上皇帝。
可是当了皇帝之后,要处理的天下大事何其多也?
把他们放在朕的位置上,他们干的还不如朕呢!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让崇祯稍微想了想,他宁死也不愿把皇帝的宝座让出去。
这是他朱家祖先给他传下来的,岂能让祖宗蒙羞?
连藩王想要保持军队都被他给干掉了成为废人,更不用说其余人想要觊觎皇位。
朱由检还想着发扬光大,千秋万代呢!
陈新甲再次拱手道:“今年有洪总督总理辽东诸事,让皇太极吃瘪之后,定能保住关宁防线。
届时大兵从辽东回来,布置在宣大蓟镇一带。
在择出精兵,前往河南等地平定叛乱,如此步步为营,方为稳妥。”
洪承畴的方略让崇祯极为满意的。
要不然也不会大力支持洪承畴。
对于贺今朝这个驿卒,崇祯从最开始的不屑,到如今的一直都记在心中。
“陛下,贺今朝突然议和,定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傅宗龙又提了一嘴。
陈新甲当即反驳道:“既然如此,还请傅侍郎随同商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