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九百八十四章低端局打多了会融入那个段位的

第九百八十四章低端局打多了会融入那个段位的(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死。  

在祖大寿看来,金国凤他离死也不远了。  

上一个让他觉得可惜的便是卢象升,本来就不该死,有他在,中原各地的叛乱还会收敛一些。  

至少停驻在宣大,也能让贺今朝忌惮一二。  

无奈皇帝的操作,总是能不自觉的往皇帝对手希望发展的方向发展。  

祖大寿远离漩涡中心,看的也越发的清楚明白。  

吴三桂如今是副总兵,对于金国凤立功也颇为羡慕。  

“舅舅。”吴三桂脸上露出不解之色:  

“这鞑子如今怎么这般容易杀了?”  

祖大寿倒是清醒的很,对着吴三桂道:  

“侥幸罢了,你看皇太极下一次出兵,金国凤还能占到便宜吗?他不死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金国凤不足三千人驻守松山,抗住皇太极的勐烈攻击,取得如此大捷。”  

吴三桂没明白,继续发文:  

“如今金国凤为宁远总兵,麾下将士过万,宁远城要比送山城坚固许多,舅舅为何也不看好他?”  

祖大寿却是站起来走了几步:  

“如今形势,张献忠在湖广、四川等地作乱,李自成在河南等地杀王爷抢粮,卷起数万人,声势浩大。  

唯独锤匪贺今朝一动不动,一副缺粮,像是在应付旱灾的迹象。  

但是他外甥李定国可是率兵囤聚在四川,说不准就能一锅端了督师杨嗣昌。  

中原各地大乱,这些人都在争相啃食大明壮大,辽东的皇太极也想与贺今朝一样稳坐钓鱼吗?  

不,他也想要来分一杯羹!”  

“舅舅的意思是?”吴三桂面露疑色。  

“这只不过是他的一次试探性进攻,接下来皇太极便会围绕着宁锦防线,大举进攻的。”  

不得不说祖大寿盘踞辽东这么多年,眼光还是有的。  

现在说一句祖大寿冠绝明将之上当属第一也不为过,当然崇祯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而这一点也正是目前吴三桂所欠缺的。  

“舅舅,那得赶快向朝廷叫援军,莫要等到清兵到了城外,再叫支援,可就晚了。”  

“援兵?”祖大寿哼了一声:  

“金国凤刚刚打了大胜仗,清军狼狈退走,我就向朝廷要援兵。  

以皇宫里坐着的那位皇帝的性子,他指定不会相信的,更不会派人来的。”  

“可是洪承畴在蓟镇等地坐镇,拥兵几十万人呢,皇帝不懂,他定然能懂。”  

吴三桂心思也有些急切,纵然他觉得皇帝不信任他们辽东军将,可此时也并不是很想剃发降清。  

毕竟以他跟祖大寿的关系,很多旧人都给他写信劝降。  

作为祖大寿重点培养的辽东将门接班人,自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但对于辽东将门而言,最好的局面就是稳住现在的状态。  

“几十万人马?”  

祖大寿对此更是表示不屑,洪承畴的手段都是他玩剩下的。  

报给皇帝的数目,不过是为了多要些军饷,实际人数能有三成就算良心了。  

在这三成当中,又有三成敢战精锐士卒,祖大寿便觉得是洪承畴治军有方了。  

再加上洪承畴的基本盘已经丢了,他上哪里去搞粮饷?  

唯有向辽东将门学习,不断的向朝廷开口讨要。  

“舅舅这是何意?”  

“傻小子,如今中原有流寇,西北有锤匪,杨嗣昌剿匪不利,洪承畴依旧没有动窝。  

洪承畴手握重兵,说的好听是为了防备清军再次入关,可皇帝让他驻扎在此地。  

还不是为了防备我祖大寿投降鞑子,留的一手牌?”  

吴三桂极为震惊,他没想到皇帝忌惮舅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可是靖辽侯吴国俊不也驻扎在蓟镇,何须用得着洪承畴呢?”  

“皇帝不会打仗,只是觉得兵越多越好,也更安心。”  

祖大寿背着手看着地图:  

“如今天下大乱,连辽东皇太极都在主动挑事,偏偏占据三省之地的贺今朝什么动静都没有。  

让人下意识的觉得没有他这号人,我看他是想要看几虎相争的戏码。  

然后谁败了,就打谁,真是好响亮的算盘呐,都崩到辽东来了!”  

吴三桂对于锤匪的了解不深。  

但他知道靖辽侯吴国俊的第一笔政治前途,当真是靠着贺今朝得来的。  

此人或许是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舅舅,此人虎踞三省之地,六镇精兵尽在他手,如此大乱之下能保持清醒,其志不小。  

我们辽东军将连清军都不是对手,你如何能绞杀屡败清军的锤匪呢?”  

“你绞杀锤匪做什么?”  

“你绞杀的过他吗?”  

“曹文诏多能打,还不是败的惨不忍睹,连曹变蛟都降了贺今朝。”  

祖大寿的一连数次发问,直接让吴三桂闭上了嘴。  

待到吴三国摇摇头,他又见到祖大寿瞥了他一眼:  

“当今天下大乱,明失其鹿,你要想保住我们的富贵,自是得发挥我们辽东军的价值。  

以前没得选,只能一拖再拖。  

若是贺今朝不暴死,他是有很大的机会夺取天下,再立新朝的。”  

吴三桂被他舅舅的这番话震惊的不知所措。  

自从袁崇焕死后,辽东将门就受到了崇祯的猜忌,再加上后金第一次入关。  

北京城的“爷”都怪他们辽东军。  

说他们故意把鞑子给放进来的,为此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